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西城区陶(tao)然亭街道某小区因钢琴练习噪声引发的邻里纠(jiu)纷,经西城法院与社区联合调解成功(gong)化(hua)解。三方住户最终达成《居民弹(dan)琴文明公约(初稿)》,实现矛盾就地解决。
西城法院法官和(he)社区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对三家住户噪声问(wen)题(ti)进行调解。图源:西城法院
练琴噪声引发“以噪制噪”
2024年8月底,陶(tao)然亭街道某小区710搬来了新住户,家中两个学钢琴的孩子,每天要练习2个小时。然而,楼上(shang)810住户对此却(que)是有苦难言。810住户家中没有小孩,全家人都偏好安静的生活环境。因为(wei)噪音问(wen)题(ti)810住户多次与楼下沟通,都未能(neng)达成一致。
矛盾没解决,反而愈演愈烈。810住户决定“以牙还牙”,不管(guan)楼下是否在练琴,楼上(shang)不定时播(bo)放各种曲风(feng)的音乐(le)。这一斗气之举,又苦了隔(ge)壁809。“你(ni)们两家闹(nao),大家怎(zen)么还‘躺枪’了,每天被噪音吵得不得安宁(ning)。”此后,三住户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投诉噪声污染问(wen)题(ti),社区多次上(shang)门调解,三方都互不服气,甚至多次报警。
为(wei)化(hua)解居民矛盾,社区工作人员通过12368联系了西城法院。综合审判庭法官助理赵娟了解情况后前往陶(tao)然亭街道,与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工作人员一同调解这起因弹(dan)琴引起的噪声污染纠(jiu)纷。
调解前,首先(xian)要让各方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810住户要求,“必须24小时无琴声”,710住户反驳(bo)要求“练琴权利。”最痛苦的是809住户,受到810和(he)710的双重噪声“夹击”,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你(ni)们起码固定弹(dan)琴和(he)放音乐(le)的时间,缩(suo)短时长,现在这样我避都避不开(kai)”。
释法析理引导(dao)理性协商
针对以上(shang)诉求,法官助理赵娟耐心向三住户说明了有关生活噪音标准和(he)邻里之间相互容忍义务的法律规定。
“根(gen)据法律规定,在居民区内,夜间噪声不能(neng)超过一定分贝,白天也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邻里之间本就有相互容忍的义务,大家都住在一个小区,应该多为(wei)对方考虑。”赵娟还详细先容了民事诉讼程序,“如果真的起诉,后续难免要付出更多时间成本、经济成本。” 赵娟希翼通过这些说明,能(neng)让各方沉着下来,认(ren)识到诉前调解程序是解决问(wen)题(ti)的好机会,从而及时化(hua)解矛盾。
为(wei)了这次调解,几位调解人员做足了功(gong)课。调解中,大家从练琴的时间及时长、钢琴的摆(bai)放位置、控制音量等几方面入手,逐一和(he)三方当事人进行了沟通。调解人员目光诚恳(ken)地看向710住户,纷纷提出建议:“可以把弹(dan)琴时间固定在16点至20点之间,这个时间段孩子已经放学,又不到夜间休息时间。而且时长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这样既能(neng)保证孩子练琴,也能(neng)减少对邻居的干扰。”“把钢琴摆(bai)放在距离楼下受影响最远的房间,并且和(he)墙面保持一定距离,这样能(neng)有效降低(di)声音的传播(bo)。” “可以安装隔(ge)音设备,像隔(ge)音毡、吸音棉之类的,使(shi)用(yong)弱音踏板,控制在合理音量范围内。”
对810住户,调解人员也进行了引导(dao),说明在楼下弹(dan)钢琴的时候尽量播(bo)放温柔舒缓的简单风(feng)格的音乐(le),这样双方都能(neng)最大程度地降低(di)对邻居的影响。
达成文明公约化(hua)解矛盾
在长达三个小时的调解过程中,赵娟和(he)调解人员不断地在三方之间协调,耐心劝(quan)解,终于使(shi)三方能(neng)够沉着下来、理性对话(hua)。最终,三方基本达成《居民弹(dan)琴文明公约(初稿)》,均同意在此基础上(shang)与各自家庭成员商议方案,如果各自家属都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公约试行,如有问(wen)题(ti)随(sui)时调整公约内容。
此后社区没有再接到来自三住户的投诉。后社区主(zhu)动与三方核实情况,令人欣喜的是,调解之后三方不仅未再投诉,也没有报警,也未到法院诉讼,各方已经和(he)解。
法官表示,诉至法院容易,难的是预防化(hua)解、息讼止争。即(ji)刻响应、深入社区、凝聚合力,把矛盾化(hua)解在基层、化(hua)解在萌芽状态,让每一个社区都充满和(he)谐与安宁(ning),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wei)社会治理注入法院力量,为(wei)司法为(wei)民写下温暖(nuan)而坚实的注脚。
新京报记者 吴梦真
编辑 甘浩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