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zhe)彭镜陶)“我周围全是灌木丛,没看到无人机,但是我能听到无人机的声音(yin)。”3月23日15时21分,怀柔区消防救援支队桥(qiao)梓消防站接到报警,三名男子在(zai)一座野山爬山时,其中(zhong)一人不慎扭伤脚,无法自行下山,急需救援。接警后,桥(qiao)梓消防站迅速整理装备,赶赴(fu)现场救援。
消防救援人员在(zai)山间(jian)寻找被困的伤者(zhe)。图源:怀柔区消防救援支队
16时37分,消防救援人员到达(da)山脚下,利用无人机查看被困人的位置。由于被困人身处(chu)灌木丛中(zhong),视线受阻(zu),没有看到无人机,只(zhi)是隐(yin)约听到了无人机的声音(yin)。救援人员利用无人机查看情况后得知,被困人所在(zai)的地点较为偏僻,且山上没有正规路径,这给救援带来(lai)了极大的困难(nan)。简单了解情况后,救援人员带好担架、救援器(qi)材、急救药品等装备,立(li)刻上山。
野山的地形非常复杂,荆棘丛生,怪石嶙峋,救援人员每前进一步都要格外小心(xin),由于没有明确的道路指引,只(zhi)能依靠报警人提供的大致方向摸索前行。一路上,救援人员背负着沉重的器(qi)材装备,树枝不时勾住救援人员的救援服,脚下的石块也松动易滑,稍(shao)有不慎就可能摔倒。
经过1个小时的艰难(nan)跋涉(she),救援人员终于找到了被困的三名男子。受伤的男子正靠在(zai)一旁的树干上,受伤的脚踝处(chu)已(yi)发生肿(zhong)胀,扭伤严重无法正常行走。此时,天色渐暗,温度也开始下降。救援人员迅速对伤者(zhe)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处(chu)理和(he)固定,以减(jian)轻他的痛苦,防止伤势进一步恶化(hua)。随(sui)后,救援人员抬着担架将伤者(zhe)往山下转移。
下山途中(zhong),狭窄的山间(jian)小道仅能容(rong)一人侧身通过,担架无法正常抬起,救援人员只(zhi)能小心(xin)翼翼地将担架倾斜,让其顺着地势缓慢向下移动。如果遇到格外陡(dou)峭的山坡,就用绳索固定担架,一人在(zai)前拉,几人在(zai)后缓慢下放,确保担架始终保持平(ping)衡,避免伤者(zhe)受到二次伤害。
19时33分,救援人员终于将伤者(zhe)安全抬到了山下,送(song)上了等候多(duo)时的救护车。
怀柔消防提示:野山未经开发,存在(zai)诸多(duo)安全隐(yin)患,容(rong)易迷路、摔伤等。爬山时,尽量选择已(yi)开发、有安全保障的景区和(he)登山路线。如果在(zai)登山过程中(zhong)遇到危险(xian),不要惊慌,保持沉着,及时拨打报警电话(hua),并尽可能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编辑 甘(gan)浩
校对 张彦君(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