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zhe)
钟南(nan)山建议老年人——
不新鲜的剩菜剩饭最好别吃
人民日报记(ji)者(zhe) 吴 月
“老人家常常在家里头‘勤(qin)俭节约’。很多剩菜、剩饭,有一(yi)些东西不太干净或者(zhe)不新鲜的话,不要坚持把它(ta)吃完”“要吃足(zu)够多的菜,因(yin)为纤维素非常重要”“太咸的、腌的食(shi)物,吃太多是不好的”……近日,中国工(gong)程(cheng)院院士、广州国家实验室主任钟南(nan)山在国家老年大学新学期“开(kai)学第一(yi)课”上,为全国老年朋友传授健康新理念,其(qi)中不少与护胃相关。钟南(nan)山强(qiang)调,合理膳(shan)食(shi)很重要,要避免(mian)不良饮食(shi)习惯。
吃饭七八分饱,是科学还是迷思?“我很少吃得很饱。建议大家也不要吃太饱。”钟南(nan)山说。一(yi)篇发表(biao)于国际期刊《自然》的文章表(biao)明,适当限制(zhi)饮食(shi)和抑制(zhi)胰岛素信(xin)号(hao)可(ke)以逆转大部分与衰老相关的变化,减缓基因(yin)的转录速度(du),动物模型显示(shi)可(ke)以延长10%—20%的寿(shou)命(ming)。不过,对中老年人而言,饮食(shi)“几分饱”应根据个体(ti)需求而定,不能一(yi)概而论。例如(ru),身体(ti)活动较多或患有某些疾病(如(ru)贫血、消瘦症)的人群可(ke)能需要更高的能量摄入。而对于久(jiu)坐少动的老人,适量控(kong)制(zhi)饮食(shi)则是必(bi)要的。关键在于量身定制(zhi)饮食(shi)方案,而非盲目追求“七分饱”。
钟南(nan)山还提醒大家注意一(yi)些常见的饮食(shi)误区——
吃素更健康吗?“完全吃素我是不赞成的。如(ru)果必(bi)要的动物蛋白补(bu)充(chong)不足(zu),对寿(shou)命(ming)延长是有影响的。”钟南(nan)山先容,肌少症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一(yi)个重要病因(yin)是蛋白质摄入不足(zu)。此外,肉类中血红素铁含量丰富(fu),如(ru)果总是不吃肉又没(mei)有专(zhuan)门补(bu)铁,容易(yi)导致缺铁性贫血。钟南(nan)山还说:“‘千金难(nan)买老来瘦’不一(yi)定完全正确。”
喝汤更健康吗?“‘食(shi)材的精华都在汤里’的说法并不科学。”钟南(nan)山说,老年人因(yin)味蕾(lei)萎缩(suo)和食(shi)欲下降,可(ke)能会倾向于选择(ze)喝汤,汤品中的食(shi)物氨基酸和少量脂肪(fang)酸能带来鲜美(mei)的口味、促进食(shi)欲,但实际上,90%以上的蛋白质都在食(shi)材中,有些汤如(ru)老火靓汤、海鲜汤、豆苗汤等嘌(piao)呤含量高,容易(yi)引发痛风等问题(ti)。
喝粥(zhou)更养胃吗?钟南(nan)山先容,粥(zhou)的营养成分单一(yi),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fang)含量低,容易(yi)升血糖。对于易(yi)患胃食(shi)管反流(liu)问题(ti)的老年群体(ti),喝粥(zhou)容易(yi)加重反流(liu)症状。适当少量喝可(ke)以,不可(ke)把粥(zhou)当主食(shi)长期食(shi)用。钟南(nan)山说:“有的人年纪大以后(hou),牙齿不好只能喝粥(zhou),但是不要只喝白粥(zhou),可(ke)以喝点有肉的粥(zhou)。”
无论是胃部健康,还是全身心健康,想要提高整体(ti)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也十(shi)分关键。“这一(yi)条我自己很有体(ti)会。我觉得健康的一(yi)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yi)半是心理疾病。”钟南(nan)山分享了六大心理平衡准则:固执追求、知足(zu)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qi)乐、苦中化乐、家庭之乐。
吃得太快、口味太重、运动太少
这些坏习惯,正悄悄伤(shang)害年轻人的胃
人民日报记(ji)者(zhe) 姜泓冰
胃病的发病率呈现(xian)年轻化趋势,是什么(me)导致年轻人患上胃部疾病?应该如(ru)何预防(fang)?记(ji)者(zhe)采访了上海新华医院消化内镜诊治部副主任医师张毅。
张毅先容,年轻人患胃部疾病主要有五大原因(yin)——
在生活方式上,一(yi)些年轻人经(jing)常熬(ao)夜加班或娱乐活动丰富(fu),生活缺少规律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胃酸分泌的正常节律,使胃黏膜长期处于高酸环境中,容易(yi)引发胃炎。此外,久(jiu)坐不动,缺乏足(zu)够的户外活动、体(ti)育锻炼,会使肠胃蠕动减缓、消化功(gong)能下降,食(shi)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yi)引起胃胀、胃痛等不适,长期如(ru)此也可(ke)导致胃炎。
在饮食(shi)习惯上,因(yin)生活节奏快、工(gong)作学习繁忙而忽(hu)视饮食(shi)规律,暴饮暴食(shi)、长时间空腹等不健康饮食(shi)习惯屡(lu)见不鲜。这种饮食(shi)模式极易(yi)损伤(shang)胃黏膜。许多年轻人还喜欢吃高盐、高脂、高糖食(shi)品,或频繁食(shi)用辛辣(la)、油腻食(shi)物,同样容易(yi)导致胃黏膜炎症。过量饮酒也会对胃黏膜造成严重刺激(ji),引发胃炎、十(shi)二(er)指肠炎和胃溃疡等疾病。
精神(shen)压力(li)大也是重要因(yin)素。不少人长期处于学业、职场、生活压力(li)下,高压状态会引发慢性应激(ji)反应,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更会影响胃肠道蠕动,导致胃黏膜血管痉挛,减少胃黏膜的血流(liu)量,影响胃黏膜的修复(fu)和更新。愤(fen)怒、生气等较为亢奋的情绪则会导致胃肠高动力(li)反应,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加重胃部负担。
幽门螺杆菌感染(ran)。幽门螺杆菌能够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引发胃炎。卫生习惯不佳、饮食(shi)不洁等都会造成幽门螺杆菌感染(ran),而所有感染(ran)者(zhe)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包括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黏膜萎缩(suo),甚(shen)至可(ke)以导致胃癌(ai)。
药物副作用。一(yi)些人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尤其(qi)是阿司匹(pi)林、布洛芬等非甾(zai)体(ti)抗炎药,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shang),导致胃炎的发生。
如(ru)何预防(fang)胃部疾病?张毅给出(chu)建议:规律作息,尽量避免(mian)熬(ao)夜,保证充(chong)足(zu)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ti)正常代谢,减轻胃部负担。合理均衡膳(shan)食(shi),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避免(mian)偏食(shi)。定时定量进食(shi),多吃富(fu)含膳(shan)食(shi)纤维的食(shi)物,如(ru)蔬菜、水果和粗粮等,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gong)能。适量运动,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qiang)体(ti)质,促进肠胃蠕动,提高免(mian)疫力(li)。学会减压放松,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避免(mian)过度(du)紧张和焦虑。戒烟限酒,烟草(cao)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刺激(ji)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过多;酒精会直接(jie)损伤(shang)胃黏膜,增加胃炎的发病风险。定期进行胃部检(jian)查,及时发现(xian)胃部的潜在问题(ti),做到早发现(xian)、早诊断、早治疗。
胃不舒服的人还要尽量避免(mian)以下坏习惯:吃得太快,吃完就躺(tang)下;少食(shi)多餐(can),破坏胃酸的正常分泌,肠胃得不到休息;爱(ai)吃重口味,喜欢吃咸菜、烧烤等;不用公(gong)筷不分餐(can),容易(yi)感染(ran)幽门螺杆菌;经(jing)常服用各(ge)种消炎药、抗生素;经(jing)常喝冷饮,吃生冷的食(shi)物;长期饮用大量的咖啡和浓茶。
“少食(shi)多餐(can)”更养胃吗?
边(bian)看手机边(bian)吃饭的习惯要警(jing)惕
人民日报记(ji)者(zhe) 李(li)家鼎
无论是工(gong)作压力(li)大的年轻人,还是消化功(gong)能减弱的老年人,都可(ke)能经(jing)历过胃部不适的困扰。常见的养胃误区有哪些?熬(ao)夜加班的群体(ti)如(ru)何加餐(can)?记(ji)者(zhe)采访了天津市北(bei)辰区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天津市特聘科普大使王星。
王星解(jie)释,胃疼的本质是胃发出(chu)的“求救信(xin)号(hao)”,长期胃疼有可(ke)能是患有胃溃疡、胃穿孔、胃出(chu)血等胃部疾病,而短期胃痛,一(yi)般是胃突然受(shou)到了某种刺激(ji),如(ru)吃了变质的食(shi)物,致病菌刺激(ji)胃黏膜,引发胃痉挛。
“生活中常见的胃痛,通常是由食(shi)用冰冷、辛辣(la)等刺激(ji)性食(shi)物引起的。”王星说,传统医学则认为胃疼的原因(yin)主要是脾胃虚寒、胃阴不足(zu)、肝胃不和、寒凝气滞等。
不少人认为,“少食(shi)多餐(can)”是良好的养胃方式。王星比喻道:健康的胃就像精力(li)充(chong)沛的员工(gong),每天规律完成三餐(can)工(gong)作量即可(ke);若强(qiang)行要求额(e)外加班进食(shi),反而可(ke)能引发疲劳。对于胃溃疡、胃胀患者(zhe)来说,适当减少单次进食(shi)量、增加用餐(can)次数,更有利于恢复(fu)。但这种饮食(shi)策略需要在医生引导下实施(shi)。
现(xian)代人的伤(shang)胃习惯中,最常见的就是饮食(shi)不规律。饥(ji)饱无常的进食(shi)方式,容易(yi)打乱胃酸分泌节奏。重口味饮食(shi)会持续刺激(ji)胃黏膜,长期积累可(ke)能引发炎症反应。王星特别指出(chu),边(bian)看手机边(bian)吃饭的习惯值得警(jing)惕:“专(zhuan)注进食(shi)不仅能促进消化液分泌,还能通过充(chong)分咀嚼减轻胃负担。”
针(zhen)对特殊人群的养胃策略,王星给出(chu)建议:老年人应注重高蛋白、易(yi)消化饮食(shi),细嚼慢咽避免(mian)加重胃肠负担;孕期女性需在保证营养前(qian)提下,避免(mian)食(shi)用生冷刺激(ji)食(shi)物;需要熬(ao)夜加班的群体(ti),建议晚餐(can)后(hou)间隔3小时再入睡,若必(bi)须加餐(can),可(ke)选择(ze)蒸(zheng)南(nan)瓜、温牛奶等食(shi)物。
养护胃健康需要系统思维。吃饭速度(du)过快容易(yi)导致肠胃功(gong)能紊乱。情绪管理对胃肠功(gong)能的影响同样显著,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ke)能通过“脑肠轴”引发胃部不适。中医四季调养理念也值得借鉴:春(chun)季适当食(shi)用香椿、荠菜等辛温发散食(shi)材,夏季多食(shi)冬瓜、苦瓜等利湿食(shi)物,秋季以银耳、莲藕(ou)滋阴润燥,冬季用生姜、羊肉温补(bu)驱寒。
“与其(qi)追求某种特效食(shi)物,不如(ru)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王星说,按时定量进餐(can)、保持愉悦(yue)心情、保证充(chong)足(zu)睡眠,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正是养护胃健康最有效的良方。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0日15版)
责(ze)编:秦雅楠、王瑞(rui)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