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3月18日讯 日前,由中国网财经联合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在“北京地区消费者(zhe)权益保护金融(rong)集市平台”共同(tong)推出的第一期“金融(rong)消保常识线上大闯(chuang)关”活动圆满(man)收官。活动于3月10日正式启动,为期6天,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掀起金融(rong)常识学习(xi)热潮(chao)。
本次活动以“保障金融(rong)权益 助(zhu)力美好生活”为主(zhu)题,聚焦公众日常(chang)生活中的金融(rong)盲点,内容涵盖投资理财、反(fan)诈防骗、征信管理、保险常(chang)识等,题目设(she)计兼(jian)顾专业性与趣味性。参与者(zhe)通过“北京地区消费者(zhe)权益保护金融(rong)集市”平台即可在线答(da)题,完成挑战后可即时查看相应分数以及正确答(da)案(an)。
金融(rong)安全无(wu)小事。为进一步提升(sheng)公众金融(rong)素养,中国网财经根据答(da)题数据,总结了本次活动中答(da)错率高(gao)的前20道题以及对应解析,帮助(zhu)公众避开常(chang)见“坑”,用金融(rong)常识守护“钱袋子”。
问题一:金融(rong)消费者(zhe)识别金融(rong)广告(gao)真实性、合法性时,下列哪项是应当优先(xian)识别?
[A]广告(gao)主(zhu)是否取得相应金融(rong)资质
[B]产品收益是否合理
[C]是否明(ming)确机(ji)构和消费者(zhe)双方(fang)权利义务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A。金融(rong)行业属于特许(xu)经营行业,不得无(wu)证经营或(huo)超范围经营金融(rong)业务。金融(rong)消费者(zhe)识别金融(rong)广告(gao)真实性、合法性时,应当优先(xian)辨别广告(gao)主(zhu)是否取得相应的金融(rong)业务资质。
问题二:发布夸(kua)大产品收益、掩饰产品风险等欺诈信息,这属于侵害消费者(zhe)的什(shi)么权利( )?
[A]知情权
[B]公平交易权
[C]信息安全权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A。上述行为属于侵害消费者(zhe)的知情权。金融(rong)机(ji)构应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地向金融(rong)消费者(zhe)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充分提示风险,不得发布夸(kua)大产品收益、掩饰产品风险等欺诈信息,不得作虚假或(huo)引人误解的宣传。
问题三:非法集资一般具有四个构成要件,包括非法性、公开性、( )、和社会性?
[A]真实性
[B]公益性
[C]利诱性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C。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rong)管理部门依法许(xu)可或(huo)者(zhe)违(wei)反(fan)国家金融(rong)管理规定,以许(xu)诺还本付息或(huo)者(zhe)给(gei)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fang)式,向不特定对象吸取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的四个构成要件包括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
问题四:享有( )是银行消费者(zhe)在消费过程中作出自由选择并实现公平交易的前提条件?
[A]财产安全权
[B]隐私权
[C]自主(zhu)选择权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C。金融(rong)机(ji)构应当在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允许(xu)范围内,充分尊(zun)重金融(rong)消费者(zhe)意愿,由消费者(zhe)自主(zhu)选择、自行决定是否购买金融(rong)产品或(huo)接受金融(rong)服(fu)务,不得强买强卖,不得违(wei)背金融(rong)消费者(zhe)意愿搭(da)售产品和服(fu)务,或(huo)不得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不得采用引人误解的手段诱使金融(rong)消费者(zhe)购买其他产品。
问题五:防范电信诈骗的正确做法,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不报警
[B]不泄密
[C]不点陌生链接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A。“不报警”是错误做法,遭遇电信诈骗或(huo)疑似诈骗时,应马上报警。
问题六:征信机(ji)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huo)者(zhe)事件终止(zhi)之日起为多少年?
[A]三年
[B]五年
[C]十年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B。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明(ming)确规定:“征信机(ji)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huo)者(zhe)事件终止(zhi)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问题七:信息主(zhu)体可以向征信机(ji)构查询自身信息。个人信息主(zhu)体有权每年几次免费获(huo)取本人的信用报告(gao)?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B。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七条,信息主(zhu)体可以向征信机(ji)构查询自身信息。个人信息主(zhu)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huo)取本人的信用报告(gao)。
问题八:存款保险保费由谁缴(jiao)纳?
[A]存款人
[B]投保机(ji)构
[C]存款人和投保机(ji)构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B。存款保险保费由投保机(ji)构(即吸取存款的银行业金融(rong)机(ji)构)向存款保险基(ji)金管理机(ji)构缴(jiao)纳,存款人无(wu)需缴(jiao)纳保费。
问题九(jiu):医疗理赔金申请权益人为?
[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受益人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B。医疗理赔金申请权益人为被保险人。
问题十:长期交费的保单在每个保险费到期日的次日起( )日内补(bu)交保险费,保险合同(tong)仍然有效。
[A]三十
[B]六十
[C]四十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B。长期交费的保单在每个保险费到期日的次日起六十日内补(bu)交保险费,保险合同(tong)仍然有效。
问题十一:个人保险合同(tong)中( )不能变(bian)更?
[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受益人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B。个人保险合同(tong)中被保险人不能变(bian)更。
问题十二:长期寿险在合同(tong)中止(zhi)失效后( )内可以向保险企业申请复(fu)效,申请复(fu)效时需补(bu)足应交的保费和利息。
[A]五年
[B]三年
[C]两年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C。合同(tong)效力中止(zhi)后,投保人可在中止(zhi)之日起2年内申请复(fu)效;超过2年未达成协议,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tong)。
问题十三: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gao)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保险责任,且(qie)( )?
[A]不退还所交保险费
[B]退还所交保险费
[C]退现金价值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A。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gao)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tong)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huo)者(zhe)给(gei)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问题十四:出生满(man)一个月未满(man)三周(zhou)岁且(qie)尚未申报户口的中国公民,可以暂时使用( )作为投保时的身份证明(ming)文件?
[A]户口簿
[B]暂居证
[C]出生证明(ming)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C。出生满(man)一个月未满(man)三周(zhou)岁且(qie)尚未申报户口的中国公民,可以暂时使用出生证明(ming)作为投保时的身份证明(ming)文件。
问题十五:( )是保单退保权益人?
[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受益人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A。投保人是保单退保权益人。
问题十六:小张几年前给(gei)自己(ji)的父亲购买了定期寿险,最近(jin)他想把此保险转让给(gei)自己(ji)的母亲,保险企业工作人员便未经其父母同(tong)意直接给(gei)小张办理了此业务,这种行为是否正确?
[A]正确
[B]不正确
[C]尊(zun)重投保人的意愿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B。保险消费者(zhe)享有同(tong)意保单转让或(huo)者(zhe)质押权利,以死亡为给(gei)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tong),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tong)意,不得转让或(huo)者(zhe)质押。
问题十七:身故理赔金申请权益人为( )?
[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受益人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C。身故理赔金申请权益人为受益人,如保单未指定受益人,则由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申请。
问题十八:( )是保险合同(tong)规定保险企业免于承担给(gei)付保险责任的范围,投保时要格外关注?
[A]保险责任
[B]责任免除
[C]保险期间(jian)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B。责任免除是保险合同(tong)规定保险企业免于承担给(gei)付保险责任的范围,因(yin)此,金融(rong)消费者(zhe)在投保时应阅(yue)读了解。
问题十九(jiu):保单中的“现金价值”是指?
[A]保险合同(tong)的购买价格
[B]保险退保时可以获(huo)得的金额
[C]保险赔偿的金额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B。保单中的“现金价值”是指保险退保时可以获(huo)得的金额。
问题二十:代理退保是某些个人或(huo)团体以( )为目的,承诺为客户办理全额退保以此收取高(gao)额手续费的行为,切不可盲目相信。
[A]服(fu)务
[B]牟利
[C]奉献
解析:正确答(da)案(an)为B。代理退保是某些个人或(huo)团体以牟利为目的,承诺为客户办理全额退保以此收取高(gao)额手续费的行为,切不可盲目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