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ben)素(su)以工(gong)匠精神闻名于世。多年来,一(yi)代又一(yi)代职(zhi)业技术人员不断继(ji)承传统、守正创新,成为日本(ben)制造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支柱。而在其背后,离不开日本(ben)职(zhi)业教育体系的支撑。
日本(ben)现(xian)代职(zhi)业教育可以追溯至(zhi)明治维新时期。当时的日本(ben)主要依靠模仿(fang)西方生产模式推动工(gong)业化进程,因而社会方方面面均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为解决这一(yi)问(wen)题(ti),日本(ben)设立了大量培训(xun)工(gong)业、农业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为日本(ben)现(xian)代化奠定了人才基础(chu)。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ben)社会百废(fei)待兴(xing),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大幅提升。尤其是(shi)1960年“国(guo)民收入倍增(zeng)计划(hua)”确定之后,日本(ben)重化工(gong)业快速发展,已有的职(zhi)业教育培养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在产业界的强烈要求下(xia),日本(ben)政府于1961年颁布了《高等专门学校设置标(biao)准》,决定设立高等专门学校教育体制,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学制为5年。
从(cong)1962年起,高等专门学校在全日本(ben)各地不断涌现(xian)。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xia),高专成为不少学生的第一(yi)选择,竞争十分激烈,入学名额“一(yi)席难求”。学界普遍认为,正是(shi)这一(yi)时期培养出的大批工(gong)科(ke)专业职(zhi)业技术人才,支撑了战后日本(ben)经济的快速发展。
到20世纪70年代前后,日本(ben)职(zhi)业技术教育经历(li)了一(yi)次较大规模的扩围。当时,日本(ben)开始进入产业结(jie)构转型期,一(yi)批新产业出现(xian),传统产业也普遍升级(ji),这对职(zhi)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服务这些行业企业,日本(ben)开始扩展职(zhi)业教育所(suo)覆盖的专业领域,并推进高中职(zhi)业教育与(yu)大学对接。
进入21世纪,日本(ben)职(zhi)业教育的重点开始转向(xiang)新兴(xing)领域,并强化国(guo)际交流合作。IT工(gong)程、能源、护理、防灾减灾均成为日本(ben)职(zhi)业教育的新热点。还有大量外国(guo)留学生来到日本(ben),专门接受(shou)职(zhi)业教育培训(xun)。
目前全球职(zhi)业教育研究机构普遍认为,日本(ben)的国(guo)家职(zhi)业教育体系是(shi)相对比较成功的,当地职(zhi)校学生就业“内定率”甚至(zhi)超过了许多普通(tong)大学。大量优秀职(zhi)校学生甚至(zhi)在还有一(yi)年多才毕业时,就已经被日本(ben)大企业看(kan)中,提前与(yu)其签订了就业协议。
从(cong)课程设置与(yu)职(zhi)业资格匹配(pei)度看(kan),由于日本(ben)社会对于职(zhi)业资格认证高度敏感,很(hen)多学校都(dou)以通(tong)过国(guo)家级(ji)资格考试为“终(zhong)极目标(biao)”,并针对此开设系统性培训(xun)课程。以护理专门学校为例,很(hen)多学校在完成基本(ben)护理技能培训(xun)后,会专门拿出整年的时间,帮助学生考取护理专门资格,堪(kan)称“职(zhi)教版”刷题(ti)加强班。当然,也有业内人士抨击,这样的培训(xun)方式对学生执(zhi)业能力(li)的真正提升效果有限,而且会让学生的学习目的变得更功利,反倒不利于他们日后更好地服务患者。
从(cong)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角(jiao)度看(kan),由于日本(ben)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集中性特点,因而许多地方政府纷纷根据当地特色开设职(zhi)业教育学校,推动专业技能人才“自产自销”。如以化工(gong)医(yi)药产业见长的富山县,就与(yu)当地高专院校合作,开设与(yu)产业需求相匹配(pei)的课程,包括化学工(gong)程、制药技术等,既培养了大量适应本(ben)地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又促进了地方化学工(gong)业和医(yi)药产业的发展。
另有不少专家尤其推崇校企合作的职(zhi)业教育模式。在日本(ben),许多职(zhi)校将课堂开设在企业中,让学生通(tong)过参与(yu)实际项目积累(lei)经验,通(tong)过“干中学,学中干”,促进学生无缝衔(xian)接进入职(zhi)场(chang)。如东京一(yi)家游(you)戏专门学校长期与(yu)SONY(ni)、任天堂等大企业合作,不仅允许学生现(xian)场(chang)观(guan)摩,而且还会推荐优秀学员直接到企业实习,将教育与(yu)就业紧密挂钩。
尽管如此,日本(ben)职(zhi)业教育体系仍面临诸多挑战。一(yi)方面,在少子化、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xia),职(zhi)业教育学校生源不足将成为必然现(xian)象。这意味着,对于学校和学生而言,曾经的“一(yi)席难求”将很(hen)快转换为“买方市场(chang)”。面对严重不足的生源,学校的筛选能力(li)将可预见地降低,培训(xun)的严谨(jin)程度也有很(hen)大可能出现(xian)下(xia)降。另一(yi)方面,日本(ben)职(zhi)业教育虽然向(xiang)新兴(xing)领域有所(suo)倾斜,但(dan)受(shou)制于师资力(li)量、生源水平、办学能力(li)等客观(guan)因素(su)制约,因而在人工(gong)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领域仍表现(xian)出明显的滞后性。这些都(dou)将成为日本(ben)职(zhi)业教育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ti)。(本(ben)文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陈益彤(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