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zhe):周畅(chang)
连日来(lai),一起(qi)“开盒”他人又被反“开盒”的案例,持续引发(fa)网民(min)关注。
网络上的“开盒”,是类似于(yu)“人肉搜索”的一种网暴行为,通过非法搜索、挖掘(jue)他人隐私信息并在网上公(gong)布,引导网民(min)对(dui)被开盒者(zhe)谩骂攻击(ji)。
一句轻飘飘的“开盒”话语,背后却是沉甸甸的网络暴力。
“开盒”,开出的常常是一枚“回(hui)旋镖”,在刺伤他人之后,反过来(lai)又击(ji)中自己和家人。
无论是“开盒”,还是“人肉”,网络暴力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没(mei)有赢家。
以“开盒”之名行网暴之实(shi),跨过了(le)网络行为文(wen)明的底线,击(ji)穿了(le)个(ge)人隐私保护的屏(ping)障,敲响(xiang)了(le)数字时(shi)代网民(min)信息安全的警钟。
“开盒”这扇(shan)网暴之门,必须要关上!
近年来(lai),因“人肉开盒”行为引发(fa)的网暴事件时(shi)有发(fa)生。
2023年底,B站通报了(le)一起(qi)“人肉开盒”案例,警方抓获涉嫌违法者(zhe)40余人,涉案人员遍及(ji)18个(ge)省(sheng)市。
尤其令人不安的是,公(gong)安机关近年来(lai)查处的“人肉开盒”网暴案中,不时(shi)能看到未成年人的身影。受不良(liang)“饭圈”等的影响(xiang),一些心智尚(shang)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跟风,既是“开盒”行为的实(shi)施者(zhe),也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zhe)。
基于(yu)“开盒”乱象多发(fa),网信部门近年来(lai)多次开展专项行动,狠打“开盒挂人”等违法活(huo)动。2023年11月,中央网信办集(ji)中整治“开盒挂人”等7类突出问(wen)题;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中,专门集(ji)中整治针对(dui)未成年人的“开盒挂人”等典型乱象。
当今(jin)社(she)会已经进入数字时(shi)代,每个(ge)人的信息数据都沉淀在网络当中。如果(guo)任由“开盒”网暴乱象肆意蔓延(yan),网络空间就会给大家带(dai)来(lai)更多的麻烦和伤害。被“人肉”“开盒”污染(ran)的网络生态(tai),每个(ge)人都无法置身事外,都可能是潜在的受害者(zhe)。
严肃整治“开盒挂人”等网络乱象,严厉打击(ji)网络暴力,彻底关上“开盒”这个(ge)网暴的潘多拉之盒,是建设(she)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任务。
不少“开盒”事件中,一些商家对(dui)“开盒”行为推波助澜(lan),成倍地放(fang)大(da)了(le)网络暴力的伤害指数。
比如,有商家提供(gong)有偿代骂服务;个(ge)别用户(hu)传播甚至(zhi)贩(fan)卖“开盒挂人”短视频教程等等。如此行为,是给“开盒挂人”助纣(zhou)为虐(nue),明显违背现实(shi)道德伦理和网络行为规范。
治理“开盒”乱象,必须严打贩(fan)卖个(ge)人隐私信息的非法利益(yi)链。一旦个(ge)人隐私贩(fan)卖有了(le)市场,甚至(zhi)变成某些利欲熏心者(zhe)赚钱的“门路”,那么,任何人都可能面临“信息裸奔”的风险,甚至(zhi)成为被“开盒”的对(dui)象。
相关方面亟需(xu)把监督(du)管理责任落实(shi)到位。互联网服务提供(gong)商要完善有害信息举报机制,防(fang)止危(wei)害用户(hu)身心健康的内容(rong)扩散;监管部门对(dui)泄露他人隐私、实(shi)施网络暴力的行为,要主动及(ji)时(shi)介入;对(dui)处置不力的平台企业,要加大(da)处罚力度,倒逼平台保护好用户(hu)信息。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开盒挂人”、网暴他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大家都要明白,获取信息等网络技能,只应成为生活(huo)学(xue)习(xi)的帮手。如果(guo)以此作为伤害他人的武器,那必将逃不脱法律(lu)的制裁。
作为普通网民(min),每个(ge)人都要文(wen)明上网,理性发(fa)言,这既是敬重他人,也是保护自己,更是为构建良(liang)好网络生态(tai)增砖添(tian)瓦,以实(shi)际(ji)行动助力网络真正成为惠及(ji)每个(ge)人的文(wen)明、安全新空间。(题图漫画:潘红(hong)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