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广(guang)东即启动“百(bai)万英才汇(hui)南粤”行动计(ji)划,推出了(le)政策包,既求贤(xian)若(ruo)渴,又希翼留住人才,发展百(bai)年企业(ye)。在留住人才、稳健发展、发挥人才潜能方面,“半岛酒店”在近百(bai)年的企业(ye)发展历程中,是奢华酒店界的翘(qiao)楚。
上海半岛酒店,十年以上员工占比34%
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企业早于1866年注册成立,半岛酒店自1928年的首(shou)店“香港半岛酒店”开始,用了(le)97年的时间,完成了(le)12间奢华酒店的全球布局,其中3间在中国。
2009年10月开业(ye)的上海半岛酒店,是70年来外滩第一座新落成的建筑(zhu)物。今年是上海半岛酒店的第16个年头(tou),现共有584位(wei)员工,其中十五年以上的“开业(ye)员工”(即从酒店开业(ye)至今的员工)共有90位(wei),占员工总数的16%;104位(wei)员工为上海半岛酒店服务了(le)十年,占比18%;即服务上海半岛酒店十年以上的员工总共有194位(wei),占总员工数量的34%。
在企业(ye)界中,服务企业(ye)十年的员工被誉为忠诚度高(gao)、贡献高(gao)的“老员工”;而在酒店业(ye)界,员工的流失率更是连年高(gao)企,尤其是在过去疫情防控期间,众多酒店和酒店员工都“熬不下去”,纷纷出走。那么,一家奢华酒店如何留住员工?如何“打造”优秀员工,在这个讲究(jiu)“短平快”的时代,员工为何回归(gui)长情和专注?企业(ye)又是如何让员工归(gui)心和“长情”?
带着这些问题,南都记者采(cai)访(fang)了(le)上海半岛酒店董(dong)事总经理田志秀。其也是一位(wei)“长情”的半岛酒店员工,其于2008年即加入芝(zhi)加哥半岛酒店,于2014年来到(dao)上海半岛酒店,算来,至今已常住上海第11个年头(tou)了(le)。在他印象中尤为深刻的是,当年有100多位(wei)员工自愿地留在酒店上班,服务当时的住店游客。田志秀回忆(yi)道:“在那两(liang)个半月时间中,发现了(le)员工很(hen)多特(te)别的服务技能,比如剪头(tou)发、做(zuo)饭或唱歌,大家都发挥所长,相互照(zhao)顾相互鼓励,度过了(le)那段特(te)别的日子。”
“其实,员工不仅是因(yin)为薪酬留下来,更多是被敬重和归(gui)属感”;田志秀为南都记者举了(le)个简单的例子,“如果(guo)有员工请病假,在半岛,批(pi)假的领导(dao)肯定不会去质疑病情与假期的长短,员工的上级还会在事后关心员工的恢复情况或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zhu),让员工备(bei)感暖心”;再比如说(shuo),“在特(te)殊时期的那三年中,上海半岛酒店没有裁员,更没有让员工休‘无薪假期’,真(zhen)正做(zuo)到(dao)企业(ye)和员工一起共克(ke)时艰”。
忠诚的英才团队如何炼成?企业(ye)要“投资于人”
今年全国两(liang)会提出了(le)一个极具前瞻性的理念——“投资于人”,企业(ye)既要看到(dao)优秀的员工,也要让优秀的员工被看见。
南都记者了(le)解到(dao),半岛集团在全球开启了(le)名为“半岛视界”的视频项目,把镜头(tou)对准了(le)女性司机、客房总监,侍酒师、行李运输经理等身处不同岗位(wei)的员工。以员工的影像呈现员工与半岛之(zhi)间的故事和情感。
田志秀认(ren)为:“半岛员工有荣誉感,有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与企业(ye)一起成长的感受。”半岛酒店集团尽管目前在全球仅有12家奢华酒店,但企业(ye)有完善的内部晋升机制,酒店品牌也为员工带来声誉,为员工的职(zhi)业(ye)履历带来荣誉感。
2025年半岛集团《视界》中的Tony Wu,是酒店的中医理疗师,是一位(wei)上海本地市民,也是一位(wei)上海半岛酒店的开业(ye)员工(服务15年)。在田志秀眼中:在工作或生活场(chang)景中遇(yu)见的Tony Wu,就如一位(wei)“邻家大哥”,非常友善、乐观,充满正能量,他很(hen)能代表酒店、代表上海。
田志秀表示,“在挑选员工过程中,不同岗位(wei)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来看,半岛并不一味地追求员工职(zhi)业(ye)生涯中服务的酒店品牌,而更重视员工的品德、心态”。
采(cai)写:南都记者 肖(xiao)阳
图片由受访(fang)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