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nie)小倩(qian)与宁采臣
我看港片最密集的时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什邡发(fa)电厂上班的日(ri)子。
那时,我身处离县城(cheng)二十多公里的山(shan)沟,大把空闲时间无处消(xiao)磨。当地村民李(li)莽子瞅准商机,开(kai)起录像(xiang)茶馆。他每天让妹妹坐班车到(dao)县城(cheng)租(zu)最新的录像(xiang)带,接上巨大的劣质音(yin)箱,声音(yin)尖利且炸裂,就这样(yang)把远方的世界带到(dao)大家眼前。透(tou)过那25英寸(cun)的窗口,大家看到(dao)了色彩绚丽的新世界。尽管这些影像(xiang)因录像(xiang)带的反复使用变得斑驳甚至残破,但足以激发(fa)我那颗蠢蠢欲动、渴望飞翔的心。我之后几十年的奔波与流浪,或许都与此有关(guan)。
在朱(zhu)家桥村那家简陋的小茶馆里,我比大城(cheng)市晚几步,看了许多港台影视(shi)作品(pin)。既有义薄云天的《英雄本色》,又有刀光剑影的《新龙门客(ke)栈》;既有悱恻缠绵的《甜蜜蜜》,也有古(gu)灵(ling)精(jing)怪的《最佳拍(pai)档》。港片里但凡能(neng)叫得出名字的,一(yi)天两到(dao)三部,七(qi)年时间里,我几乎看了个遍。好片看了不少,烂片看得更多,以至于后来我在电视(shi)台做排片工作时,仅凭片名、导演及主演,就能(neng)分(fen)辨出片子的质量。
就像(xiang)在远离大海的地方回忆(yi)一(yi)滴(di)海水,许多记(ji)忆(yi)都只能(neng)涣散成一(yi)团笼统的印象。几十年后,我对于多数港片的观(guan)影感受都混沌成了一(yi)片恍惚记(ji)忆(yi),能(neng)保持鲜活细节(jie)的并不多。然而,在这 “不多” 之中,却(que)还是有许多例外,比如前文(wen)所述的几部,以及《倩(qian)女(nu)幽魂》。我至今记(ji)得当年看到(dao)这部片子时的诸多细节(jie),无论是片子内的情节(jie),还是片子外的场景,随着岁月的流逝反而越来越清晰。
那是一(yi)个初(chu)夏的黄昏,天色清朗,温(wen)度宜(yi)人。我端着一(yi)锅饭菜,边走边吃,从厂区一(yi)路往茶馆走。天边夕阳的余晖,把脚边的稻(dao)田映得灿烂耀眼,让人心生一(yi)种(zhong)难以言喻(yu)的惬意。茶馆的粉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今日(ri)放映,恐怖片,倩(qian)女(nu)幽魂。
我一(yi)向不喜欢恐怖片,可能(neng)是因为我独(du)自一(yi)人住在山(shan)里的宿舍,想象力又异常丰富。山(shan)区路灯稀少,半夜还要去空旷而黑暗的公厕,所见(jian)场景与片中那些蛛网缠结、令人毛骨悚然的飘摇灯影营造(zao)出的恐怖画面(mian)相近,所以很抵触,看一(yi)次,心里就膈应半个月,总担心身后的黑暗中有双眼睛盯着自己。但那天落(luo)霞温(wen)暖而干(gan)净,我又实在无处可去,于是就花 5 毛钱买了杯茶坐了下来。
录像(xiang)开(kai)场,古(gu)寺(si)清灯,书(shu)生夜读,纱帘摇曳,王祖贤饰演的小倩(qian)登场。那一(yi)番惊艳,让人瞬间屏住呼吸(xi);一(yi)盏欲火摇曳的灯笼,撩拨得人心旌荡漾。光影之下,是暗黑中涌(yong)动的杀机,是令人胆战心惊的风铃,是巨舌如蟒,是书(shu)生在温(wen)柔乡中走上不归(gui)路。铃音(yin)歇(xie)处,灯笼入水,一(yi)切浮华都化作半缕轻烟,一(yi)声叹息……镜头一(yi)气呵成,让人在几分(fen)钟之内如坐过山(shan)车般体验到(dao)从惊艳到(dao)暧昧(mei)再到(dao)后背发(fa)凉的感觉,并对后面(mian)的故事充(chong)满了期待。
《倩(qian)女(nu)幽魂》剧照
就在这时,乐声悠扬,那首占(zhan)据我最爱歌曲排行榜首位达半生的旋律(lu),就这样(yang)撞入我的生命中,没错,是撞入!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chang)
路里风霜,风霜扑(pu)面(mian)干(gan)
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
找痴痴梦幻中心爱,路随人茫(mang)茫(mang)……
一(yi)曲入心,如钻如凿。与它一(yi)起撞入的,还有人头滚滚的乱世,弱肉强食的暴戾市井,蘸了鲜血的馒头,鬼(gui)影重重的兰若寺(si),动辄得咎的落(luo)魄文(wen)人,被妖魔换(huan)了躯壳的文(wen)武百官,凄美哀伤的孤魂野鬼(gui),不男(nan)不女(nu)的暴烈树妖,刚烈如火的燕(yan)赤霞与他的 “天地无极,乾坤借(jie)法”,被阳光击散的小倩(qian)在空气中吟诵的“只羡鸳鸯(yang)不羡仙”,以及她(ta)那永远逃(tao)不出的黑暗树林……
《聊斋》,我是熟悉的,“聂(nie)小倩(qian)”“宁采臣”“燕(yan)赤霞”,我也是熟悉的。在山(shan)里那些凄冷寂寞的漫漫长(chang)夜,它们是我不多的枕边读物,陪我熬过了许多不眠的时光,让我常常与那些在寒山(shan)野庙(miao)里苦读的书(shu)生莫名共情,也常羡慕书(shu)中那些奇异的爱情和善(shan)恶终得报应的畅快。而此时,他们又是那么陌生却(que)又如此鲜活立体地呈现在我眼前,让我顿感强烈的冲击。
《倩(qian)女(nu)幽魂》剧照
之后很多年,我读传(chuan)播学,看到(dao)要想引起受众的认同,“熟悉”加“意外”是最简单有效的法门,深以为然。熟悉的聊斋故事,加上意外的故事情节(jie)和声光特效,如一(yi)把信息烙铁,将这部影片深深地刻入我的记(ji)忆(yi)之中。
我衡量一(yi)部影片是否优秀的关(guan)键标准,是看过之后的半天里,是否看天地都是一(yi)片阳光灿烂。这种(zhong)体验,在我几十年观(guan)影经历中,有过,但不多。
可以肯定地说,看《倩(qian)女(nu)幽魂》的那个夜晚,有这种(zhong)感觉。虽然那录像(xiang)带因为翻录次数太多,噪点(dian)粗重,还时不时有褪色感;虽然那劣质的音(yin)箱高(gao)音(yin)尖利,低音(yin)沙哑,充(chong)满了失真感,但这些都无法影响颜(yan)值和状态处于巅峰期的王祖贤与张国荣(rong),以及程小东、徐克(ke)、阮继志、奚仲文(wen)等影片人一(yi)起营造(zao)的影像(xiang)世界。而戴乐民与黄霑合作的主题曲,已成绝唱。
我不知道的是,我看到(dao)这部影片时,它已面(mian)世七(qi)年。我更不知道的是,在地球的另一(yi)边,《肖申克(ke)的救赎》《阿甘正传(chuan)》等更具(ju)广泛影响力的大片正在火爆热映。但我知道的是,在遥远的天边,有许多闻所未闻、见(jian)所未见(jian)的好东西,正在等待我的眼睛和耳朵,我应该去见(jian)识它们。就凭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我没有看过的好影片,我也应该离开(kai)这个小山(shan)沟。
那天晚上,我有一(yi)种(zhong)微醺的感觉,回去时居然忘了拿陪了我多年的饭锅。天上和水田里,星光闪烁,平时聒(guo)噪的蛙鸣,听来似乎也有了些韵律(lu)。山(shan)和树的黑影,也不再像(xiang)往日(ri)那般不怀好意,虽然刚看的录像(xiang)里有那么恐怖的树怪姥(lao)姥(lao)和黑山(shan)老妖,我反倒觉得一(yi)点(dian)都不恐惧。我由此也更加认同之前读过的诗句:“心光明,则世界也光明!”那部有那么多暗黑元素的片子,却(que)给了我这样(yang)的感觉。它给人带来的,却(que)是美,却(que)是希翼。在任何时代,它都能(neng)带给人亮光。
几天前,听几位 90 后的小同事讲,《倩(qian)女(nu)幽魂》修复版上映了,问我好不好看。我火力全开(kai)大功率推(tui)荐她(ta)们去看看,并决(jue)定自己也去补一(yi)张影片票(piao)。这不仅仅是为了求一(yi)份心安(an),更是想看一(yi)看没有杂(za)音(yin)和划痕的《倩(qian)女(nu)幽魂》,是否更加惊艳美好,是否还能(neng)让在这文(wen)火慢熬的都市里生活多年的我,重新体会一(yi)下31年前那个每片树叶(ye)背后都结满欣喜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