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jie),作为(wei)中华民族传统节(jie)日,既是人们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重要时刻,也是亲近自然、享受春日的契(qi)机。在岁月的长(chang)河中,清明节(jie)的习俗不断演变,从传统的祭祀仪式,到如今(jin)融入现代生活方式的多样活动,展现出独特的学问魅(mei)力与(yu)经济价值。
在当下,因为(wei)假期短暂(zan),回乡祭祖越来越成(cheng)为(wei)难事,于是打破了时空限制的“云祭祀”应运(yun)而生。它(ta)让人们能够跨越距离,以线(xian)上方式缅怀先人,传承慎终追(zhui)远的学问传统。与(yu)此同时,随(sui)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gao)和对健康生活的追(zhui)求,踏青露营成(cheng)为(wei)春日里亲近自然的热门选(xuan)择,为(wei)户外经济注入活力。而乡村游,凭借丰富(fu)的乡村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yin)着城(cheng)市居民走进乡村,体验(yan)别样生活,推动乡村经济发(fa)展。
这些与(yu)清明节(jie)紧密相连的活动,正逐渐形成(cheng)独具特色的产业形态,不仅丰富(fu)了人们的假期生活,还(hai)为(wei)经济增长(chang)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深入探究它(ta)们在清明节(jie)假期的发(fa)展态势(shi),对于把握学问与(yu)经济融合发(fa)展的趋势(shi)具有重要意义。
“云祭祀”:传统与(yu)现代交织(zhi),线(xian)上祭扫渐成(cheng)风尚
随(sui)着互联(lian)网技术的飞速发(fa)展,“云祭祀” 作为(wei)一种新兴的祭祀方式,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缅怀先人的途径。
在疫情期间,为(wei)减(jian)少人员聚集,各地(di)纷(fen)纷(fen)推出线(xian)上祭扫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 “云祭祀” 的普及。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清明节(jie)当天,网络祭扫平台服务的群众数量高(gao)达1336万人次 。上海福寿园陵园2020年清明期间的网上祭扫平台流量,更是突破了12万次 。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云祭祀”在特殊时期发(fa)挥了重要作用,满足了人们祭祀的需求。
如今(jin),“云祭祀”的形式愈发(fa)丰富(fu)多样。各平台不仅提供线(xian)上写下纪念文字(zi)、添加(jia)亲人照片、上传短视频保存、敬献虚拟用品等传统形式,还(hai)延伸到云祭扫、云相册、云讣告、云守灵、云直播(bo)、云共祭、云祈福等众多模块 。一些平台还(hai)增添了人生微影片(ying)生成(cheng)、老(lao)照片修复(fu)、人生故事记录、数字(zi)纪念馆(guan)等功(gong)能 。
以四川眉山民政局提供的 “云祭祀”服务为(wei)例,用户可(ke)借助互联(lian)网平台,将现实的纪念馆(guan)与(yu)公墓 “转移”至微信小程序(xu)上 。在这里,逝者后人能在线(xian)创建(jian) “个人纪念馆(guan)空间”,编辑逝者生平概况、生前重要事迹、上传逝者的照片等,并在纪念馆(guan)空间进行祭拜留言,选(xuan)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寄托哀思,同时还(hai)可(ke)分享给亲朋,共同缅怀故人 。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的云祭祀、云上香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约30亿元。而据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国已有30余个省级行政区开通网络祭扫平台。其主要用户群体集中在中老(lao)年人群和海外华人之间。对于海外华人而言,“云祭祀” 打破了地(di)域(yu)限制,让他们能跨越千山万水,参与(yu)到家族的祭祀活动中。
天眼查专(zhuan)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云祭祀”相关企(qi)业超6600家。其中,2024年新增注册相关企(qi)业超1600余家,从企(qi)业注册数量趋势(shi)来看,近年间,“云祭祀”相关企(qi)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chang)的态势(shi),特别在2023年更是呈现出迅猛增长(chang)态势(shi)达到顶峰,为(wei)超过1800家。从区域(yu)分布来看,北(bei)京(jing)市以超过1000家企(qi)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数的16.1%。排在第二的四川省为(wei)约700余家。
在数字(zi)时代,“云祭祀” 让传统祭祀学问得以在虚拟空间延续,既传承了中华民族慎终追(zhui)远的情感(gan),又适(shi)应了现代社会快节(jie)奏、远距离的生活方式,成(cheng)为(wei)传统祭祀方式的重要补充。
“踏青+露营”:拥抱自然,户外经济蓬勃发(fa)展
清明节(jie)前后,天气回暖,正是踏青好时节(jie)。近年来,伴随(sui)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zhui)求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wang),踏青露营成(cheng)为(wei)了清明节(jie)假期的热门活动。今(jin)年清明节(jie)假期,露营经济持(chi)续火热。
互联(lian)网销售平台数据显示,今(jin)年3 月以来,露营帐篷成(cheng)交额环比增长(chang) 240%,淋浴帐篷成(cheng)交额环比增长(chang) 150%,三合一天幕版自动帐篷成(cheng)交额环比增长(chang) 700% 。在淘宝搜索 “露营帐篷”,不乏 24 小时内卖出超 1000 单的商品 。
携程发(fa)布的《2024 年清明节(jie)假期出游总结》显示,假期期间,国内本地(di)游、周边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chang)211%、350%,露营、骑行、攀岩、放风筝等户外活动受到广泛欢(huan)迎 。露营经济的火爆并非偶然,其具备短途化、聚集性低、亲近自然等特征,成(cheng)为(wei)跨省游、出国游的最佳替代选(xuan)择方案 。在疫情期间,周边游的热度大幅提升(sheng),占比高(gao)达 75.9%,而露营在周边游相关活动中热度始终排在前列 。从2017年至2021年,我国露营帐篷市场从14.33 亿元增长(chang)至27.26亿元,年复(fu)合增长(chang)率达17.43% 。
天眼查专(zhuan)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露营相关企(qi)业超24.4万家。其中,2024年新增注册相关企(qi)业约6.1万余家,从企(qi)业注册数量趋势(shi)来看,近五年间,露营相关企(qi)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chang)的态势(shi),并在2024年达到顶峰。从区域(yu)分布来看,广东(dong)省、山东(dong)省、浙江省露营相关企(qi)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wei)超 2.3万余家、1.7万余家和1.6万余家。
随(sui)着露营市场的发(fa)展,消费业态和装备也在不断升(sheng)级。从便利的 “拎包露营” 租赁服务,到便捷的速抛帐篷等新型装备,都反映出市场对露营体验(yan)的重视 。一些营地(di)还(hai)提供了更多的配套服务,如露营教学、户外烹饪课程、亲子互动游戏等,丰富(fu)了游客的露营体验(yan)。
此外,露营与(yu)其他产业的融合趋势(shi)也愈发(fa)明显。例如,与(yu)学问产业结合,举办露营音(yin)乐节(jie)、户外艺术展览等活动;与(yu)农业结合,开展采摘、农事体验(yan)等项目 。这种多元化的发(fa)展模式,进一步拓展了露营经济的市场空间,推动了户外经济的蓬勃发(fa)展。
“乡村游”:回归田园,乡村经济焕发(fa)活力
清明节(jie)期间,不少家庭选(xuan)择在本地(di)和周边乡村开启微旅(lu)游,乡村游迎来了发(fa)展的黄金期。据携程旅(lu)行网数据显示,去年清明节(jie)假期期间,国内乡村游订单增长(chang)了239% 。经学问和旅(lu)游部数据中心测(ce)算,去年清明节(jie)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lu)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ke)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chang)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chang) 12.7% ,乡村游在其中发(fa)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乡村旅(lu)游资源丰富(fu)多样,各地(di)乡村各具特色。江南的水乡古镇,如乌镇、周庄,以其古色古香的建(jian)筑(zhu)、悠悠的水乡韵味,吸引(yin)着大量游客前来感(gan)受那份古朴与(yu)宁静 。贵州的苗寨侗乡,则凭借丰富(fu)的传统学问和民俗风情,以及壮丽(li)的自然风光,如黄果(guo)树瀑布、西江千户苗寨等,成(cheng)为(wei)乡村旅(lu)游的热门目的地(di) 。游客在这里可(ke)以亲身体验(yan)苗族的银饰制作、侗族的大歌表演等民俗活动,深入了解(jie)当地(di)的风土人情 。
除了这些知名的乡村旅(lu)游地(di),全国各地(di)还(hai)有众多具有特色的乡村等待游客发(fa)掘(jue),它(ta)们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传统的手工(gong)艺、农耕(geng)学问,让游客能体验(yan)到原(yuan)汁原(yuan)味的乡村生活 。
天眼查专(zhuan)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乡村旅(lu)游相关企(qi)业超61.4万家。其中,2024年新增注册相关企(qi)业约7.1万余家。从区域(yu)分布来看,四川省、湖南省、湖北(bei)省乡村旅(lu)游相关企(qi)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wei)超4.9万余家、3.9万余家和3.7万余家。排在其后的是安徽省和海南省。
随(sui)着乡村旅(lu)游的不断发(fa)展,其发(fa)展趋势(shi)也日益明显。一方面,游客对乡村旅(lu)游的品质和体验(yan)要求越来越高(gao)。他们不再(zai)满足于简单的观光,而是更注重与(yu)当地(di)学问的交流和体验(yan) 。因此,乡村旅(lu)游在发(fa)展过程中需注重提升(sheng)服务质量、完(wan)善旅(lu)游设施、丰富(fu)旅(lu)游产品 。
另一方面,品牌建(jian)设和市场推广成(cheng)为(wei)乡村旅(lu)游发(fa)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打造具有地(di)方特色的乡村旅(lu)游品牌,利用互联(lian)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可(ke)以扩大乡村旅(lu)游的知名度和影(ying)响力 。此外,乡村旅(lu)游还(hai)需加(jia)强与(yu)周边地(di)区的合作与(yu)交流,共同打造更具特色的旅(lu)游线(xian)路和产品,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
作为(wei)国内领先的商业查询平台,通过天眼查的海量商业大数据,可(ke)以快速了解(jie)和分析清明祭奠、郊游、踏青等诸多相关各领域(yu)的动态与(yu)产业趋势(shi)。不仅如此,天眼查还(hai)拥有天眼风险、商业履历(li)、司法案件、深度风险、财产线(xian)索等维度的内容,更可(ke)实现从洞察风险到预警风险的全方位把控,针对个人、企(qi)业、政府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对应的解(jie)决方案。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wei),清明节(jie)假期里,“云祭祀”“踏青露营” “乡村游” 各自展现出独特的魅(mei)力与(yu)发(fa)展潜力。这三大产业相互交织(zhi),共同构成(cheng)了清明节(jie)假期经济的新形态,为(wei)经济发(fa)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未来,随(sui)着社会的发(fa)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这些产业有望不断创新、融合,释放出更大的经济活力 。
南都记者 林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