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无(wu)病乱修、小病大修、乱收费等家电维修行(xing)业乱象,引发广泛关(guan)注。
从曝光案(an)例看,部分维修人员利用消费者(zhe)在专业常识上(shang)的不足,随意抬高价格(ge),甚至(zhi)虚构故障、巧立名目,从中(zhong)牟利。比(bi)如,简单的开水龙头、换电池等操作,收费竟高达数(shu)百元。这些“维修刺客”不仅侵害消费者(zhe)权益,也破(po)坏(huai)行(xing)业生态。
家电维修何以(yi)“刺客”频出?首先,行(xing)业准入门槛低,一些维修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甚至(zhi)仅学几天便(bian)上(shang)岗。其次,信息不对称,消费者(zhe)难以(yi)判断维修项目的价格(ge)是否合理。此外(wai),如今的线上(shang)家电维修平台(tai),表面上(shang)比(bi)线下服务方便(bian),但加剧了信息不对称,且出事后可能“找不到人”,加大了消费者(zhe)维权的难度。
拒绝“维修刺客”,平台(tai)要发挥主体责任。作为连(lian)接消费者(zhe)和(he)维修人员的桥(qiao)梁,平台(tai)应严格(ge)审核入驻维修人员的资质,确保其具(ju)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he)职业素养,还应建立透(tou)明的收费机制,确保每(mei)一项收费都有(you)据(ju)可依,避免维修人员随意加价。平台(tai)还要完善(shan)售后服务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zhe)的投诉和(he)反馈。
监管部门需及时“亮剑”。央视“3·15”晚会结束后,相关(guan)部门迅速作出回(hui)应。当地已出动执法人员进(jin)驻涉事企业,重点(dian)调查维修工的抽成规则、员工培训、对外(wai)宣传(chuan)、业务推广及零(ling)配件产品质量等情况。下一步,还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快查快办的反应机制,继续加大对违规行(xing)为的处罚力度。
我国家电产业已成长为具(ju)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售后服务不应成为产业短(duan)板。企(qi)业要改变“轻售后”的市场逻辑,加强对外(wai)包企(qi)业的监管,提高行(xing)业准入门槛。同时,消费者(zhe)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选择维修服务时,多参考其他消费者(zhe)的评(ping)价,选择信誉良(liang)好(hao)的平台(tai)和(he)商家。
《提振消费专项行(xing)动方案(an)》近日发布,营造放(fang)心消费环境是一项重要工作。拒绝“维修刺客”,让消费者(zhe)放(fang)心消费,推动家电维修行(xing)业规范发展,还需各方共同努力。(中(zhong)国经济网 年巍)
经济日报-中(zhong)国经济网评(ping)论理论频道开放(fang)投稿,原创评(ping)论、理论文章可发至(zhi)cepl#ce.cn(#改为@)。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