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shi)民游客在老菜场市(shi)井学问创意街区游览。
人民日报记(ji)者 高 炳摄
核心阅读
城市(shi)更(geng)新,是推动城市(shi)治理(li)现代化的重要(yao)抓手。陕西西安(an)将老菜场更(geng)新改造为市(shi)井学问创意街区,在因地制宜、保(bao)留特色(se)的基(ji)础上,提(ti)升了环(huan)境、丰富了业态、服务了商户、吸引了创客。“烟火气”与(yu)“潮生活”交织,老菜场焕发(fa)出新活力。
在陕西西安(an)市(shi)碑(bei)林区城墙(qiang)根(gen)下的信义(yi)巷,市(shi)民冯(feng)民中已在此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早饭过后,到附近的菜市(shi)场遛弯、买菜,是他多年来的习(xi)惯。
“这几年,老菜场越来越有意思了。”冯(feng)民中说的老菜场,是巷子里的建国门综合市(shi)场,老西安(an)人习(xi)惯称之为“建国门菜市(shi)场”。
2019年起,建国门综合市(shi)场开(kai)始进行更(geng)新改造。当地在保(bao)留菜市(shi)场原有功能的基(ji)础上,引入美食、民宿、文创、阅读、娱乐等(deng)业态,营(ying)造出“市(shi)井西安(an)”的独特魅力。如今,这里已转型为老菜场市(shi)井学问创意街区,吸引众多市(shi)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体验(yan),焕发(fa)出新的活力。
改造
保(bao)持底色(se) 增添创意
“菜市(shi)场,能改成啥样?”曾经,冯(feng)民中对老菜场的更(geng)新不大感冒。
建国门综合市(shi)场所在地的前身是西安(an)市(shi)平绒厂。1998年,由于市(shi)场变化等(deng)因素,厂子停产。其(qi)后,平绒厂将部分厂区改建成建国门综合市(shi)场,实行自(zi)主招商、经营(ying),使之成为涵盖果(guo)蔬、肉类、百货等(deng)的综合市(shi)场,满足了周边近10万居民的生活需(xu)求。
2017年,西安(an)市(shi)平绒厂决定对建国门综合市(shi)场进行提(ti)升改造。当年上任的西安(an)市(shi)平绒厂负(fu)责人冯(feng)杰面对重重难题:老菜场生意还可以,但街面乱七八糟、地上污水横流(liu)、设施或旧或坏,而改造资金更(geng)是没(mei)有着落。
“商户想装个空调,我都不敢答(da)应,怕变压器承受不了。”冯(feng)杰坦言,不光是硬件跟不上,经营(ying)模式也成问题,当时厂房二楼、三楼都空着,租不出去——楼下是菜市(shi)场,人家嫌吵,不愿(yuan)意来办公;路太窄,货车(che)进不来,做仓储也困难。
一筹莫展(zhan)之际,西安(an)世界之窗产业园(yuan)投资管理(li)有限企业董事长全建彪来到厂里,洽谈合作。“我在城墙(qiang)上游玩时,看到了城区里的这个‘旧角落’。”作为文创园(yuan)区开(kai)发(fa)运营(ying)从业者,全建彪看好老菜场蕴藏的价值,也想用更(geng)新改造来激活这一城市(shi)空间。
几轮(lun)磋商下来,双方对改造理(li)念颇有共(gong)识(shi)。“大家(men)敬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不搞‘腾笼换鸟’,而是讲究因地制宜。”全建彪认为,要(yao)顾惜原来的烟火气,在保(bao)持底色(se)的基(ji)础上注入新活力。
2019年,建国门综合市(shi)场开(kai)始进行改造。保(bao)留原有建筑群,清除违章搭建,开(kai)发(fa)屋顶、角落等(deng)空间,增设天桥、连廊、户外楼梯、空中广场……一系列(lie)举措,在老菜场相继铺开(kai)。合作双方分工明确,“冯(feng)厂长继续管理(li)菜市(shi)场,承担‘人间烟火’;大家(men)主攻街面业态更(geng)新,承担‘诗和远(yuan)方’。”全建彪说。
老菜场保(bao)留了以往的古朴与(yu)热闹,却比过去显得干净清爽,更(geng)增添了多元化的要(yao)素和特色(se),变得新鲜时髦。看着老菜场起了变化,冯(feng)民中的想法也跟着扭转:“菜市(shi)场‘老瓶装新酒’,成创意空间了,连年轻人都赶着来!”
协调
瞄准诉求 解决难题
“菜市(shi)场也是景点?”在西安(an)本地朋友(you)的盛情推荐下,南方游客黄晓琳决定一探究竟。
来到老菜场市(shi)井学问创意街区,黄晓琳目不暇(xia)接:城墙(qiang)下,咖啡馆里音乐舒(shu)缓,酒吧门口吉他手动情弹奏(zou);工厂砖墙(qiang)上装饰着油画,网红天台上亮起了灯光,涂鸦墙(qiang)前年轻人正拍照、“打卡”。熙攘的人群中,不时有老住户走过,手里提(ti)着袋(dai)子、拖着小车(che),里面装着肉蛋蔬菜……
老菜场不仅是菜市(shi)场,也是潮流(liu)聚集地。“拎着菜的老街坊和拿着咖啡的年轻人,就这么融合在一起,市(shi)井气混搭着时尚感,让人着迷(mi)。”黄晓琳说。
一派和谐融洽、生趣十足背后,是贯穿于改造前后的协调保(bao)障。
西安(an)市(shi)碑(bei)林区特色(se)街区和总部楼宇经济发(fa)展(zhan)服务中心是街区的主管部门。中心原主任郭健的日常工作,是对接商务、文旅、规划、住建、城管等(deng)各(ge)系统,做好统筹、协调。“在街区规划设计、建设运营(ying)等(deng)全流(liu)程、各(ge)环(huan)节(jie),大家(men)都会倾听企(qi)业诉求,帮(bang)助解决难题。”郭健说。
为敲定街区总体设计方案,需(xu)要(yao)跟规划部门对接细节(jie)。郭健和全建彪曾一起去规划部门洽谈多次,并邀请专家到现场勘察,几经讨论,终于定案。
为提(ti)升街区商家的积极性,郭健还和同事们(men)对接城管系统,努力争(zheng)取政策。“经过协调,在不影响城市(shi)基(ji)本秩序的前提(ti)下,沿街店面在划定的区域(yu)内可以适时、适度出店经营(ying)。”郭健说,商家能有更(geng)多空间,街区就能有更(geng)多活力。
最让郭健难忘的,是跟文旅部门的接洽。与(yu)老菜场一路之隔的,就是西安(an)城墙(qiang)东南角。如何让这两个IP更(geng)好地联动起来,成为一大课题。
“城墙(qiang)上的游客下不来,街区的游客上不去。如果(guo)能互联互通、双向引流(liu),就可以共(gong)享(xiang)旅游资源(yuan)。”郭健联系文旅部门,多次协商、论证后,城墙(qiang)建国门段入口开(kai)放,两个IP成功“牵手”。“城墙(qiang)上的演(yan)艺团队,有时也来街区巡游表演(yan),给游客带来沉浸式新体验(yan)。”全建彪说。
政府规划引领(ling),政企(qi)协作联动,实现共(gong)赢发(fa)展(zhan)。“大家(men)通过这种工作模式,多方位‘保(bao)驾护航(hang)’,呵护老菜场的二次成长。”郭健说。
筑梦
青年创业 扎根(gen)生长
老菜场,新街区。在创意的引领(ling)下,众多年轻的创客投身于此,扎根(gen)生长。
位于老菜场的“椋川漆物(wu)”漆艺工作室里,摆件古色(se)古香,文玩葫芦、茶具、大漆首饰、盘子等(deng)做工精致,风格清雅。
“刚才来店里的姑娘,定制了一个漆艺手镯(shu),想送给朋友(you)当礼物(wu)。”90后工作室主理(li)人何欣宇说。
从幼儿园(yuan)到高中,何欣宇都住在城墙(qiang)里、生活在街区,是个年轻的老街坊,对周遭再熟悉不过。在家门口创业,让何欣宇感觉很亲切。
“小时候,这里的房子还是泥巴墙(qiang),路也坑(keng)坑(keng)洼(wa)洼(wa)的。”何欣宇说,后来有了菜市(shi)场,街边多了店铺,热闹,却也乱糟糟的。如今再看更(geng)新改造后的街区和老菜场,“真让人有些不敢认了”。
去年初,喜欢漆艺的何欣宇决定在老菜场开(kai)店创业。“在自(zi)己(ji)长大的地方,干自(zi)己(ji)喜欢的行当,是一件幸福的事。”何欣宇表示(shi)。
同为90后,冯(feng)曦也作出了相似的选择。2023年3月,在其(qi)他城市(shi)打拼多年的冯(feng)曦,决定在古城西安(an)的城墙(qiang)脚下开(kai)一家老菜场里的西餐(can)厅。
“既然(ran)菜市(shi)场能与(yu)网红街区相融合,我也想试试古城墙(qiang)与(yu)西餐(can)的碰(peng)撞(zhuang)。”冯(feng)曦说,店里常邀请客人一起制作咖啡、甜品,带来特别的参与(yu)感、体验(yan)感。
一天早上,冯(feng)曦看到一位街坊奶(nai)奶(nai)提(ti)着肉和鸡蛋,走进餐(can)馆。“她点了咖啡、沙拉,说想体验(yan)一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冯(feng)曦说,那一幕让自(zi)己(ji)很感动,也很感慨——在这片烟火气中与(yu)人们(men)相遇、让自(zi)己(ji)成长,这或许(xu)正是开(kai)餐(can)厅的意义(yi)所在。
漫步(bu)老菜场市(shi)井学问创意街区,以老厂房为背景的文艺小店各(ge)有特色(se),走进每一家都有可能发(fa)现惊喜。摄影展(zhan)览、街边集市(shi)等(deng)新元素加(jia)入,文创、茶咖等(deng)新业态萌(meng)生,一批批创业者在此追逐梦想,让老街区展(zhan)现出新魅力。
曾对“年轻人逛菜市(shi)场”不大理(li)解的冯(feng)民中,现在也享(xiang)受起了新生活。入夜,街区小广场上,一场音乐秀热闹上演(yan),年轻人抱着吉他弹唱,台下游客和街坊聚拢成群,沉浸其(qi)中。城墙(qiang)脚下荧光点点,冯(feng)民中也掏出手机(ji),记(ji)录这份美好,“感觉自(zi)己(ji)也跟这街区一样,年轻了。”(记(ji)者?高?炳)
版(ban)式设计:张芳曼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0日07版(ban))
责编:秦(qin)雅楠、李萌(m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