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3月28日讯(记者(zhe) 曾蔷)今日,国家金融监(jian)管总局(ju)就《金融机构产品适(shi)当性管理(li)办法(征求意见稿)》(以(yi)下简称《办法》)向社会公开(kai)征求意见,以(yi)全面规范金融机构产品适(shi)当性管理(li)制度,强化消费者(zhe)权益保护机制。
就《办法》出(chu)台的意义,上海金融与发(fa)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指出(chu),不断规范和加强产品适(shi)当性管理(li),不但将金融消费者(zhe)权益保护工(gong)作关(guan)口前移(yi),还将更(geng)好地发(fa)挥金融产品销售在(zai)服务居民(min)投资理(li)财、提(ti)高财产性收入等方面的作用。这是彰(zhang)显金融政治性和人民(min)性的重要举措,也有助(zhu)于进一步促消费、扩内需。
招联(lian)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fa)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资管新规”对金融机构发(fa)行和销售资管产品作出(chu)了原则性的规定,提(ti)出(chu)“了解产品”和“了解客(ke)户(hu)”等要求。近年来,金融监(jian)管部(bu)门先后出(chu)台《理(li)财企业理(li)财产品销售管理(li)暂(zan)行办法》《保险销售行为管理(li)办法》等制度办法,对不同金融产品销售管理(li)提(ti)出(chu)要求。但上述规章制度,对金融产品适(shi)当性管理(li)的规定较为笼统且(qie)分散,全面性、适(shi)用性和可操作性存(cun)在(zai)不足。而此次《办法》第(di)一次系(xi)统、全面地对金融产品适(shi)当性管理(li)进行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对金融机构在(zai)适(shi)当性管理(li)全过程中有关(guan)义务进行规范
近年来,随着(zhe)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fa)展,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部(bu)分金融机构为追求商(shang)业利(li)益,忽视了是否(fou)真正适(shi)合于消费者(zhe)的产品推销,甚至向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客(ke)户(hu)兜售高风险产品的现象时有发(fa)生。这不仅对金融消费者(zhe)利(li)益造成(cheng)威胁,也增加了系(xi)统性金融风险隐患。
《办法》共六(liu)章五十条,对金融机构在(zai)适(shi)当性管理(li)全过程中的有关(guan)义务进行规范。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金融机构应(ying)当了解产品,了解客(ke)户(hu),对客(ke)户(hu)购买的产品提(ti)出(chu)适(shi)当性匹配(pei)意见,销售与其相匹配(pei)的产品。二是对于投资型产品,要求金融机构划分风险等级并动态管理(li);将投资型产品的投资者(zhe)区(qu)分为专业投资者(zhe)与普通投资者(zhe),对普通投资者(zhe)进行特别保护,包括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开(kai)展风险提(ti)示等。对于私募产品,应(ying)当面向具备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者(zhe)以(yi)非公开(kai)方式销售等。三(san)是对于保险产品,要求金融机构进行分类分级管理(li),与保险销售资质分级管理(li)相衔接,对投保人进行需求分析及财务支付水平评估。销售投资连结型保险等产品,还需开(kai)展产品风险评级和投保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四是强化监(jian)督管理(li)。金融机构及相关(guan)责任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或者(zhe)造成(cheng)严重后果的,由国家金融监(jian)督管理(li)总局(ju)及其派出(chu)机构依据《中华人民(min)共和国银行业监(jian)督管理(li)法》《中华人民(min)共和国商(shang)业银行法》《中华人民(min)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但违反本《办法》的,国家金融监(jian)督管理(li)总局(ju)及其派出(chu)机构可以(yi)视情况予(yu)以(yi)警告或者(zhe)通报批评,并处以(yi)一万元以(yi)上十万元以(yi)下罚款。
将投资者(zhe)区(qu)分为专业投资者(zhe)与普通投资者(zhe)
值得关(guan)注(zhu)的是,《办法》明确,金融机构在(zai)销售投资型产品时,应(ying)当结合投资者(zhe)的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将投资者(zhe)区(qu)分为专业投资者(zhe)与普通投资者(zhe),对两者(zhe)进行差(cha)异化的适(shi)当性管理(li)。
专业投资者(zhe)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业金融机构、金融控股企业、证券(quan)基金期货经营(ying)机构、私募基金管理(li)人;二是上述机构面向投资者(zhe)发(fa)行的金融产品,信托企业管理(li)的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shan)信托;三(san)是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shan)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zhe)(QFII)、人民(min)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zhe)(RQFII)。
同时,如(ru)符合下列条件,可以(yi)向金融机构申请成(cheng)为专业投资者(zhe):一是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法人或者(zhe)其他组织(zhi):最(zui)近一年末净资产不低于两千万元;最(zui)近一年末金融资产不低于一千万元。二是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五百万元,或者(zhe)最(zui)近三(san)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五十万元;具有五年以(yi)上理(li)财、信托、证券(quan)、基金、期货等投资经历,或者(zhe)具有两年以(yi)上金融产品设计、投资、风险管理(li)及相关(guan)工(gong)作经历。
《办法》指出(chu),经申请成(cheng)为专业投资者(zhe)的,相关(guan)情况发(fa)生变化时,可以(yi)向金融机构申请转换为普通投资者(zhe)。
曾刚对此表示,《办法》充分考虑(lu)了不同类别投资者(zhe)的风险意识和专业能力,将客(ke)户(hu)分为普通投资者(zhe)与专业投资者(zhe),针对两者(zhe)分别实施区(qu)别化保护策略。普通投资者(zhe)因常识和判断能力的不足,需要接受更(geng)严格的适(shi)当性审查和销售管理(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