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jin)期,普陀区中医(yi)医(yi)院改扩建工程正式取得了土地划拨批准文(wen)件,未来将在医(yi)院原址基础上扩大超1000平方米的用地面积,进(jin)一步满足区域居民对高品质医(yi)疗资源的需求(qiu)。据了解,此次改扩建工程也是普陀城市(shi)更新案例(li)中以零星更新方式在纯公益项目中的首次应用。
普陀区中医(yi)医(yi)院将迎来改扩建(扩建后效果(guo))
普陀区中医(yi)医(yi)院是上海市(shi)第一家区级(ji)中医(yi)医(yi)院,自1982年建成(cheng)以来,始终承(cheng)担着(zhe)区域中医(yi)诊疗的重(zhong)任。而随着(zhe)岁月的变迁和社会对医(yi)疗资源需求(qiu)的不断增长,医(yi)院建筑老化、功能用房不足、停车位紧(jin)张等问题日益突出,已制约了医(yi)院的日常(chang)运营和发展,亟需通过更新改造提升整体形象(xiang)和服务能力。
如何能够在城市(shi)建成(cheng)区有限用地范围内,既满足医(yi)院新的建筑空间、停车库等配套设施的需求(qiu),又兼顾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功能?在中心(xin)城区,公益性(xing)项目用地紧(jin)张的难题始终是规划实(shi)施的一道难题。
项目效果(guo)图(tu)
结合项目实(shi)际,区规划资源局大胆尝试,决(jue)定“螺(luo)蛳壳里做道场”,选用零星更新模式因地制宜来实(shi)施更新方案。最终敲定保留医(yi)院原址并适度(du)扩大医(yi)院范围,更新后医(yi)院用地面积将由(you)约4596平方米拓展至约5628平方米。值(zhi)得一提的是,项目创新性(xing)地将相临1042平方米公共绿地一并纳入更新方案,将该公共绿地地下空间打开,实(shi)现“地上+地下”统(tong)一设计、结合建设,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优(you)化公益性(xing)功能布局。
“大家灵活使用上海市(shi)城市(shi)更新政策指引下的政策工具箱,将零星地、边角地纳入更新范围,同时实(shi)现地上地下联动开发,节(jie)约了土地资源、优(you)化了空间布局,更完成(cheng)了医(yi)疗与公共绿地的有机结合。”区规划资源局相关(guan)负责人先容道,“此次项目也为(wei)后续探索纯公益性(xing)项目的更新,打通了程序路径并提供了典型示范。”未来,成(cheng)功蜕变后的区中医(yi)医(yi)院无疑将进(jin)一步提升区域医(yi)疗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对高品质医(yi)疗资源的需求(qiu),持续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