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皮(pi)影戏。
红网时刻资讯记者 吴公然 通讯员 梁瑞海 陈众喜 平江报道
2月8日(正月十一)下午2时30分,平江县天岳广(guang)场,气温(wen)已降至冰(bing)点。
随着(zhe)阵阵急促的(de)唢呐锣鼓(gu)声响起(qi),偌大的(de)广(guang)场上瞬(shun)间出现一个“热点”,吸引周边百姓冒着(zhe)严寒(han)涌进广(guang)场观看——平江皮(pi)影戏专场正式拉开帷幕。
平江皮(pi)影戏是一门集吹(chui)、拉、弹、唱、打和皮(pi)影制作的(de)画、雕于一体的(de)综合艺术。表演(yan)时,两三名(ming)艺人在灯光照亮的(de)幕布后,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平江流(liu)行曲(qu)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yi)打击乐器(qi)和弦乐。2012年,平江皮(pi)影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学问(hua)遗产保护项目。
2月8日,平江皮(pi)影戏专场拉开帷幕。
让(rang)人“上瘾”的(de)平江皮(pi)影戏
这次登台表演(yan)的(de)是平江皮(pi)影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钟志(zhi)远,他带着(zhe)徒弟刘牡丹、魏思娟披挂上阵,为观众送上一道春节学问(hua)大餐。
只(zhi)见广(guang)场舞台中央立着(zhe)一个仅四平方米的(de)“小房子”,对着(zhe)观众的(de)那一面是一块白幕布,两旁挂着(zhe)一副气势磅礴的(de)对联:“万古英(ying)雄灯下舞,千秋猛将(jiang)手(shou)中提。”这副对联毫不(bu)夸张,在接下来的(de)表演(yan)中,“小房子”中的(de)三人在幕布上演(yan)出了千军万马(ma)的(de)气势。
在一段武戏中,观众仿佛看到了雄兵百万,金戈铁(tie)马(ma)、冲锋陷阵,刀(dao)光剑(jian)影充斥眼前。“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shou)挥舞百万兵”的(de)平江皮(pi)影戏有了具象化(hua)的(de)表达。
幕后“小房子”中忙碌的(de)师徒三人。
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时,幕布后的(de)钟志(zhi)远正提着(zhe)影人做着(zhe)各种(zhong)动作,徒弟辅以(yi)乐器(qi)配合,平江皮(pi)影戏所独有的(de)“凤鸣(ming)腔”响彻广(guang)场。
高潮时,钟志(zhi)远在半分钟内(nei)动用了20个道具,手(shou)上最多同时提着(zhe)8个影人。他既耍枪又舞刀(dao),还(hai)要根据剧(ju)情更换影人身上的(de)武器(qi)、服饰。看似忙得不(bu)可开交,实则忙而有序,全程(cheng)与乐器(qi)丝滑配合。
行家出手(shou),不(bu)同凡响。这段表演(yan)凝聚着(zhe)钟志(zhi)远40年的(de)功(gong)力。
台下的(de)观众看得尽兴,台上的(de)师徒三人演(yan)得过瘾。尽管近段时间为了演(yan)出连轴转,但他们依然乐此(ci)不(bu)疲(pi)。徒弟刘牡丹说(shuo):“学平江皮(pi)影戏一旦入了门就会‘上瘾’,演(yan)出正好过过瘾。”
为何会“上瘾”?在工作室,钟志(zhi)远随手(shou)拿起(qi)一把皮(pi)影戏中常用的(de)京胡说(shuo)道:“像这个乐器(qi),初(chu)学时它不(bu)听你的(de)话,拉不(bu)出几个像样的(de)音。一旦学出了感觉,它开始听你指挥,指哪打哪,想拉什么音就能(neng)出什么音,你就离不(bu)开它了,一段时间不(bu)见就会想它。”
这种(zhong)“瘾”,大概就是皮(pi)影戏的(de)独特魅力。
钟志(zhi)远在工作室向记者展示自己制作的(de)影人。
从“非遗大县”迈(mai)向“非遗强县”
钟志(zhi)远带领徒弟表演(yan)的(de)平江皮(pi)影戏,属(shu)于平江县“大家的(de)节日·欢乐中国年”春节主题系列文艺学问(hua)活动之一。活动中,平江非遗唱主角,平江皮(pi)影戏、花灯戏等(deng)传统戏剧(ju),平江酱干、谷雨烟茶等(deng)传统技艺产品登场亮相,让(rang)全县人民畅享(xiang)非遗盛(sheng)宴。
平江是非遗大县,现有非遗代表性项目36项。这些非遗代表性项目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在老百姓的(de)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非遗所传递的(de)道德价值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例如,平江皮(pi)影戏宣扬“忠、孝(xiao)、仁、义(yi)、礼、智、信”等(deng)中华传统美德,在娱乐功(gong)能(neng)之外,还(hai)兼具教育和宣传作用。
然而,随着(zhe)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部分非遗未能(neng)跟上潮流(liu),导(dao)致受众减少,年轻人不(bu)愿学,一度面临青(qing)黄不(bu)接的(de)尴尬(ga)状态,甚至濒临失传。
“大家坚(jian)持(chi)‘保护为主、抢救第(di)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de)方针和‘人民的(de)非遗人民共(gong)享(xiang)’的(de)保护原则、‘见人见物见生活’的(de)保护理念,开展非遗的(de)保护和传承。”平江县学问(hua)旅游广(guang)电体育局党组书(shu)记王掌义(yi)说(shuo)。
刘牡丹(右)、魏思娟(左)正在练习平江皮(pi)影戏。
例如,平江县打破(po)平江皮(pi)影戏“传男不(bu)传女”的(de)行规(gui)陋习,大胆启用女学徒,开启了传承模式上的(de)创新。目前,刘牡丹、魏思娟、刘田辉、严盟(meng)芳、吴白兰、聂正英(ying)等(deng)多名(ming)女性加入,队伍得到拓展和充实。
王掌义(yi)表示,下一步将(jiang)继续组织开展田野调查,收集、整理、挖掘资料,积极申报,让(rang)民间学问(hua)瑰(gui)宝进入非遗名(ming)录;大力宣传推(tui)广(guang),推(tui)动非遗“出圈(quan)”,吸引年轻人关注(zhu);同时集聚专业人才,让(rang)专业的(de)人做专业的(de)事,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非遗,从“非遗大县”迈(mai)向“非遗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