参考消息网3月17日(ri)报道(dao)据德国资讯电视频道(dao)网站3月14日(ri)报道(dao),亚马(ma)逊还是扎兰多(一家(jia)德国购物网站——本网注)?耐克还是阿迪达斯?特斯拉还是大众?这在过去只是单纯的购买决策。然而,自从美国总统川普对全球征收惩罚性关税以来,消费再次成为政治问题。许多欧洲人不愿再忍受(shou)他的贸易座右铭——“美国优先(xian)”,他们发起了一场新的公(gong)民运动,希翼给出自己的解决办(ban)法,也就是“买欧洲货”。
这一运动起源于(yu)红迪网站上的一个同(tong)名论坛,论坛用户就如何替代美国产品交换建议:用德国饮(yin)料品牌喜那滋代替百事可乐,用德国洗衣液品牌宝(bao)莹代替碧浪,用德国“生态乌托邦(bang)”公(gong)司(si)开发的搜索引擎代替GOOGLE。自2月中旬以来,来自欧洲各地的近15万(wan)人加入了这一倡(chang)议。他们的目(mu)标是“支撑欧洲生产的商(shang)品和(he)服务”。从广大网友的想法中诞生了名为“买欧洲货”的网站,网站资金源自捐款。
该网站创始(shi)人劳拉·卡兹来自罗马(ma)尼亚,是一名营销经理。她在接受(shou)德国《资本》月刊采访时说:“大家希翼让人们了解欧洲公(gong)司(si)。”卡兹在2月中旬启动了“买欧洲货”,目(mu)前约(yue)有60名志愿者(zhe)为该项目(mu)工作,已有1300多条关于(yu)欧洲所提供的替代品的建议被采纳,网站每(mei)天的点击率达到1万(wan)次。
卡兹说:“我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只是看看资讯。”不过,她不希翼“买欧洲货!”的呼(hu)吁被当成政治声(sheng)明(ming)。她强调说:“大家不是在抵制。”
但论坛上还是经常有人呼(hu)吁抵制。一位用户写道(dao):“大家不能容(rong)忍自己的钱离开欧盟,去促进美国的经济。”另一位用户建议弄乱超市货架上的美国产品,从而警告(gao)顾客(ke);还有人呼(hu)吁删除(chu)脸(lian)书、沃茨(ci)阿普和(he)亚马(ma)逊等应用程序。
加拿大和(he)瑞典也出现了类似的组织。丹麦零售业巨头萨(sa)灵集团旗下的超市最近开始(shi)给欧洲品牌贴上黑星图(tu)标,方便顾客(ke)识(shi)别。
然而,这种消费者(zhe)呼(hu)吁能够(gou)造成实际影(ying)响吗?通常来说,抵制是很(hen)难实施的,而且会造成严重损失。全球分工使抵制变得复杂(za):美国汽车的刹(sha)车来自德国,德国机(ji)器的芯片来自美国,贸易冲突(tu)对双方都有影(ying)响。而且与美国相比,欧洲的损失可能更大,因为欧盟对美国的出口多于(yu)进口。
因此(ci),从经济角度看,这种抵制可能不会产生太大影(ying)响。不过,卡兹及其“买欧洲货”网站的战友们本就有着其他目(mu)标:“考虑到现今(jin)的政治局势,欧洲应该团结起来。大家必须互相支撑。”因此(ci),“买欧洲货”运动更重要的是其象征意义,增强欧洲人的自信,为谈判提供筹码(ma)。(编译/钟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