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燕芬 羊城(cheng)晚报记者 周巍 摄 |
![]() |
沈燕芬(左)在基层(ceng)调研 受访者供图 |
岭(ling)南的春天,正值育秧时节,在广州市增城(cheng)区石滩镇的广袤农田中,一位“90后”姑(gu)娘正在田间地头(tou)穿梭。看似瘦小的身影,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她就是全国(guo)人大代(dai)表、广州增城(cheng)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沈燕芬。
2020年,沈燕芬放弃了在深圳的白领工作,返回家乡(xiang)石滩镇,成为了一名“新农人”。“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在国(guo)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dai)化的大背景下,她积极响应(ying),竭力推动(dong)传统农机合作社转型升(sheng)级。当选全国(guo)人大代(dai)表后,她更是深入调研、认(ren)真履职,积极为乡(xiang)亲、为“新农人”等群体发声(sheng)。她的建(jian)议促(cu)使(shi)相(xiang)关部门出台(tai)了多项(xiang)扶持措施,包括(kuo)建(jian)立青年农民创业基金、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班(ban)等,展现了一名人大代(dai)表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1月,广东省(sheng)人大常委会办(ban)公(gong)厅发布了2024年度全省(sheng)人大代(dai)表履职优秀案例,沈燕芬“坚持不懈,为民代(dai)言,为全省(sheng)100余万农村低保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扫除(chu)阻碍”获评履职优秀案例。沈燕芬告诉记者,这是她2023年在一次(ci)人大代(dai)表联络(luo)站(zhan)进站(zhan)接访群众的过程(cheng)中发现的问题(ti)。当时她了解到,有些低保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后存在商事登记记录(lu),导致他们不能顺利(li)领取低保。经过充分调研后,在2024年全国(guo)两会期间,沈燕芬向(xiang)全国(guo)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yu)研究解决“低保户加入农民合作社后不能领取低保”问题(ti)的建(jian)议》。该建(jian)议得到了民政部的答复,随后省(sheng)民政部门积极回应(ying)代(dai)表建(jian)议,对问题(ti)进行了妥善(shan)处理,为农村低保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扫除(chu)了阻碍。
“这件(jian)事情让我很有成就感,人大代(dai)表就是要(yao)为民发声(sheng),帮助老百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ti)。”今年赴京参会,沈燕芬将继续(xu)聚焦“三农”问题(ti),围(wei)绕“保障(zhang)农民权益、激活土地价值、打通生态收益”表达关切。比如,在保障(zhang)农民权益方面,她希翼,提高和完善(shan)农村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zhang),破除(chu)年龄限制,让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村灵活就业群体缴纳社保,建(jian)立“合作社+财政+农民”三方共担机制。同时,她还(hai)提出,宜建(jian)立“以工养老”弹性保障(zhang)模式,养老金发放标准与务农年限挂钩,对农村高龄务农者,额外发放“务农贡献津贴”。
“只有让农民有保障(zhang)、农业有潜(qian)力、农村有未来,才能实现乡(xiang)村振兴,乡(xiang)亲们的生活才能更好。我将持续(xu)为民发声(sheng),把乡(xiang)亲们的声(sheng)音带到两会,为农村发展建(jian)言献策。”沈燕芬说。 羊城(cheng)晚报记者 柳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