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yang)政(zheng)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de)“科技板”。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预示着相关(guan)文件将很快(kuai)出台,债券市场“科技板”也将在不久后落地。
此前,央(yang)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4月25日,一位券商投行部门人士通过微信向《每(mei)日经济资讯》记者透露,目前他(ta)所在券商已储(chu)备一批科技企(qi)业发债项目,包括部分国家级专精(jing)特新企(qi)业与获得多轮股权融资的(de)科技企(qi)业。相比此前的(de)科技债券与科技票(piao)据发行主体,这些储(chu)备企(qi)业项目的(de)“科技含量”更高。
在他(ta)看来,这些储(chu)备企(qi)业项目能(neng)否在债券市场“科技板”获得理想的(de)发债募资额度,一方(fang)面(mian)要看债券市场“科技板”的(de)发债准入门槛,另一方(fang)面(mian)要关(guan)注(zhu)金(jin)融市场对债券市场“科技板”的(de)认购投资热情(qing)。其(qi)中,相关(guan)发债主体的(de)信用评级高低,将明显影响他(ta)们(men)的(de)实际发债募资额度与融资成本高低。
券商积极储(chu)备科技企(qi)业项目 解(jie)决科创债存续期短与“科技含量”不足(zu)瓶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潘功胜表示,金(jin)融机构、科技型企(qi)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将被支撑在债券市场“科技板”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具体而言,一是支撑商业银(yin)行、证券企业、金(jin)融资产投资企业等金(jin)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拓宽科技贷款、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de)资金(jin)来源;二是支撑成长期、成熟期科技型企(qi)业发行中长期债券,用于加大科技创新领域的(de)研发投入、项目建设、并购重组等;三是支撑投资经验丰富的(de)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
上述券商投行部门人士向记者表示,这预示着科技企(qi)业等发债主体在债券市场“科技板”将主要发行中长期债券,从而引导更多耐心(xin)资本支撑科技产业发展。这有助于解(jie)决当前科创债券存续期限较短的(de)问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wo)国已累计发行405只科创债券,规模合计3727.56亿元,同比增(zeng)长了60%。其(qi)中,科创企业债发行197只共计1930.33亿元,科创票(piao)据发行208只,共计1797.23亿元。但是,科创债券存续期限普遍较短。
4月中旬,东(dong)吴证券分析师李勇对存量科创债券的(de)研究发现,存量科创债久期总体不长,约为2.88年。
这位券商投行部门人士直言,这无形间给(gei)科创债券发行主体带(dai)来较大的(de)资金(jin)管理风险——由于科创债券存续期较短,导致部分发债主体存在“借短投长”的(de)期限错配风险,反而令(ling)企(qi)业的(de)资金(jin)周(zhou)转风险相应加大。
他(ta)表示,不少有意(yi)在债券市场“科技板”发债募资的(de)科技企(qi)业希翼相关(guan)债券存续期能(neng)达到至少“3+2”年或“4+2”年,从而让企(qi)业发展过程中拥有足(zu)够的(de)长期资金(jin)支撑。
此外,如何(he)提升债券市场“科技板”发行主体的(de)“科技含量”,也是市场金(jin)融关(guan)注(zhu)的(de)一大热点。
李勇统计显示,存续科创债规模位列前五的(de)行业主要是建筑装饰(shi)、煤炭、公用事业、非银(yin)金(jin)融、交(jiao)通运输,合计占比达58.7%;相比而言,电子、计算(suan)机、医药生物等科技行业占比合计仅约3.52%。这显示科创债券主要服务(wu)传(chuan)统产业的(de)融资需求,对高科技产业的(de)直接支撑力(li)度尚(shang)显不足(zu)。
这位券商投行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为了提升债券市场“科技板”的(de)发行主体的(de)“科技含量”,目前他(ta)们(men)储(chu)备的(de)拟发债企(qi)业主要涉足(zu)新能(neng)源汽车零部件研发、芯片研发制造、新材(cai)料、生命科学等领域,一旦债券市场“科技板”面(mian)世,他(ta)们(men)将支撑这些企(qi)业尽快(kuai)获得发债资质。
创投机构期盼发债利率“契合”股权投资投入产出特点
记者注(zhu)意(yi)到,有关(guan)“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de)‘科技板’”的(de)信号,也在创投圈引发热议。
4月25日,一位地方(fang)政(zheng)府(fu)引导基金(jin)人士通过微信向记者透露,近日他(ta)们(men)已与券商投行部沟通,讨(tao)论在债券市场“科技板”发行债券的(de)可操作性。
“目前,我(wo)们(men)希翼这类债券发行存续期限能(neng)达到至少7+2年,能(neng)覆盖基金(jin)的(de)‘募投管退’整个运营(ying)周(zhou)期。”他(ta)告诉记者。相比直接向LP(出资人)募资,通过债券市场“科技板”发行债券募资或许更能(neng)获得出资人的(de)青睐。究其(qi)原(yuan)因,一是债券本身具有一定的(de)流动性,方(fang)便部分出资人在必要时套现离场,这种做法比起传(chuan)统的(de)基金(jin)份额转让更加便捷;二是债券每(mei)年能(neng)提供(gong)相对稳健的(de)利息收入,满足(zu)部分出资人对资产保(bao)值增(zeng)值年度考核的(de)要求。
记者获悉,创投机构发行的(de)债券市场“科技板”债券若要每(mei)年提供(gong)利息收入,也存在某些操作挑战。通常情(qing)况下,创投基金(jin)的(de)前三年都(dou)是项目投入期,相关(guan)股权投资未必能(neng)收获丰厚的(de)项目退出收益(yi),相应债券利息支出从何(he)而来,将是一大问题。
“我(wo)们(men)内部讨(tao)论过,最(zui)理想的(de)发债方(fang)案是相关(guan)债券市场‘科技板’债券在前几年不支付利息且设定3年封闭持有期(不得转让),从第四年起根据项目退出状况提供(gong)浮动利率。若项目退出收益(yi)良好,某一年的(de)债券利息或高于8%~10%。”他(ta)指出。但是,债券市场投资者与出资人是否接受这类债券利息支付方(fang)式(shi),仍是未知数。
这位地方(fang)政(zheng)府(fu)引导基金(jin)人士表示,为了增(zeng)强这类债券的(de)到期本息兑付安全性,创投机构还需找到新的(de)增(zeng)信举措,从而赢得债券市场投资人的(de)青睐。
前述券商投行部门人士也向记者指出,部分拟发债科技企(qi)业也希翼能(neng)在债券市场“科技板”债券设定浮动利率、债转股等条款,从而令(ling)债券利率与企(qi)业业绩发展状况高度挂钩。但是,债券市场投资人是否同意(yi)这些要求,仍需观(guan)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