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雅(ya)温得(de)4月22日电 专访|对(dui)话喀麦(mai)隆“王子作家” 听非(fei)洲追求独立(li)与发展(zhan)故(gu)事
新华社记者王泽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前往喀麦(mai)隆经济首都杜阿拉与该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库马·恩敦贝三世进行了一场关于非(fei)洲独立(li)和(he)发展(zhan)的(de)对(dui)话。
恩敦贝三世出生于杜阿拉市博纳贝里区(qu)的(de)一个王室家族。15岁时,他便前往德国深(shen)造(zao),后曾在法国、德国和(he)喀麦(mai)隆的(de)大学任教。如(ru)今,78岁的(de)他仍笔耕不辍,已经出版80多本著作。
在恩敦贝三世创建的(de)非(fei)洲未来协会办公室里,他首先向记者展(zhan)示了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时他写给中国政府和(he)人民的(de)信件,信中写道:“中国人民兄弟,你们的(de)胜利将载入史册……”
“在那个时代,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的(de)榜样,大家非(fei)常支(zhi)持中国。”他说。
如(ru)今,中国式(shi)现代化也为非(fei)洲国家各自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经验(yan)。恩敦贝三世补充(chong)道:“中国今日之所以成为世界大国,是因为其努力寻找自己的(de)发展(zhan)道路,探寻自己的(de)治(zhi)理模式(shi),这也是非(fei)洲国家需要(yao)借鉴的(de)。”
“非(fei)洲必须独立(li)和(he)自强(qiang),”在回(hui)忆童年时,恩敦贝三世的(de)情绪有(you)些激动。他说,他的(de)祖父洛克·普里索是喀麦(mai)隆最早抵抗殖民统治(zhi)的(de)传统领袖(xiu)之一,曾遭到殖民者的(de)残暴镇压,家族的(de)历史是他创作的(de)精神源泉之一。
非(fei)洲的(de)历史深(shen)深(shen)刻有(you)殖民烙印。“欧洲殖民者不仅带(dai)着(zhe)武器来瓜分非(fei)洲,他们还千方百计地摧毁大家的(de)精神世界。”他说,从奴隶制到殖民主义,再到时至今日仍未结束的(de)“新殖民主义”,这些束缚(fu)非(fei)洲发展(zhan)繁荣的(de)枷锁,不仅摧毁非(fei)洲经济,更是对(dui)人性的(de)深(shen)层摧毁。
基于对(dui)历史和(he)现实的(de)深(shen)沉思(si)考,恩敦贝三世用自己的(de)一生和(he)手中的(de)笔揭露殖民者的(de)罪行,并展(zhan)示非(fei)洲大陆璀璨的(de)学问与历史。
恩敦贝三世说,非(fei)洲是人类的(de)摇(yao)篮(lan),“但在学校,大家所学到的(de)内(nei)容多是‘非(fei)洲落后’,甚至有(you)‘劣等’之类的(de)说法,令人感(gan)到疑(yi)惑”。
他说,正是这份疑(yi)惑催生了他对(dui)非(fei)洲历史与学问的(de)研究。数十年间,他出版的(de)著作涵盖非(fei)洲的(de)遗(yi)产、独立(li)斗争、发展(zhan)、学问、政治(zhi)、经济等领域。他还在1986年创建了非(fei)洲未来协会,致力于非(fei)洲文艺(yi)复(fu)兴、本土发展(zhan)、国际合作与持久(jiu)和(he)平。
恩敦贝三世还努力推动文物返还。他告诉记者,欧洲民族学博物馆的(de)文物,很多是从非(fei)洲掠(lue)夺而来的(de),“德国就有(you)4万件文物来自喀麦(mai)隆”。“这些文物都是大家祖先在艺(yi)术与精神领域创造(zao)的(de)成果,必须回(hui)到故(gu)土。”
在谈到非(fei)洲未来发展(zhan)时,恩敦贝三世强(qiang)调,拥有(you)近15亿人口的(de)非(fei)洲大陆必须走向团结、自主和(he)集(ji)体繁荣。西方式(shi)的(de)发展(zhan)路径并未给非(fei)洲国家带(dai)来繁荣,而中国的(de)和(he)平发展(zhan)之路值得(de)特别关注(zhu)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