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chen)子善(shan) 上(shang)海文史研究(jiu)馆馆员(yuan)
日前收到台湾学者秦贤次(ci)兄的新著《秦贤次(ci)先生访谈录(lu)》。这是(shi)秦兄的回忆录(lu),在“我的文学历程”这章(zhang)中见到一张照(zhao)片(pian),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三十年前。
1994年10月,我应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痖弦先生之邀,到台北参加林语堂百(bai)岁诞(dan)辰学术研讨会(hui)。那天我发言完走下讲(jiang)台,一位(wei)面目慈祥(xiang)的女听(ting)众(zhong)主动招呼我,在旁的秦兄马上(shang)先容:这是(shi)林海音先生。林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小说《城南旧事》和改编的电(dian)影也早已看过,很喜欢,没想到在这个场合见到编辑本尊,连忙向林先生请安。她邀我会(hui)后到她家坐一坐,我是(shi)后辈,当然受宠若惊,一口答应。
10月14日上(shang)午,秦兄带我到林府,林先生正在厨房忙碌,由她的丈夫、台湾另一位(wei)名作家何凡先生先陪大家(men)聊(liao)天。林先生还请了来自上(shang)海的尔雅出版社主人隐(yin)地、《中华日报》副刊主编应平书和学者李瑞腾兄。她亲自下厨烹调,招待我这位(wei)上(shang)海来的“小朋友”,很使我感动。这顿可口的午餐吃得真开心。
饭后大家(men)又边(bian)吃水果边(bian)聊(liao)天,这张我首次(ci)看到的六人合影就是(shi)这时拍的,拍摄者是(shi)隐(yin)地先生。林先生又拿出一本纪念册嘱我签名留念。我打开一看,都是(shi)到过林府的海内外文坛名家的墨宝,不敢落笔,在林先生鼓(gu)励下才签了名。后来,夏(xia)祖丽女士(shi)在《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中还写到这件事。
我想起赴台前施蛰存(cun)先生吩咐我在台寻(xun)找胡适的学生徐芳,马上(shang)询问林先生是(shi)否认识她。林先生一听(ting)笑了:何止认识,昨天还在一起打麻将。她马上(shang)打电(dian)话(hua)给徐先生:上(shang)海有个年轻(qing)学者来台,要拜访你。约定我第二天上(shang)午就去(qu)徐府。正是(shi)由于林先生的热(re)情先容,催生了拙(zhuo)作《被人遗忘的女诗人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