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zuo)为消费者,拒绝给好评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但(dan)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如此反感?澎湃资讯特约(yue)评论员江城(cheng)认为:这是因为“缺乏对于一线(xian)劳动(dong)者的共情”。
服务(wu)人员要好评,大多是出于无奈
澎湃资讯通过梳理社交媒体上有关“索要好评”的讨论,发(fa)现包括餐(can)饮服务(wu)人员、酒店前(qian)台在内的多种服务(wu)性(xing)岗位,工作(zuo)任(ren)务(wu)中(zhong)包含了定期为门店获得(de)一定数量的消费者好评,未达标者往往会面临罚款或绩效减少的处(chu)理。
在南京某(mou)连锁餐(can)饮店做兼职的大学生小江对澎湃资讯说,她所在的门店,正(zheng)式工每月(yue)要找顾客写18条好评的KPI,未达标的员工扣(kou)全勤奖。
曾经,向顾客索要好评的行为在网购平台上屡见不鲜:“亲,好评15字并晒(shai)图,找客服领取3元红包。”“在吗?给个好评,为您返现哦!”很多消费者都收到过商家的这类索要好评的信(xin)息(xi)。中(zhong)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cha)中(zhong)心在2018年的一项调查(cha)显示,85.3%的受访者遇到过索要好评的现象。
而如今,这种索要好评的行为,已从线(xian)上蔓延到线(xian)下。
有消费者提到,自己不管是去(qu)餐(can)厅还是按摩店,只要是在平台上购买的服务(wu),店家都会询问是否可(ke)以写个好评,且至少要15字带3张照片,甚至有的店,每次去(qu)都会被(bei)询问,很影(ying)响自己的消费体验。
为什么商家越来越固执于向顾客索要好评?最(zui)直接的原因就是好评影(ying)响着门店被(bei)系(xi)统推荐的概率,排名越靠(kao)前(qian)获得(de)新顾客关注(zhu)的概率就越高。
重庆一家熟食店的老(lao)板张文彦(yan),在接受《北青深一度》采访时提到,她每天醒来第一件(jian)事就是检查(cha)有没有差评。据(ju)张文彦(yan)的观察,出现差评后,平台会限流,店铺会在页面靠(kao)后的位置,影(ying)响顾客进店和下单转化。这些指标的下降会让店铺的位置排名更靠(kao)后。如果什么都不做,店铺可(ke)能就会随之沉底(di)。
顾客愿意给好评,最(zui)根(gen)本还是产品好
根(gen)据(ju)中(zhong)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cha)中(zhong)心的调查(cha),当遇到服务(wu)者要求好评时,只有16.3%的受访者会无论服务(wu)如何直接给出好评,超过一半的人会如实评价(53.7%),甚至还有7.0% 的人会产生反感,反而给出差评。
这种适得(de)其反的结果在很多研究中(zhong)都得(de)到了验证。
国外学者Magno等人曾对意大利(li)旅行者进行研究,发(fa)现商家索要好评后,虽然会增加评论的数量,但(dan)同时也会激(ji)怒一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在商家直接索要好评后,不少人会产生逆反心理。
什么情况下,消费者会对索要好评特别反感?四川师范大学曾慧等人通过问卷等形式,对100多人做了一组实验,即考察消费者在不同产品满意度下对写好评有奖励的反应,结果是,当消费者对产品感到满意时,商家鼓励好评的确能提高消费者的好评意愿;但(dan)当消费者对产品不是很满意时,这种鼓励好评的行为反而会起(qi)到适得(de)其反的效果。
另外需要补(bu)充的是,从2024年9月(yue)1日起(qi)生效的《网络反不正(zheng)当竞争(zheng)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好评返现”属于违法行为。这份由市场监管总局(ju)发(fa)布的法规,提到了经营者“不得(de)以返现、红包、卡券(quan)等方(fang)式利(li)诱用户作(zuo)出指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