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没(mei)有网购,却突(tu)然收到快递,里面还夹带着(zhe)一张刮奖卡,当(dang)您刮开后发现自己还“中奖”了。您相信有这种好事吗?据(ju)记者了解,这是一种骗局。近年(nian)来,这种利用快递邮寄中奖卡片的诈骗手法屡(lu)见不鲜(xian),让(rang)不少(shao)人上(shang)当(dang)受骗。那么,这些诈骗分子(zi)是如何利用人们贪图小利的心理,通过快递包裹中的刮奖卡,将受害(hai)者引入(ru)骗局的呢?我(wo)们将通过真实案例,让(rang)您认(ren)清“快递中奖”诈骗的真面目。
湖南湘潭(tan)的何女士(化名)收到一个快递,快递盒子(zi)里有一张带有二(er)维码的刮刮卡。何女士纳闷那段时间并没(mei)有在网上(shang)买过东西,怎么突(tu)然寄来了一个这样(yang)的快递,但她还是禁不住(zhu)好奇,扫了那个二(er)维码。
何女士:“扫微信二(er)维码弹出一个智能人工服务,说你中了五等奖,可以领一份水果。”
同时对方提(ti)示,领取了免费的水果奖励以后,如果想要赚钱,还可以加(jia)另一个联系人,完成对方派(pai)发的任务就可以赚钱。
于是,何女士按照对方提(ti)示一步步在网上(shang)下(xia)载安(an)装了一个所谓的“能赚钱”的手机应用程序。
湖南湘潭(tan)市公安(an)局雨(yu)湖分局长城(cheng)派(pai)出所副所长周凯翔:“APP是经过精心伪(wei)装的,不像我(wo)们平时使用手机过程中正常的APP。开始几十(shi)块钱几百块钱,我(wo)转给你以后,你都返(fan)回给我(wo),我(wo)也赚到了佣金,可能赚个两三百元。这个时候诈骗分子(zi)就会利用这种心理,一环套一环,最终的目的就是把你拉入(ru)到刷单圈套中来。”
落入(ru)刷单诈骗圈套的何女士越陷(xian)越深,最后被骗了十(shi)多万元。记者了解到,类(lei)似这种以快递邮寄中奖卡片的诈骗方式,最近两年(nian)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发生。
这些快递都是从哪里寄过来的,谁(shui)寄的?诈骗分子(zi)又是怎么选定邮寄对象的呢?带着(zhe)这些疑问,记者展(zhan)开了调(diao)查(cha)。
在湖南、陕西等一些地方的快递驿(yi)站记者走(zou)访了解到,快递中奖诈骗的包裹,普遍包装小,重量轻,但从外观上(shang)看,和普通快递没(mei)有任何不同,不过,很多在快递行业从业多年(nian)的行家里手,还是有办(ban)法辨别。
记者在湖南湘潭(tan)警方的配(pei)合(he)下(xia),在快递驿(yi)站找了几个高度疑似涉(she)嫌诈骗的快递包裹,并联系了收件人。经过询问,收件人并没(mei)有在网上(shang)购买相关的物品,经本人同意,快递交由警方处理。
其他几个疑似诈骗的快递包裹里面的东西基本一致,都是一个小礼品加(jia)一张印(yin)有二(er)维码的中奖刮刮卡,记者想进一步探究(jiu),扫描二(er)维码进群后却被踢了出来。
湖南湘潭(tan)市公安(an)局岳(yue)塘分局刑(xing)侦大队副大队长谭岳(yue)飞:“因为我(wo)们的微信号跟收件人手机号码注册的微信号不一致,所以他们那边对于这个微信号进行核验之后就会把我(wo)们移出群聊,不会进行下(xia)一步操作。”
这些疑似诈骗的快递包裹究(jiu)竟是谁(shui)寄的呢?既然进不了群,记者决定直接从发件地寻找线索。从快递单上(shang)看,这些包裹分别来自保定、苏州、西安(an)等地,记者随机挑选了来自西安(an)的三个包裹。经过核实,包裹上(shang)的发货地址和电话都是假的,但在扫描了快递上(shang)的条形(xing)码后,相关信息显示:这几个包裹分别由西安(an)未央区的几个发货站点(dian)发出,于是,记者来到西安(an),继续调(diao)查(cha),站点(dian)负责人说揽件的不是他们的快递员。
快递发货显示是从这个站点(dian)出去的,但实际(ji)上(shang)又不是从这发的,快递单上(shang)显示的这个揽件人名字还不是这里的快递揽收员。看来这“神秘(mi)的快递”背后并没(mei)我(wo)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河南郑州新密(mi)市有一位女士也是被这种“快递中奖”的方式骗了70多万元,公安(an)部门经过侦查(cha),快递发货的源头也在西安(an)市某(mou)个快递代理站点(dian),发货方和一位姓刘的犯罪嫌疑人有关。经查(cha),记者追踪的3个从西安(an)发往(wang)湖南湘潭(tan)的快递,正是以刘某(mou)为首的团伙发出去的。
河南郑州新密(mi)市公安(an)局青屏街派(pai)出所民警王楠:“犯罪嫌疑人刘某(mou)通过‘纸飞机’一个境外的聊天(tian)软(ruan)件与他的上(shang)线取得联系,对方通过聊天(tian)软(ruan)件把需要发送的快递信息,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发送给刘某(mou),刘某(mou)和他的合(he)伙人一起寻找可以代为发快递的快递站点(dian)。”
经查(cha),刘某(mou)的上(shang)线的网名叫迪(di)拜老朱,通过境外聊天(tian)软(ruan)件,他将大量收件人信息发给刘某(mou)。
刘某(mou)接单以后,在西安(an)找到了两名从事快递行业多年(nian)的陈某(mou)和赵某(mou),通过两人从不同快递企业批量购买快递单号。
据(ju)了解,刘某(mou)从赵某(mou)和陈某(mou)手中,以每单1.25元到2.25元不等的价格大批量购买快递单号以后,由赵某(mou)批量打印(yin)单号,送到指定地点(dian)后,刘某(mou)再另外雇人打包发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zheng)法》等法律、行政(zheng)法规的规定,寄件人在交寄快件时,必须(xu)如实提(ti)供包括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在内的个人信息。如此海量的收件人个人信息,都是刘某(mou)的上(shang)线利用非法渠道获得,这些信息涉(she)嫌侵犯个人信息安(an)全,赵某(mou)在打印(yin)快递单号时也心知肚明。
作为快递行业的从业人员,赵某(mou)和陈某(mou)把单号卖给客(ke)户,就意味着(zhe)两人所代表的快递企业接下(xia)了快递服务的订单,那他们有没(mei)有按照国家对快递行业的要求,落实相关责任呢?为了确保快递服务的安(an)全性和合(he)规性,国家邮政(zheng)局等部门对快递行业有个“三个百分百”的规定:百分百实名收寄,百分百收寄验视,百分百过机安(an)检。
为了规避风(feng)险,刘某(mou)等人发件没(mei)有实名,赵某(mou)也没(mei)有收寄验视,直接打印(yin)虚假寄件人信息并发送包裹,违反《邮政(zheng)法》及《快递暂(zan)行条例》等相关规定。
刘某(mou)自己也知道可能涉(she)嫌违法,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xia),仍然从赵某(mou)和陈某(mou)手中批量购买单号。
就这样(yang),这些包含诈骗信息的彩页每天(tian)源源不断发往(wang)全国各地,为了避免被收件方追查(cha)找到,这个团伙打印(yin)在快递单上(shang)的寄件人和电话都经过了精心伪(wei)装。在犯罪嫌疑人刘某(mou)和陈某(mou)的聊天(tian)记录中,记者注意到还有这样(yang)的信息,陈某(mou)说“寄件人信息给我(wo)来一个”,刘某(mou)回复:“某(mou)某(mou)旗舰店,023……”记者注意到,这个电话号码连(lian)位数都不对,很明显是虚假的号码。
据(ju)公安(an)机关侦查(cha)掌握的数据(ju),2024年(nian)5月至9月,这个团伙至少(shao)发送了90万个带有诈骗信息快递。据(ju)犯罪嫌疑人刘某(mou)交代,他们每天(tian)发送的快递数量大,上(shang)头对他们不仅有量的要求,发出去的快递还要有质量的保证。
根据(ju)警方初步统计,在刘某(mou)等人的犯罪团伙发出去的快递中,其中一款(kuan)包含诈骗信息的二(er)维码卡片,在全国范围(wei)内就引发诈骗案件200多起。
从记者调(diao)查(cha)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刘某(mou)、赵某(mou)等人在整个诈骗案件中,仅仅充当(dang)的是发送快递引流的作用。而幕后真正的诈骗团伙一直都没(mei)有露面,所有的沟通交流都是通过境外的聊天(tian)软(ruan)件,而所有涉(she)及到的费用、买快递单号、卡片印(yin)刷、雇人打包等都是使用现金交易。
这些诈骗团伙为了规避法律风(feng)险,诈骗流程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好的,而寄送快递的刘某(mou)等人只是这类(lei)复杂的诈骗案件中的一个环节。据(ju)了解,在全国各地,像刘某(mou)这种帮助诈骗团伙发快递引流的犯罪团伙还有很多。
据(ju)赵某(mou)交代,赵某(mou)和陈某(mou)在西安(an)经营的快递站点(dian),每天(tian)也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包含类(lei)似诈骗信息的快递包裹。
记者:“这种多吗?”
犯罪嫌疑人赵某(mou):“多,一天(tian)会来一两百个。”
记者:“所以你们干快递的都知道里面是什么电信诈骗的单子(zi)?”
犯罪嫌疑人赵某(mou):“一般它轻,我(wo)们会认(ren)定是那个东西。”
记者从公安(an)部门了解到,在这类(lei)案件中,受害(hai)人资金转到银行卡之后,就被会迅速分散到各个渠道,有的是直接通过银行卡层(ceng)层(ceng)周转,有的是通过购买虚拟货币方式进行洗白(bai),或者是直接取现,给案件侦破(po)和挽回损失带来很大难度。所以,见到这种快递,一定不要扫中奖的二(er)维码,不下(xia)载刷单的APP,也不要随意给陌生人转账。大家也注意到,快递作为刷单诈骗的一种引流手段,在整个诈骗环节中充当(dang)了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除了有关部门要加(jia)强打击之外,快递行业也要加(jia)强内部管理,从源头上(shang)杜(du)绝此类(lei)案件发生。
转自:公安(an)部刑(xing)侦局
来源:平安(an)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