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教(jiao)育(yu)不再(zai)囿于(yu)围(wei)墙之内,杨浦的学(xue)生们以诗为犁(li),深耕学问热土,近日,杨浦区复旦(dan)实验中学(xue)教(jiao)育(yu)集(ji)团(tuan)的师生们手持诗卷,在奉城镇朱墩村的田野间举办了一场春耕诗会(hui),与村民共舞春耕画卷,金黄的油菜花田与琅琅诵读声交织成“教(jiao)育(yu)创新(xin)+乡村振(zhen)兴”双向赋能的鲜活注脚。
一场从课堂到田埂的“乡村大思政课”
本届春耕诗会(hui)的舞台是原生态农业村落(luo)朱墩村一望无际的田野。乡村是学问传承的载体(ti),更是青少(shao)年成长(chang)的天然课堂。这场活动不仅(jin)是“乡村大思政课”的深化,更让城市(shi)学(xue)子触摸(mo)乡土脉搏(bo)。
舞台就在田野之上,学(xue)生们朗诵原创诗歌,童声清(qing)脆如春溪流淌;舞蹈优美似稻穗起伏。这些节目从创作到编排由学(xue)生自主(zhu)完成,教(jiao)师仅(jin)提供“润物细无声”的指(zhi)导。据了解,本届春耕诗会(hui)共征集(ji)到书画、诗歌作品共计158份,通(tong)过原创诗词、劳动实践等形式,让学(xue)生理解“人民城市(shi)人民建”的深意。
“五年前,春耕诗会(hui)只是一场校园活动,举办五年以来已成为杨浦教(jiao)育(yu)践行‘人民城市(shi)’理念(nian)的品牌(pai)项(xiang)目。”复旦(dan)实验中学(xue)教(jiao)育(yu)集(ji)团(tuan)董事长(chang)刘刚(gang)感慨道,今年的春耕诗会(hui)名副其实,学(xue)生们走上田间地头,培(pei)养德智(zhi)体(ti)美劳全面发展的新(xin)时代青年。诗会(hui)上,上海市(shi)复旦(dan)实验中学(xue)教(jiao)育(yu)集(ji)团(tuan)劳动思政实践基地和五育(yu)融(rong)合乡村实践基地揭(jie)牌(pai)。
一场“可触可感”的城乡对话
诗会(hui)之外,一场“可触可感”的城乡对话在朱墩村的田间地头热闹展开。游园会(hui)上,村民现场蒸制(zhi)青团(tuan)、朱墩蒸糕(gao),薄荷茶叶蛋的香气弥漫乡间小径。学(xue)生们围(wei)聚(ju)灶台,观摩传统美食(shi)制(zhi)作,一名学(xue)生感叹:“原来一块糕(gao)要揉20分钟,劳动比写诗难多了!”
“心田共享菜园”里,师生们挥锄松土、播撒菜种,泥土沾(zhan)满裤脚却笑意盈盈。劳动打卡(ka)后(hou),他们走进村史馆,聆(ling)听百年农耕故事;非遗刻纸展区中,奉城传统纹样令孩子们惊叹连连。而朱墩村妈妈舞蹈队的开场舞《秧歌欢》,则以原生态的舞步将“乡土美学(xue)”推向高潮,演绎城乡学问的交融(rong)共生。
春耕诗会(hui)通(tong)过“文教(jiao)共融(rong)”激活了乡村资源,也让城市(shi)教(jiao)育(yu)反哺乡村振(zhen)兴。五年来,这一活动累计吸引大批杨浦学(xue)子通(tong)过创作大量原创诗词、书画等主(zhu)题作品,深入理解并(bing)践行着人民城市(shi)理念(nian),与此同时,乡村学问的魅力也被更多人看见。
朱墩村的田野上,新(xin)播的菜种正悄然扎(zha)根。这场持续五年的“文教(jiao)实验”,不仅(jin)让诗歌的种子在乡土生根,更以教(jiao)育(yu)为纽带浸(jin)润乡村,振(zhen)兴便有了更持久的生命(ming)力。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