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yue),中共中央(yang)、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zhi)改革的若(ruo)干意(yi)见》,部署(shu)新一轮电力体制(zhi)改革任务。10年来(lai),电力生产(chan)组织方式逐(zhu)步由计划向(xiang)市场转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快速推进,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zhi)初步建立。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ju)显示: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1万(wan)亿千瓦时增长至(zhi)2024年的6.2万(wan)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由17%提(ti)升(sheng)至(zhi)63%。2024年,全国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1.4万(wan)亿千瓦时,较(jiao)2016年增长10余倍。
新一轮电力体制(zhi)改革的重点之一,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zhi)架(jia)构(gou)”。管住中间,即对输配电网环(huan)节加强政府监管,确保电网公平开放、市场公平交易,充分发挥电网规模效益、提(ti)高(gao)管理效率(lu);放开两头,即在发电侧和(he)售电侧实行市场开放准入,引入竞争,放开用户选择权,价格由市场形成。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先容,我国已初步建成省、区域、省间高(gao)效协同,中长期、现(xian)货、辅助(zhu)服务有机衔接的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市场成为电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duan)。相较(jiao)于2015年启动改革之初,电力现(xian)货市场建设实现(xian)“从无(wu)到有”的突破。
同时,“能涨能跌(die)”的市场化电价机制(zhi)初步建立。我国有序放开竞争性环(huan)节价格,初步完成燃(ran)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建立新能源可持续(xu)发展价格结算机制(zhi)。
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的市场格局逐(zhu)步形成。电网统购(gou)统销(xiao)局面逐(zhu)步打破,电力装备制(zhi)造企业进一步剥(bao)离,发售电环(huan)节全面引入市场竞争,配电环(huan)节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截至(zhi)目前,注册参与交易的经营主体数量由2016年的4.2万(wan)家增加至(zhi)81.6万(wan)家。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说,新一轮电力体制(zhi)改革红利有效释(shi)放,电力市场进一步发挥了“保供应、促转型、稳价格”的作用。
保障电力供应。电力中长期交易电量占市场化电量比重超90%,充分发挥“压舱石(shi)”作用。该负责人先容,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在用电负荷大幅高(gao)于往年的情(qing)况(kuang)下,依托中长期市场及省间现(xian)货市场,跨区通道最大送电能力达1.42亿千瓦,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要。
促进低碳转型。2024年全国新能源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占总(zong)装机的43%,超过50%的新能源发电量通过市场化方式消纳。2024年绿证绿电交易合计电量达44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4%,约1/4的新能源通过绿证绿电市场实现(xian)了环(huan)境价值。
稳定用能成本。在近年全球范(fan)围(wei)内能源供应趋紧、价格大幅波(bo)动的背景(jing)下,我国通过完善(shan)电价机制(zhi)、推进市场化交易等措施,保障电价基本稳定,实现(xian)用能成本总(zong)体可控(kong)。居民和(he)工商业平均电价水平分别为全球50个主要经济体平均水平的32%、39%,在国际上处于较(jiao)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