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国企改革不断前行(xing)。
红(hong)网时刻资讯记者 陈雪骅 长沙报道(dao)
2024年的湖南国资领域有点“热闹”。
3月,在湘投集团和湘煤集团的基础上(shang),合并组(zu)建了湖南能源集团;10月份,又以原湖南有色产业投资集团为主(zhu)体,组(zu)建了湖南矿(kuang)产集团。
到12月,密集揭牌成立了湖南国贸集团、湖南蓉园集团、湖南湘勤集团和湖南低空经济(ji)集团。
▲2024年12月26日,湖南蓉园集团揭牌。(图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
在国企改革“精简机构”“合并同类项”的大背景下,湖南在2024年成立多家带有“省”字号的企业集团,这(zhe)种情形较为罕见。
湖南这(zhe)波国企改革,到底是什么缘由?能解决哪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整(zheng)合重组(zu)”保障全省资源之需
参照2022年湖南10家省属国企重组(zu)“变”为5家,以及紧随(sui)其后组(zu)建的湖南医药发展(zhan)投资集团和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其改革趋势是“重组(zu)整(zheng)合”,且很大程度上(shang)是“合并同类项”。
合并重组(zu)的好处显而易见:做大资产体量,提升外部市场竞争力和行(xing)业话语权,同时又能最大限度避免重复(fu)建设和内(nei)部无序竞争。
2024年组(zu)建的湖南能源集团和湖南矿(kuang)产集团,就“沿袭(xi)”了过往打法。
如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由湘投集团和湘煤集团合并重组(zu)后,战(zhan)略定位调整(zheng)为“全省综合性能源保障主(zhu)平台和全省能源战(zhan)略实施主(zhu)体”,业务范围包(bao)括电力、煤矿(kuang)、天然气及其他(ta)新型(xing)能源领域的投资、建设、运(yun)营等。
作为煤、电、气资源相对紧张的内(nei)陆省份,湖南在能源保障上(shang)可谓殚精竭虑,包(bao)括此前的疆煤入湘以及“宁电入湘”工程等,都是在更好地(di)谋划能源利用及储备。
重组(zu)整(zheng)合后,湖南能源集团资产总额可达1000亿元,有利于大展(zhan)拳脚,并提升湖南在全国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2024年12月,宁夏~湖南±8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宁2标(biao)段全线贯通。(图源:国家电网)
于2024年10月揭牌的湖南省矿(kuang)产资源集团,是在原湖南有色产业投资集团的基础上(shang)组(zu)建的。而湖南有色产业投资集团也是2022年7月由湖南黄金集团、湖南有色环保研究院整(zheng)合而来(lai)。
矿(kuang)产集团成立的一个重要(yao)背景是,国家正在实施新一轮找矿(kuang)突破战(zhan)略行(xing)动,同时也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xing)动”的关键时期。
在这(zhe)两个重要(yao)节点上(shang),湖南需要(yao)对矿(kuang)产资源“再认识、再整(zheng)合”。
另(ling)一个重要(yao)背景是,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和“非(fei)金属矿(kuang)之乡”,探明储量的矿(kuang)种中,居全国前十(shi)位的矿(kuang)多达70种,先后引得数家央企在此布局落子。
此前湖南有一家省属大型(xing)国企,为中国企业500强,即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后在市场拓展(zhan)和全球金融风暴中因(yin)无法抵挡风险,由中国五矿(kuang)增(zeng)资重组(zu),并控股51%,湖南有色集团自此被纳入央企麾下。
而上(shang)述于2022年7月重组(zu)的“湖南有色产业投资集团”,经常被外界简称(cheng)为“湖南有色集团”。
两个“湖南有色”交织在一起,让外界“傻傻分不清”,一些媒体在报道(dao)中还出过张冠李戴(dai)的笑话。
湖南组(zu)建矿(kuang)产集团,不仅从名字上(shang)与五矿(kuang)控股的“湖南有色”有了区分,而且从称(cheng)呼上(shang)给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湖南不仅重视有色金属,也重视非(fei)有色金属矿(kuang)的找矿(kuang)行(xing)动和资源整(zheng)合。
▲湖南省物化所(suo)永州基地(di)科技馆陈列(lie)的多种锰矿(kuang)石标(biao)本。(图源:新华社)
此外,放眼湖南的另(ling)外两个产业化程度较高的重要(yao)矿(kuang)种——锰矿(kuang)和锂矿(kuang),二者在湖南的储量都较大,但目前都不在湖南矿(kuang)产集团的“掌控范围”。
比如,2024年10月,从永州市零陵区传出喜讯:当地(di)矿(kuang)区发现锰矿(kuang)总储量预(yu)期超过1亿吨。
但让外界有些惊讶的是,该(gai)发现与湖南矿(kuang)产集团无关。
原来(lai)该(gai)处矿(kuang)产隶属于湖南轨道(dao)集团——此前省里曾允许湖南轨道(dao)集团可开发利用全省轨道(dao)沿线土地(di)矿(kuang)产资源。
湖南组(zu)建矿(kuang)产集团,目的就是要(yao)解决好矿(kuang)产资源整(zheng)合、储备及产业投资建设等问题,真正“让家里的矿(kuang)惠(hui)及家人”。按规划,到2030年,湖南矿(kuang)产集团的资源潜在经济(ji)价值达1万亿元。
“管办分离”机制改革之必须
赶在岁末(mo)新成立的4家国有集团企业,都是“新面孔”。有的甚至此前闻所(suo)未(wei)闻,但还是有迹可循。
以2024年12月26日同一天揭牌的湖南蓉园集团和湖南湘勤集团为例。
前者是由原省委办公厅接待(dai)服务中心所(suo)属蓉园宾馆、九(jiu)所(suo)宾馆、省委招待(dai)所(suo)、省接待(dai)服务培训中心、其他(ta)基层事业单位,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所(suo)属大华宾馆,省政府办公厅所(suo)属湖南宾馆等7家单位整(zheng)合成立。
后者的功能定位为“机关后勤事务综合承接和后勤资源市场化运(yun)营平台”,其主(zhu)业涵盖资产运(yun)营管理、置业开发、物业服务、餐饮服务、出行(xing)服务五大板块(kuai)。
▲2024年12月26日,湖南湘勤集团挂牌成立。
公开信息显示,新成立的蓉园集团和湘勤集团都是“省管二类商业企业”,由省国资委管理或委托管理,都属于机关后勤服务类经济(ji)体。
蓉园集团和湘勤集团的“出现”,旨(zhi)在贯彻落实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yao)求,也是实行(xing)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改革之必须。
“管办分离”就是解决政府行(xing)政部门既办又管的问题。早(zao)在2008年,中央出台的《关于深化行(xing)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就指出,要(yao)推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
当然,除了上(shang)述“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改革出发点和因(yin)地(di)制宜(yi)的设置外,通过组(zu)建集团企业,也能在市场化方面更具灵活性,实现接待(dai)经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zhan)。
“顺势而为”应对外部竞争
同在上(shang)个月揭牌成立的湖南国际贸易集团和湖南省低空经济(ji)集团,则更多地(di)体现出四个字,顺势而为。
湖南国贸集团是拥有“全球布局经验(yan)”的湖南钢铁集团旗下的重要(yao)子企业(si),属于商业一类企业,其以湖南钢铁集团所(suo)属湖南华菱资源贸易有限企业(si)为基础,整(zheng)合湖南华菱电子商务有限企业(si)、兴湘集团所(suo)属湖南机械(xie)设备进出口有限企业(si)等省内(nei)优(you)质贸易资产资源组(zu)建。
▲2024年12月19日,湖南国际贸易集团揭牌成立。
国贸集团成立,有两个现实背景。
从国外看,美国新一届政府可能会出台更为激(ji)进的贸易与投资限制措施,未(wei)来(lai)可能会影响到我国钢材的直(zhi)接出口和间(jian)接出口。
从国内(nei)看,2025年我国钢铁行(xing)业将延续产能过剩(sheng)的压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jia)工业利润总额大幅下滑,1-11月份利润78.6亿元,同比下降80.4%。
另(ling)一方面,放眼国内(nei),近年来(lai)浙江、安徽、湖北(bei)等地(di)纷纷组(zu)建省级国际贸易平台。
在国际国内(nei)双重背景的压力下,如何整(zheng)合资源、拓展(zhan)海外市场,是包(bao)括湖南钢铁集团在内(nei)的多家省属监管企业面临的一道(dao)必答题。
如湖南建投集团、中联(lian)重科、湖南矿(kuang)产集团、湖南农业集团等,都在海外有建设或合作项目,这(zhe)些企业通过国际中介企业(si)或易货贸易途径,市场成交量大。
在全省层面上(shang),亟需成立一个专业对口的平台,专门“打理”湖南涉外业务,为湘企“出海”提供更高水平的外贸综合服务。
所(suo)以,湖南方面给湖南国贸集团的定位是,致力于打造集贸易、物流、投资、跨境电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平台,并为此设立了较高的销售目标(biao)。力争在2025年实现销售收(shou)入650亿元以上(shang)。
▲长沙霞凝(ning)水运(yun)口岸(an)。(石亮/摄)
于2024年12月31日揭牌的湖南低空经济(ji)集团,同样是“应势应时而生(sheng)”。该(gai)集团由5家省属国企出资,由兴湘集团履行(xing)管理职责。
低空经济(ji)是一种新兴经济(ji)形态,融合了通用航空和以无人机为支(zhi)撑的低空生(sheng)产服务方式(shi)。中国民航局预(yu)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ji)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面对这(zhe)个大蛋糕,各地(di)都在摩拳擦掌,国家发改委还专门成立了低空经济(ji)司(si)。所(suo)以,湖南可谓是顺势而为、应时而动。
湖南低空经济(ji)产业有一定基础,加(jia)上(shang)有中小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和产业优(you)势,还有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shi)点省份的机制优(you)势。
按照规划,预(yu)计到2027年,湖南低空经济(ji)集团产业投资规模为10亿元以上(shang),将带动辐(fu)射低空经济(ji)产业规模300亿元以上(shang)。
湖南低空经济(ji)集团的成立,从开辟新的经济(ji)增(zeng)长点角度而言,也无疑(yi)给湖南国资以更多支(zhi)撑和想象空间(jian)。
▲2023年1月,湖南首家本土飞行(xing)员培训学校正式(shi)落户(hu)长沙。
综上(shang)所(suo)述,湖南密集成立多家国企,看似是国企“合并”潮流的“逆势”,实则是更好适应改革和市场发展(zhan)新态势的顺势而为。
1月2日,湖南省国资委召开2025年工作战(zhan)略研讨(tao)会。会议指出,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xing)动的决胜之年,要(yao)以“一项改革”为主(zhu)线,充分激(ji)发企业发展(zhan)内(nei)生(sheng)活力动力。
2025年的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了国企改革。
围绕改革之“必须”和市场之“必需”两个层面,湖南国企改革正稳步向前,当有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