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中旬,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hui)第三(san)次会(hui)议在广州召(zhao)开。会(hui)上,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文学艺(yi)术创作研究院副(fu)院长罗丽提交了一份关于制定《广东省粤剧保(bao)护传(chuan)承条(tiao)例》的议案(第0001号),旨在引领粤剧焕发新活力。这份议案得到(dao)了广州团30多位代表的联名附议。
“昆曲(qu)是(shi)江南的兰(lan)花,粤剧是(shi)南国的红豆。”作为(wei)我国优秀传(chuan)统(tong)学问的瑰宝,粤剧迄今已有(you)200多年的历史,是(shi)中国戏(xi)曲(qu)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chuan)统(tong)戏(xi)曲(qu)市场逐渐萎(wei)缩(suo),年轻观众(zhong)群体流(liu)失,不少基层院团举步维(wei)艰,粤剧的发展面临(lin)巨大挑战。这也是(shi)这份议案出现的缘由。
国内(nei)多地已出台戏(xi)曲(qu)相关法律法规
作为(wei)一名学问工编辑(zhe),20多年来,罗丽一直深耕于中华优秀传(chuan)统(tong)学问,尤其是(shi)粤港澳大湾区(qu)学问血脉——粤剧的传(chuan)承。她指出,“戏(xi)曲(qu)立法是(shi)保(bao)护和传(chuan)承戏(xi)曲(qu)艺(yi)术的重要保(bao)障(zhang),亟须制定一部地方(fang)性法规保(bao)护粤剧。”在过去的一年里,她奔赴四川(chuan)、重庆(qing)多地,调研川(chuan)剧、秦腔(qiang)等地方(fang)戏(xi)曲(qu)的立法工作,还多次前往(wang)深圳、佛山等地参加粤剧研讨会(hui),倾听基层院团、教育机构的意(yi)见,为(wei)粤剧立法寻找思路。
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文学艺(yi)术创作研究院副(fu)院长罗丽。
罗丽观察到(dao),陕西(xi)、重庆(qing)、四川(chuan)等地都出台了相关保(bao)护条(tiao)例推进当地剧种(zhong)的保(bao)护与传(chuan)承。2024年9月1日,《重庆(qing)市川(chuan)剧保(bao)护传(chuan)承条(tiao)例》与《四川(chuan)省川(chuan)剧保(bao)护传(chuan)承条(tiao)例》同步施行,首开省级层面对同一门类且共有(you)的学问领域非物质学问遗产项目保(bao)护传(chuan)承协同立法先例。此外,四川(chuan)南充、广东汕尾(wei)等地也先后(hou)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这些地方(fang)戏(xi)曲(qu)法律保(bao)护条(tiao)例的出台,为(wei)地方(fang)戏(xi)曲(qu)的保(bao)护政策的落地践行提供了法律保(bao)障(zhang)。
通过实地调研,罗丽认识到(dao),要更好地赓续优秀传(chuan)统(tong)学问血脉,必须从制度层面解决(jue)粤剧保(bao)护传(chuan)承中的难题、壁垒,更好发挥立法的引导、推动、规范、保(bao)障(zhang)等作用。在不懈努力下,这份关于制定《广东省粤剧保(bao)护传(chuan)承条(tiao)例》的议案最终得以(yi)呈现。
这并不是(shi)粤剧立法的首次尝试。据了解,为(wei)推动粤剧的保(bao)护传(chuan)承,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ting)曾于2016年和2017年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ting)关于促进地方(fang)戏(xi)曲(qu)传(chuan)承发展的实施意(yi)见》、《广东省粤剧保(bao)护传(chuan)承规定》等。在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引导下,粤剧的保(bao)护传(chuan)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xiao)。但(dan)随着经济社会(hui)发展,粤剧艺(yi)术的保(bao)护传(chuan)承又涌现出来新的问题,如(ru)基层院团濒临(lin)消亡、从业人员紧缺、生态链断(duan)裂、政策与保(bao)障(zhang)力度不足(zu)等。此外,相关规范性文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文件内(nei)容(rong)不够全面和深入、文件的实行力度不够等问题。在这种(zhong)背景(jing)下,制定新的粤剧保(bao)护传(chuan)承条(tiao)例已迫在眉睫。
从制度层面解决(jue)粤剧保(bao)护传(chuan)承中的壁垒
南都记者(zhe)了解到(dao),本次呈现的《广东省粤剧保(bao)护传(chuan)承条(tiao)例(草案)》共7章(zhang)48条(tiao),涉及粤剧的保(bao)护传(chuan)承、人才(cai)培养(yang)、创新发展等多方(fang)面,将从制度层面更细致(zhi)、全面地解决(jue)粤剧保(bao)护传(chuan)承中的难题、壁垒。
该条(tiao)例提出,要加强粤剧人才(cai)培养(yang)教育工作,重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完(wan)善人才(cai)培养(yang)、引进、管理、使用制度,制定粤剧人才(cai)规划和培训计划,支撑(chi)粤剧院团、职业院校等培养(yang)粤剧人才(cai),建立粤剧后(hou)备梯度人才(cai)库;鼓励粤剧艺(yi)术表演团体结合市场需要,创作、编排体现岭南学问的粤剧小(xiao)型剧目,表演粤剧特技绝活,推动粤剧走出剧院,走进生活场景(jing)等,为(wei)粤剧发展的从业人员紧缺、生态链断(duan)裂等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举措。目前,相关部门正就该议案提出的粤剧保(bao)护传(chuan)承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征求意(yi)见。
对于粤剧的未来,罗丽充满希望(wang)。借助法律的框架和政策的支撑(chi),粤剧不仅能实现艺(yi)术的传(chuan)承,还能在新时代繁荣发展,为(wei)中华学问的传(chuan)承与发展贡(gong)献力量。“未来,广东其他地方(fang)戏(xi)曲(qu)保(bao)护也可以(yi)参照(zhao)这部条(tiao)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chuan)统(tong)学问。”
采写:南都记者(zhe) 周佩文 实习生 庄家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