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结(jie)婚后不久,沈某的丈夫胡某在登山时意外坠亡(wang)。一个月后,沈某生下了孩子。但在抚(fu)养幼(you)儿(er)过程中,沈某竟被前(qian)公婆胡大(da)某、肖某起诉,要求退还(hai)彩礼8.9万元。这笔彩礼到底该不该退?退多少?2024年12月7日,一审法院判令沈某酌情返还(hai)彩礼2万元。沈某不服,提起上诉。今年1月24日,湖(hu)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zi)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改判:8.9万元彩礼不用还(hai)。湖(hu)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将这一案例作(zuo)为维(wei)护妇女(nu)儿(er)童合(he)法权益的典(dian)型案例公开发布,引发热议。这笔彩礼为何不用还(hai)?
在本案中,胡某父母主要以沈某未(wei)与胡某办理结(jie)婚登记手续为由要求返还(hai)彩礼。但法庭认为,二人于2022年5月订婚,2023年1月按(an)照当地习俗举行婚礼,2023年8月沈某生育一女(nu),足(zu)以证明(ming)沈某和胡某事实上已长期共同生活,符合(he)“双方未(wei)办理结(jie)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的情况。而(er)且,按(an)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胡某父母并未(wei)提出有力证据证明(ming)沈某对于双方未(wei)办结(jie)婚登记存(cun)在过错。
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fu)庭长王颖异说明,作(zuo)出此判决的主要依据是被称作(zuo)“彩礼新规”的《最高人民法院关(guan)于审理涉(she)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ti)的规定》,“双方未(wei)办理结(jie)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一方请求返还(hai)按(an)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zong)合(he)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jie)合(he)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hai)以及返还(hai)的具体比(bi)例。”
沈某在丈夫去世后未(wei)选择终止妊娠(shen),而(er)是选择把孩子生了下来,为胡某留下后代(dai),从情理上是对男方家庭有利的。考虑到沈某新婚丧夫又有幼(you)女(nu)需要抚(fu)养,其作(zuo)为妇女(nu)的合(he)法权益理应予以保护,故法院终审判决驳回(hui)胡大(da)某、肖某的诉讼请求,沈某无(wu)须退还(hai)彩礼。
“彩礼问题(ti)引人关(guan)注,但并非所有案件都应判决返还(hai),应结(jie)合(he)具体个案情况,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来裁判。”湖(hu)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fu)庭长王艳说(shuo),“大家提倡(chang)移风易俗,反(fan)对天(tian)价彩礼,但同时在司法实践(jian)中也要敬重传统婚嫁习俗和社(she)会现实。”在本案中,胡大(da)某、肖某支付给沈某的彩礼金额符合(he)当地的社(she)会生活实际,并不属于“天(tian)价彩礼”。胡某家庭较为殷实,也不存(cun)在因(yin)支付彩礼而(er)导致生活困(kun)难的情况。在司法实践(jian)中,判决全额或部分返还(hai)彩礼要综(zong)合(he)考虑双方是否共同生活,共同生活的时间长短,彩礼的使用情况、女(nu)方的嫁妆情况、是否育有子女(nu)等多种因(yin)素,并不能一概而(er)论。(本报记者 田豆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1日 10 版)
责编(bian):李磊、王瑞(rui)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