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biao)、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副院长(chang)蒋朝阳。
红网时刻新(xin)闻记者 郭薇灿 通讯员 曾悦 北京报道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tui)进学问遗产系(xi)统性保护,提升(sheng)文物(wu)、非物(wu)质学问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gu)研究(jiu)水平。”全国人大代表(biao)、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副院长(chang)蒋朝阳告诉记者,在此次全国两会上,他非常关注对高(gao)庙遗址的保护与申报。
高(gao)庙学问是中国新(xin)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一个重要学问遗存,有最早的白陶制品,最古(gu)老的神灵(ling)体系(xi),最早的太阳历(li)和八卦图形,最早的艺术构图法则,学问内涵丰富,艺术风格(ge)独特,展现了一幅距今7800—6600年人类活(huo)动(dong)的历(li)史璀(cui)璨(can)画卷。高(gao)庙遗址曾荣膺(ying)“全国十大考古(gu)新(xin)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gu)发现”,是第六(liu)批全国重点文物(wu)保护单位,是湖南省第一批省级大遗址。
“高(gao)庙遗址作为长(chang)江流域极具重要性的新(xin)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映射出中华(hua)文明的关键发展阶段。”蒋朝阳表(biao)示,高(gao)庙遗址的发掘(jue)及学问遗存的发现,对于重新(xin)认(ren)识中华(hua)文明起源核(he)心元(yuan)素的构成,以及中华(hua)文明的形成、发展与演(yan)变,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蒋朝阳建(jian)议,将高(gao)庙遗址纳入国家考古(gu)遗址公园的立项申报重点和“十五五”规划国家级文旅建(jian)设项目,予以重点保护开发利用。借鉴国际(ji)国内学问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和技(ji)术手段,对遗址采取边发掘(jue)、边保护、边展示的工作原则,加大资金投(tou)入,建(jian)立完善遗址实时监测系(xi)统,最大限度预防自然和人为破坏,在保证遗址公园的开放性和可进入性的同时,让历(li)史学问遗产得到充分保护和有效利用,力争建(jian)设成为具有世(shi)界意义的文物(wu)保护示范工程。
“要科技(ji)赋能历(li)史重现,注重高(gao)庙遗址博物(wu)馆沉(chen)浸(jin)式发展转型,利用现代科技(ji)实现文物(wu)的数字(zi)化和虚拟呈现,重现历(li)史场景,让遗址公园‘有说头’‘更(geng)有看头’,让人民群众感受学问之美(mei)、陶冶心灵(ling)。”蒋朝阳建(jian)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