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陈星 每经编辑 董兴(xing)生
多年来(lai),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相关监测数据显(xian)示,2022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106.06万例,占全部(bu)恶性肿瘤发病的22.0%;肺癌死亡病例73.33万例,占全部(bu)恶性肿瘤死亡的28.5%。
肺癌死亡率之所以这么高,与肺癌容易进展、复发、耐药等原因有关。突(tu)破肺癌治疗尤其是晚期肺癌的治疗,一(yi)直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高地。
近期,四川大(da)学华西(xi)医院呼吸与危(wei)重症医学科主(zhu)任刘丹在接受《每日经济(ji)资讯》记者专访时表示,肺癌新发病例数居高不下,与近年来(lai)肺结节和肺癌筛查率的上升密切相关。另外,纵向来(lai)看,肺癌的死亡病例数呈现逐年下降(jiang)趋势。
她还表示,肺结节筛查率的提(ti)升在一(yi)定程度上滋(zi)长了过度外科干预的问题。她提(ti)到,在医疗筛查中,肺结节大(da)概有50%到70%的自然分布人群,但高比例的结节患(huan)者中,真正的肺癌患(huan)者实际(ji)上只有1%到3%。
肺癌防治应“关口前移”
即使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肺癌都(dou)是令人闻之色(se)变的一(yi)种。在全球,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yi),并在我国男、女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顺(shun)位中均(jun)位居第(di)一(yi)。2022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106.06万例,占全部(bu)恶性肿瘤的22.0%;死亡73.33万例,占全部(bu)恶性肿瘤死亡的28.5%。
刘丹表示,从肺癌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数来(lai)看,肺癌诊疗仍然存在相当大(da)的挑(tiao)战,新发病例数居高不下。
长时间以来(lai),国内(nei)外医疗领域始终致力(li)于借助筛查手段实现肺癌的早诊早治,以此降(jiang)低肺癌相关死亡率。在刘丹看来(lai),肺癌早诊早治的推动(dong)已经取得了一(yi)定成(cheng)效。但在关口前移的肺癌成(cheng)因预防方面,还有相当多的工作可以做。
所谓关口前移,是指(zhi)对肺癌的风险因素加以控制(zhi),在风险形成(cheng)前就对其加以遏制(zhi)。目前,肺癌的风险因素已经相当清晰——80%~9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大(da)气(qi)污染、职业暴露也是肺癌的主(zhu)要(yao)诱因;慢性肺部(bu)疾病史、遗传因素在部(bu)分肺癌发病中起作用。此外,营养因素、心理问题、肥胖问题等均(jun)会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xiang)。
以美国调控肺癌的风险因素实践为例,《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发布的最新报告显(xian)示,美国癌症协会(ACS)的科学家统计了1970年至2022年间美国的死亡数据,发现控烟政策的施行避免了超过385万例肺癌死亡,由(you)此减少的死亡人数占了癌症死亡下降(jiang)总数的51.4%。发病人数方面,过去(qu)10年,美国男性肺癌发病率每年下降(jiang)3%,女性肺癌发病率每年下降(jiang)1.4%。这些数据表明,控烟对降(jiang)低肺癌新发率和死亡率具有显(xian)著效果。
刘丹提(ti)到,以烟草控制(zhi)为例,加强青(qing)少年烟草管理、公共场合禁烟等举措均(jun)可以调节肺癌的风险因素。而这只是从公共卫生角度控制(zhi)肺癌发病率的其中一(yi)条路径,职业防护及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等均(jun)应纳(na)入综合防控的考(kao)量之内(nei)。
肺结节人群中的肺癌比例只有1%~3%
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肺结节筛查意识的提(ti)升、肺部(bu)健(jian)康问题的认知(zhi)程度加深,却在一(yi)定程度上滋(zi)长了过度外科干预的问题。
一(yi)方面,肺结节是发现早期肺癌的重要(yao)信号,但一(yi)些过度担心和医疗干预却带来(lai)了不恰当的治疗处置。刘丹提(ti)到,在医疗筛查中,肺结节大(da)概有50%到70%的自然分布人群,但高比例的结节患(huan)者中,真正的肺癌患(huan)者实际(ji)上只有1%到3%。
为了在提(ti)高肺癌早筛率的同时解决低剂量螺旋CT检查和诊疗意见的精确度问题,四川大(da)学华西(xi)医院研(yan)究团队基于带有远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功能的移动(dong)CT设备,启动(dong)了一(yi)项远程医疗赋能的肺癌筛查项目,通过为符合条件的个人提(ti)供(gong)常规筛查服务(wu),提(ti)高偏远地区(qu)基层医疗服务(wu)水(shui)平(ping)。
这项研(yan)究在移动(dong)筛查单(dan)元(yuan)的基础上,基于带有远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功能的移动(dong)CT设备,一(yi)方面为符合条件的个人提(ti)供(gong)常规筛查服务(wu),提(ti)高现有的社区(qu)医疗服务(wu)水(shui)平(ping);另一(yi)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远程、快速、准确的图像读(du)取,帮助放射(she)科医生提(ti)高诊断质量和效率。
刘丹表示,这一(yi)设备系统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更快速检出结节,一(yi)定程度上减少漏诊问题;其次,该系统建立了风险分层系统,结合影像特征(zheng)等对患(huan)者进行风险分析(xi),然后给出进一(yi)步筛查策略或诊疗建议,提(ti)升判断能力(li)。
在前述项目研(yan)究期间,来(lai)自四川省3个地区(qu)的28728人登记参加本项队列研(yan)究,其中19517人(67.94%)最终接受了LDCT(低剂量螺旋CT)移动(dong)单(dan)元(yuan)筛查,524例受试者(2.68%)检出携带高危(wei)肺结节。经过1年的随访,107例(0.55%)患(huan)者被诊断为肺癌。不同筛查地区(qu)的高危(wei)肺结节和肺癌检出率不同,高危(wei)肺结节的检出率为1.61%~4.52%,肺癌的检出率为0.33%~0.83%。高危(wei)肺结节患(huan)者中,大(da)多数(62.98%)患(huan)者及时到医院接受了后续诊疗。
而除了低剂量螺旋CT的精准度需要(yao)提(ti)升外,哪怕是被称为“金标准”的活检,也需要(yao)持续提(ti)升精准度。“患(huan)者去(qu)不同的医疗机构找不同的医生,判断是否需要(yao)活检的标准就需要(yao)统一(yi)和准确。其次,不同机构和医生的活检成(cheng)功率也有差异。可以说,从肺癌的诊断到治疗,各个环节的诊疗水(shui)平(ping)差异仍然比较大(da)。”刘丹补充道。
“晚期肺癌无需治疗”系认知(zhi)误区(qu)
肺癌死亡率之所以居高不下,与肺癌容易进展、复发、耐药等原因有关。突(tu)破肺癌治疗尤其是晚期肺癌的治疗,一(yi)直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高地。
目前,针(zhen)对在肺癌患(huan)者中占比超80%的非小细胞肺癌,如果患(huan)者处于早期可接受手术阶段,常规治疗方案是实施肺叶切除加淋趋承清扫手术;无法耐受手术的患(huan)者,可选择放疗(SDRT)。如存在高危(wei)因素,则需要(yao)在手术后进行辅助治疗,降(jiang)低肿瘤复发风险。但如果已经进展到三期,则对患(huan)者进行辅助治疗的同时创(chuang)造(zao)手术机会;无法手术患(huan)者通常采用放化疗延长生存时间。如果疾病进入更晚期,肿瘤已经发生远端(duan)转移,治疗目标则转变为缓解痛苦、延长生命。
“得益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与手术等手段的综合运用,肺癌患(huan)者耐药的问题在一(yi)定程度上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部(bu)分肺癌患(huan)者的生存率已经有了显(xian)著提(ti)升。”刘丹表示。
刘丹提(ti)到,目前一(yi)些新靶点(dian)的肿瘤药物和新作用机制(zhi)的肿瘤药物给肺癌治疗带来(lai)了突(tu)破的希翼,如抗体偶联药物(ADC)可以更有靶向性地打击癌细胞、CAR-T疗法在肺癌领域取得新进展,都(dou)为肺癌治疗带来(lai)了新的希翼。随着新疗法的出现,“肺癌无法治愈,晚期肺癌无需治疗”等认知(zhi)误区(qu)将被打破。
而除非小细胞肺癌外,肺癌中占比更少的小细胞肺癌带来(lai)的威胁更加凶猛。仅占全部(bu)肺癌患(huan)者数15%的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侵袭(xi)性强,约三分之二的小细胞肺癌患(huan)者诊断即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即癌细胞已在整个肺部(bu)累(lei)及扩散,甚至向其他器官转移。虽然小细胞肺癌对于化疗相对敏感,但短期内(nei)极易二次进展,患(huan)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为3%。
刘丹表示,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同时研(yan)究进展较非小细胞肺癌更慢,目前没有一(yi)些特别明确的靶点(dian),因此从目前的肺癌治疗需求来(lai)说,小细胞肺癌是一(yi)个尚未被填补的高地。但更重要(yao)的,依然是在早期阶段尽早发现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