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是指(zhi)以土地集体(ti)所有为(wei)基础,依法代表成员集体(ti)行使所有权,实行家庭承包(bao)经营为(wei)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ti)制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发(fa)展(zhan)壮大(da)新型农(nong)村集体(ti)经济和推动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ti)。近年来,随着农(nong)村土地确权登(deng)记颁(ban)证、农(nong)村集体(ti)产权制度改革等加快推进,农(nong)村资(zi)源资(zi)产的产权更加清晰、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成员的资(zi)格和权利(li)不断廓清,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在乡村振(zhen)兴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各(ge)地创新探索发(fa)展(zhan)壮大(da)新型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的模式和路径,对巩固(gu)社会(hui)主义公有制、促(cu)进共同(tong)富裕发(fa)挥了重要作用。
为(wei)进一步规范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管理,十四(si)届全国人大(da)常委会(hui)第十次(ci)会(hui)议(yi)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法》将于(yu)今年5月1日起施(shi)行。该法进一步明确了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的定义、职能定位、成员权利(li)义务、组织机构,以及财产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这意味着我国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进入规范化、可持续发(fa)展(zhan)阶段(duan)。
作为(wei)发(fa)展(zhan)新型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的重要主体(ti),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充分发(fa)挥了贴近农(nong)户、服务综合、辐射带动等优势,但仍面临资(zi)金不足、经营能力不强等问题,需(xu)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动实现健康(kang)可持续发(fa)展(zhan)。
一是增强自主财力。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发(fa)展(zhan)壮大(da)需(xu)具备一定的财力,而这往往是其面临的最大(da)难(nan)题。农(nong)村政策与改革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农(nong)村集体(ti)账面资(zi)产总额超(chao)9万亿元,但发(fa)展(zhan)不平衡(heng),仍有不少村庄处于(yu)负债或“有集体(ti)、无经济”“大(da)集体(ti)、小经济”状态,发(fa)展(zhan)集体(ti)经济缺少必要资(zi)金。为(wei)此,不少县(xian)乡政府(fu)鼓励(li)和引导银(yin)行等金融机构注资(zi)村集体(ti),为(wei)农(nong)村集体(ti)经济发(fa)展(zhan)提(ti)供资(zi)金支撑。例(li)如,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xian)探索“政银(yin)企村(户)”共建模式,通过政府(fu)搭建平台(tai),组织国有资(zi)本、社会(hui)资(zi)本形成投资(zi)平台(tai)企业助力农(nong)村集体(ti)经济发(fa)展(zhan)。形成良性互动的发(fa)展(zhan)格局,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需(xu)着力增强自主财力。
二是提(ti)升经营管理能力。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通常设(she)立理事会(hui),一般由3名至7名单数成员组成,并设(she)理事长一名。作为(wei)日常管理与决策的关键力量,理事长及理事会(hui)成员应(ying)具备制定集体(ti)经济发(fa)展(zhan)规划、安排业务经营计划、促(cu)进集体(ti)资(zi)产保值增值等方面的能力,如自身不具备上(shang)述能力,可考(kao)虑(lu)聘请专业经营管理人员。但现实中,一些村庄在选拔理事长或村党支部书记时,面临选择面窄、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shang)制约了农(nong)村集体(ti)经济发(fa)展(zhan)。因(yin)此,需(xu)跳出集体(ti)经济组织来解决发(fa)展(zhan)能力问题。可探索以县(xian)级政府(fu)为(wei)主体(ti)推动相关工作: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提(ti)升理事会(hui)成员经营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选派懂农(nong)村、善(shan)经营、会(hui)管理的专业人才到(dao)集体(ti)经济组织中任职。从地方实践来看,通过选派产业村长、金融副(fu)村长以及鼓励(li)和引导集体(ti)经济组织聘任专业的“乡村CEO”等方式发(fa)展(zhan)集体(ti)经济,取得了较好成效。例(li)如,早(zao)在2019年,浙(zhe)江省杭州市淳安县(xian)下姜村就向全国发(fa)出招聘职业经理人的“英雄帖”;今年4月,广东省佛山市选派67个团队(dui)、89名职业经理人到(dao)127个试点村担任“乡村CEO”;等等。此外,在多个村组成的片区、镇域、县(xian)域等更大(da)范围内(nei)统筹协调内(nei)嵌在其中的多个集体(ti)经济组织,也有助于(yu)缓解单个集体(ti)经济组织发(fa)展(zhan)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是创新激励(li)机制。随着对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财务行为(wei)进一步规范,如何充分调动理事长及理事会(hui)成员积极性面临挑战。以广东省茂(mao)名市电白区为(wei)例(li),该区探索推行村级集体(ti)经济收益与村(社区)干部奖励(li)待遇挂钩机制,2022年核发(fa)集体(ti)经济奖励(li)报酬252万元,475名村(社区)干部按贡献大(da)小获得奖励(li),极大(da)调动了其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议(yi)在县(xian)级层面构建激励(li)体(ti)系,统筹职务晋(jin)升、物质奖励(li)和荣誉激励(li),对有贡献的集体(ti)经济组织负责(ze)人给予奖励(li)支撑,为(wei)集体(ti)经济发(fa)展(zhan)提(ti)供持续动力。
四(si)是保障(zhang)人才供给。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发(fa)展(zhan),不少农(nong)民进城务工,农(nong)村人口老(lao)龄(ling)化、村庄空心化问题突出,对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可持续发(fa)展(zhan)带来一定影响。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法对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的合并、分立、解散等问题作出相关规定,未来要以积极心态稳(wen)妥应(ying)对各(ge)种(zhong)挑战。要顺应(ying)人口变(bian)化趋势,在更大(da)范围内(nei)发(fa)展(zhan)壮大(da)新型农(nong)村集体(ti)经济,因(yin)地制宜动态调整农(nong)村集体(ti)经济组织成员资(zi)格认(ren)定标准(zhun),制定政策支撑各(ge)类人才返乡助力乡村振(zhen)兴。为(wei)保障(zhang)人才供给,各(ge)地展(zhan)开积极探索。山西(xi)省长治市上(shang)党区白家沟村坚持基层党建引领,带领村民发(fa)展(zhan)产业,2024年村级集体(ti)经济总收入突破300万元。
(编辑郜亮亮 系中国社会(hui)科学院农(nong)村发(fa)展(zhan)研究所纪委书记、副(fu)所长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