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韶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ji)、主任蒋卫阳。
红网时刻资讯(wen)记(ji)者李兵 朱丽萍 任晔 长沙报道(dao)
“2024年,韶山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接待研(yan)学、红培和党性教育总人数达到166.56万人,实现(xian)旅游综合(he)收(shou)入70亿元。”1月16日,省人大代表,韶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ji)、主任蒋卫阳跟记(ji)者分(fen)享了一则好消息。
2023年5月,“我(wo)的韶山行”全省中小(xiao)学生红色研(yan)学活动启动,韶山市牢牢把握“我(wo)的韶山行”这(zhe)一重大机(ji)遇和空前利好,充分(fen)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现(xian)已成为韶山打造红色经典、红色名片的有力抓手。
“‘我(wo)的韶山行’对(dui)韶山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全方(fang)位、深层(ceng)次的。”蒋卫阳先容,“我(wo)的韶山行”红色研(yan)学取得了三(san)个标志(zhi)性成果(guo):一是日承接规模提升至4000人/天,可以实现(xian)“让全省每一名中小(xiao)学生在高中毕业前到韶山上一堂思政课”的目(mu)标;二是形成“1+3+4”红色研(yan)学课程体系,建立(li)全链条安全护航工作机(ji)制,制定10个研(yan)学工作标准,实现(xian)了“零投诉、零事故、零舆情”的目(mu)标;三(san)是研(yan)学活动取得了学生受教、家(jia)长满意、社(she)会认可的显著效果(guo)。
“随(sui)着(zhe)‘我(wo)的韶山行’溢出效应日益突显,直接带动和吸引(yin)了一大批社(she)会性研(yan)学、教育培训群体和游客流量,对(dui)韶山旅游承接能(neng)力和旅游体验提出了更高需(xu)求。”蒋卫阳又(you)说道(dao),但韶山作为传(chuan)统红色景区,单一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业态、有限的核心景区承载能(neng)力、较(jiao)为粗放的旅游服务等,已经成为制约(yue)韶山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短板。
为持续擦亮“我(wo)的韶山行”经典红色名片,推动主席家(jia)乡红色文(wen)旅高质量发展,蒋卫阳建议,请求加快健全“我(wo)的韶山行”常态长效机(ji)制,打造更多“文(wen)化(hua)+旅游”和“文(wen)化(hua)+科技”研(yan)学应用场景。
如,把“我(wo)的韶山行”纳入“探索文(wen)化(hua)和科技融(rong)合(he)有效机(ji)制”重点改革事项,支(zhi)持韶山建成“韶山大课堂”天鹅(e)山综合(he)实践基地、银田农文(wen)旅融(rong)合(he)发展示范片、“火车向着(zhe)韶山跑”红色文(wen)化(hua)体验基地等一批标志(zhi)性项目(mu),将韶山打造成为“文(wen)化(hua)与科技融(rong)合(he)”真实场景创(chuang)新集聚地和核心示范区。同时,争取更多有影响力的国省赛事、节会活动在韶山举办。
湘楚大地,“流动的课堂”与红色故事相融(rong),一列(lie)列(lie)满载青春与梦想的“我(wo)的韶山行”红色研(yan)学专列(lie),将一颗颗年轻的心引(yin)向这(zhe)片红色沃土……对(dui)此,蒋卫阳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