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zhai)券市场再度展现“磁吸力”。近段时间,境外(wai)机构普(pu)遍看好我国债(zhai)券市场,积极参与人民币(bi)债(zhai)券投融资业务。上(shang)海(hai)证券报记者(zhe)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截至目前(qian),中国债(zhai)券市场总规模(mo)达183万亿元人民币(bi),位居(ju)世界第二(er)。
中国人民银行称,下一步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债(zhai)券市场高水平对外(wai)开放,深化拓展境内外(wai)债(zhai)券市场互联互通,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yin)更多境外(wai)投资者(zhe)特别是长期投资者(zhe)投资我国债(zhai)券市场。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各方积极推进债(zhai)券市场对外(wai)开放,促进中国与全球债(zhai)券市场互联互通,推动(dong)人民币(bi)债(zhai)券成为离岸市场的(de)合格担保品,持续优化中国债(zhai)券市场投融资环境,取得(de)了显著成果。
截至2025年4月15日,共有1160余家境外(wai)机构进入(ru)我国债(zhai)券市场,涵盖了70多个(ge)国家和地(di)区的(de)主权类(lei)机构和商业类(lei)机构,持有债(zhai)券总量4.5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de)持仓量上(shang)升了2700多亿元。境外(wai)机构也(ye)积极来华发行熊猫债(zhai),累计发行量超过9500亿元。
2019年以来,我国债(zhai)券先后被纳入(ru)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fu)时罗素三大国际债(zhai)券指数,近年来权重实现稳步提(ti)升。
截至目前(qian),中国国债(zhai)和政策性金融债(zhai)在彭博全球综(zong)合指数中的(de)权重已达到9.7%,较四年前(qian)提(ti)升了3.7个(ge)百分点,并于2024年11月超过日本,升至全球第三;中国国债(zhai)在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zhai)券指数中的(de)权重为10%,已达到国别最(zui)大权重;中国国债(zhai)在富(fu)时罗素国债(zhai)指数中的(de)权重达到10%,是最(zui)初预计的(de)两倍。
“从实际收益率、避险属性等各方面(mian)看,中国债(zhai)券市场具有很强的(de)吸引(yin)力。”业内专(zhuan)家表示,当前(qian)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相应地(di),人民币(bi)债(zhai)券价格波动(dong)小、回报稳定。同时,人民币(bi)债(zhai)券具有较高的(de)分散化、多元化投资价值,避险功能正不断增强。
中国债(zhai)券市场的(de)对外(wai)开放仍然具有广阔空(kong)间。业内专(zhuan)家称,尽管境外(wai)投资者(zhe)在中国债(zhai)券市场的(de)持仓量稳步上(shang)升,但(dan)与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境外(wai)投资者(zhe)在整个(ge)中国债(zhai)券市场“2.4%”的(de)持债(zhai)量占比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推进债(zhai)券市场高水平对外(wai)开放工作,我国债(zhai)券市场的(de)国际影响力和吸引(yin)力不断提(ti)升——
中国人民银行推动(dong)人民币(bi)债(zhai)券成为离岸合格担保品,包括将“债(zhai)券通”债(zhai)券纳入(ru)香(xiang)港金管局人民币(bi)流动(dong)性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支撑境外(wai)机构使(shi)用“债(zhai)券通”债(zhai)券缴纳“互换通”保证金。
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mian),中国人民银行优化境外(wai)机构入(ru)市投资流程,支撑央行类(lei)机构根据(ju)投资管理(li)需求进行非交易过户;推出一系列“债(zhai)券通”“互换通”优化措施(shi),进一步与国际主流交易品种接轨(gui),延续费用减免安排。
中国人民银行面(mian)向长期投资者(zhe)加大宣(xuan)传力度,与境外(wai)投资者(zhe)、基础设施(shi)、结算代理(li)人、托管行、行业协会等各类(lei)机构开展座谈和交流,在境内外(wai)多地(di)面(mian)向主权类(lei)投资者(zhe)开展中国债(zhai)券市场的(de)宣(xuan)介。同时有序推动(dong)与中东、拉美、欧洲、非洲等地(di)区的(de)债(zhai)券市场联通与合作。
在推进债(zhai)市高水平对外(wai)开放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注重统筹开放与安全,实时监测跨境债(zhai)券交易行为和资金流动(dong)情况,加强债(zhai)券市场跨境资本流动(dong)的(de)宏观审慎管理(li)。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