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jing)报讯(记者张静姝 通讯员李直鸿)4月22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到来(lai)之际(ji),京(jing)冀两(liang)地三家法院在官厅水库(ku)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保(bao)护(修复)基地暨联合(he)巡回审判点,并联合(he)开展跨域司法协作增殖放流活动。
活动现场。 图源:延庆法院
活动现场,北京(jing)市(shi)水利工程(cheng)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易忠,河北省高(gao)级人民法院环境保(bao)护审判庭庭长魏立超,张家口市(shi)中级人民法院党组(zu)书记、院长李哲(zhe),北京(jing)市(shi)延庆区人民法院党组(zu)书记、院长俞里(li)江,共同宣布生态环境司法保(bao)护(修复)基地暨联合(he)巡回审判点正(zheng)式启用,标志着京(jing)冀司法协作打造的(de)又一生态保(bao)护实践载体诞生,京(jing)冀两(liang)地司法协作从“跨域联动”向(xiang)“一体共治”纵深推进,为京(jing)津(jin)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注入全新动能。
北京(jing)市(shi)水利工程(cheng)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易忠表(biao)示,“官厅水库(ku)不仅是大家的(de)水资源宝库(ku),更是京(jing)津(jin)冀地区生态系统的(de)重要组(zu)成部分。官厅水库(ku)联合(he)巡回审判点的(de)成立,是水务与司法的(de)紧密(mi)握手,必(bi)将为生态保(bao)护工作再添一道(dao)坚固的(de)防线。”
北京(jing)市(shi)延庆区人民法院党组(zu)书记、院长俞里(li)江指出,“以往,涉及官厅水库(ku)生态环境的(de)案件,在审理过程(cheng)中可能会面临诸多不便,例如取(qu)证困难、对(dui)当地生态环境了解不够深入等问题。如今有了这个巡回审判点,大家能够更加迅(xun)速(su)地响应案件,深入现场了解情况,第一时间为保(bao)护官厅水库(ku)的(de)生态环境提(ti)供(gong)司法支撑。”
在北京(jing)市(shi)官厅水库(ku)管理处、北京(jing)市(shi)延庆区人民法院、张家口市(shi)中级人民法院、怀来(lai)县人民法院于去(qu)年6月5日联合(he)设立的(de)官厅水库(ku)增殖放流司法保(bao)护基地,鲢鱼、鳙鱼、草鱼等鱼苗被分批次放流到官厅水库(ku)中。这些鱼种可通过滤食(shi)浮游生物净(jing)化水质,实现“以鱼控藻(zao)、以鱼养水”的(de)良性生态循环。
2024年,北京(jing)市(shi)延庆区人民法院审结北京(jing)市(shi)最大规模非法捕捞水产(chan)品(pin)案,对(dui)34名刑事被告人处以刑罚并判决(jue)45名附带民事公益(yi)诉讼(song)被告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fei)用732万余元;同年,怀来(lai)县人民法院通过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多种方式,引(yin)导4名非法捕捞者参与库(ku)区生态修复。此次增殖放流活动,亦是京(jing)冀两(liang)地法院对(dui)该起(qi)生态环境案件“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de)持续(xu)探索。
编辑 刘(liu)倩 校(xiao)对(dui)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