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lu)片《百年沉默》英文海报。
纪录(lu)片《海丝双城记》中文海报。
纪录(lu)片《鼓岭家书》中文海报。主(zhu)办(ban)方供图
11个国际纪录(lu)片节展代(dai)表向全球纪录(lu)片人广发“英雄帖”;20家中外机构(gou)寻找出(chu)品、制作、版权采购、海内(nei)外发行的“最佳拍档”;24部中外合拍纪录(lu)片亮相(xiang),创中外合拍纪录(lu)片成果(guo)集中展映规模纪录(lu)??近日,第二届海丝纪录(lu)片大会在福建福州(zhou)举办(ban),超过30个国家及(ji)地区的纪录(lu)片从(cong)业人员和学(xue)者齐(qi)聚榕城,共话中外纪录(lu)片的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国际合作,为中外人文交流搭建了一条“跨海大道”。
展现中外合拍片成果(guo)
作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海上丝绸(chou)之(zhi)路的开(kai)辟与兴盛(sheng),见证(zheng)着中外“舶交海中,不知(zhi)其数”的商贸繁华。今(jin)年,行至第二届的海丝纪录(lu)片大会以纪实(shi)影像为媒(mei),再(zai)次展现了中外合作的蓬(peng)勃(bo)生命(ming)力(li)。
本次大会首次集中发布了《鼓岭家书》(中美合拍)、《海丝双城记》(中埃(ai)合拍)、《黄檗》(中日合拍)等24部中外合拍纪录(lu)片佳作成果(guo)展示,作品题材涵盖自然、历史、人文、科技等领域,创中外合拍纪录(lu)片成果(guo)集中展映的历史纪录(lu)。
《鼓岭家书》主(zhu)题聚焦中美人文交流,重点展现当代(dai)中美青年相(xiang)识相(xiang)知(zhi)、建立深厚友(you)谊的感人故事。其美方代(dai)表、制作人刘思沅讲述了发生在鼓岭土地上的往(wang)事及(ji)该(gai)片拍摄花絮。“一般片子(zi)的开(kai)头如果(guo)提(ti)到有个魂牵梦绕之(zhi)地,都由耄耋老人开(kai)场(chang),但是(shi)这部纪录(lu)片的主(zhu)角是(shi)一个来自美国的16岁(sui)姑娘。”刘思沅说,“拍摄的时候,这位姑娘说,上一辈的情谊就(jiu)肩负(fu)在我(wo)们(men)身上。可见不管在什么地方,人与人的情感是(shi)相(xiang)通的,即使跨越(yue)百年,也是(shi)能够得到传承(cheng)的。这是(shi)拍摄《鼓岭家书》给我(wo)们(men)主(zhu)创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由加(jia)拿大华裔戏剧艺术家林宝(bao)珠执导的纪录(lu)长片《百年沉默》,在此次大会上进行了中国首映。该(gai)片以导演(yan)个人经历出(chu)发,讲述了加(jia)拿大排华法案对几(ji)代(dai)华人造成的影响。除了深刻的叙事价值外,《百年沉默》展示了跨国合作的重要性。
“在加(jia)拿大,有许多影视行业的华裔创编辑或许并没(mei)有机会认识彼此。因为这个项目,我(wo)们(men)聚在了一起,还得到了华裔前辈的帮助,实(shi)现了华人社群内(nei)部的传承(cheng);同(tong)时,这部影片把我(wo)带回中国,让我(wo)与远方亲戚产生联结,也把我(wo)带向了更(geng)广阔的世界,在国际节展上勇敢地表达自己。”林宝(bao)珠说,希翼这部纪录(lu)片能通过数字平台与更(geng)多观众见面,促进全球范围(wei)内(nei)对于(yu)多元学问的理解和敬重。
为跨国交流合作提(ti)供平台
搭建中外交流合作、文明互鉴的平台,是(shi)海丝纪录(lu)片大会最重要的特质(zhi)。
本届大会专门设立聚焦“海上丝绸(chou)之(zhi)路”人文纪实(shi)影像交流的专业平台——中外纪录(lu)片市场(chang),邀请20家国际节展、国内(nei)主(zhu)流纪录(lu)片制作和播出(chu)机构(gou)、互联网平台以及(ji)国内(nei)外发行单位参与推介,旨在鼓励多元化合拍项目落地,联动中外伙伴(ban)开(kai)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优先发行通道,促进纪录(lu)片领域的跨国合作。
作为中国Z世代(dai)聚集的学问社区,哔哩哔哩是(shi)中国重要的纪录(lu)片出(chu)品方。哔哩哔哩纪录(lu)片总监(jian)制张元表示,B站始终将国际化作为纪录(lu)片的重要目标,与BBC、迪士尼、华纳兄弟、探索集团等国际厂牌深度联动,通过探照灯计划、恒(heng)星计划孵化新生创作力(li)量,持续推出(chu)兼具(ju)人文温度与创新锐度的作品。
本届纪录(lu)片大会“制作中项目(WIP)”提(ti)案平台,是(shi)亚(ya)洲首个跟国际节展直通的“制作中项目”(WIP)提(ti)案平台,构(gou)建了“国际提(ti)案-中国赋能-全球发行”的闭环生态。去年入选提(ti)案平台的10部纪录(lu)片提(ti)案,已有3部作品制作完成,并在本届影展中进行了展映。其中有3部作品已经问(wen)世(《地上的云朵》《百年沉默》《最后的人鱼》)。今(jin)年入选的10个项目同(tong)样精(jing)彩(cai),如《海绵星球》关(guan)注城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guan)系,《上游(you)》记录(lu)了第三代(dai)进城务工者的青春岁(sui)月(yue)。
“全球的纪录(lu)片创编辑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革命(ming)、新媒(mei)体冲击等诸多挑战,海丝纪录(lu)片大会这样的节展,对行业而言比任(ren)何时候都更(geng)为重要,为促进跨学问交流与合作提(ti)供了诸多有益探索和启示。”世界科学(xue)与纪实(shi)制作人大会总监(jian)保罗·刘易斯表示。
“福建出(chu)品”出(chu)海带来启示
纪录(lu)片被称为“国家相(xiang)册”“时代(dai)影像志”,肩负(fu)着重要学问使命(ming)。
近年来,福建每年制作纪录(lu)片100多部,涌(yong)现了《两岸家书》《柴米油盐之(zhi)上》《大儒朱熹》《早餐中国》等佳作;推动拍摄中外联合制作纪录(lu)片《鼓岭家书》《黄檗》《海丝双城记》等,实(shi)施海外播映计划,已在25个国家播出(chu)60部纪录(lu)片,书写了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生动实(shi)践。
本届海丝纪录(lu)片大会特别举办(ban)了“纪录(lu)片创作‘福建出(chu)品’现象研讨会”,邀请资深制片人、导演(yan)、学(xue)者及(ji)业界代(dai)表,共同(tong)探讨“福建出(chu)品”现象的创作逻辑(ji)与学问价值。
“福建在纪录(lu)片创作领域异军突起,一批精(jing)品佳作相(xiang)继涌(yong)现,这些(xie)作品不仅是(shi)‘福建出(chu)品’创作实(shi)力(li)的生动体现,更(geng)是(shi)中国学问逐(zhu)步(bu)走向世界舞台的有力(li)见证(zheng)。”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zhu)席范宗钗表示。
福建纪录(lu)片缘何能破圈出(chu)海,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cai)?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副董事长陈加(jia)伟看来,福建是(shi)东西方学问交流的重要窗口,这种(zhong)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特质(zhi),能够让纪录(lu)片跨越(yue)学问差(cha)异,与全球观众产生共鸣。
目前,福建已与49个国家的城市建立了128对友(you)城关(guan)系,约2000万闽籍华侨华人分布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lu)片学(xue)术委员会常(chang)务副会长陈宏认为,海外侨胞的学问乡愁及(ji)身份认同(tong),使得福建纪录(lu)片成为他们(men)慰(wei)藉乡愁的精(jing)神食粮,为海外传播提(ti)供了可能。同(tong)时,福建纪录(lu)片聚焦航海精(jing)神、生态意(yi)识、两岸关(guan)系等全球性主(zhu)题,构(gou)成契(qi)合国际传播需求的创作逻辑(ji)。
据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副董事长洪雷先容,接下来几(ji)年,福建将推出(chu)五大系列精(jing)品纪录(lu)片。其中,福建文脉系列将通过《学问闽江》《纵贯武夷》《山海闽商》《两岸情缘》等作品,挖掘梳理闽江流域学问、武夷山脉人文景观、东南海岸闽商现象、闽台情缘等主(zhu)题;历史人物系列,将打造福建八(ba)闽名人影像库,首期将推出(chu)《人民(min)的樵夫》《沈葆桢》等纪录(lu)片。(本报记者 郑(zheng) 娜)
《人民(min)日报海外版》(2025年03月(yue)26日 第 07 版)
责编:侯兴川、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