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37届广交会首(shou)日,客商在服务机器人专区内(nei)体验减负产品(pin) 羊城晚报记者 钟振彬 摄(she) |
羊城晚报记者 孙绮曼
当美国所谓的“对(dui)等关税”影响全球贸易版图,熙熙攘攘的广交会展馆内(nei),上万家企业与(yu)220多个国家和地(di)区的参展商、采购商穿梭洽谈(tan)的声浪,汇成(cheng)中国对(dui)外开放(fang)最坚定的回(hui)答——在不确定性时(shi)代,这里始终是全球化稳定的坐标。
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贸易领域供应链稳定性承压(ya)。经济合作与(yu)发展组织(OECD)最新研(yan)判显示,贸易壁垒加剧或致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xia)调(diao)0.2个百分点至3.1%,但中国逆势获0.1个百分点的增速上调(diao),其经济政策效能获国际(ji)机构认可。
“一升一降”之间,新质生产力正重塑世界经济天(tian)平。在广交会开幕这一天(tian),这一信号也不断显现。
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汇集(ji)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dan)项冠军(jun)、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优质特色参展企业超5100家。
在这里,新质生产力重塑着供应链的确定性——本届广交会首(shou)次在第一期增设服务机器人专区,集(ji)中展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最新成(cheng)果,带来(lai)包括(kuo)具身机器人、商用服务机器人、教育娱(yu)乐机器人等在内(nei)的各类型产品(pin)。
在这里,采访商们找到全球产业链的“稳定锚”——第一期企业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方面表现突(tu)出,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技术含(han)量、高附加值产品(pin)吸引了全球采购商的目光,覆盖了工业生产、日常(chang)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tian),世界的目光再次凝聚(ju)于此——
中外记者看(kan)到的是广交会展馆19个展区中,人潮依旧涌动。
万商云集(ji)羊城,广交会以“确定性”回(hui)应世界。
珠江(jiang)奔涌千(qian)年不改入海之志。这场(chang)持续68年的“东(dong)方之约”,依然以春(chun)天(tian)的温度,温暖着全球化进程中的每(mei)一次振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