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资讯记者 吴公然 杨滋 长(chang)沙(sha)报道
被害人“求告无门”,加害者却“逍遥(yao)法外(wai)”,这是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网络暴力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江帆调研发现(xian),根据我国(guo)现(xian)行刑(xing)法的相关规定,诽谤罪大多被视为自诉案件,只有在严重危(wei)害社(she)会秩序和(he)国(guo)家利益的情况下,才会转变为公诉案件。而网络诽谤案件的特殊性在于,相关证据的收集和(he)固定往往需要借助专(zhuan)业的设备(bei)和(he)技术,这对于被害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tiao)战。
“要想有效遏制网络暴力的蔓延(yan),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shou),让(rang)法律成为保护网络空间正义(yi)的利器。”2023年3月,在十四届全国(guo)人大一次会议上,江帆领衔提出了《关于修改刑(xing)法,有效打击网络侮辱诽谤犯罪的议案》。他建议将通过网络实施的侮辱诽谤犯罪明确纳入公诉案件范围(wei),并适当提高量刑(xing)幅度,增(zeng)加“情节特别严重”的处罚档次。
议案获得全国(guo)人大的高度重视,将会同有关方面在下一步修改刑(xing)法时认真研究论证,并推动完善相关司法说明,以更好(hao)地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
2023年9月,最高人民(min)法院、最高人民(min)检察院、公安部联合(he)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引导意见(jian)》,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和(he)政策把握问题作(zuo)了全面、系统的规定,重点打击恶意发起者、组织(zhi)者、推波助澜者以及屡教不改者。
业精于勤荒于嬉。为了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he)建议,江帆结合(he)律师工作(zuo)实际,全年都在收集议题并作(zuo)针对性调研,平均每年围(wei)绕20多个议题进行研究调研。近两年,在全国(guo)人代会上,江帆领衔提出了《关于修改人民(min)防空法,明确人民(min)防空工程(cheng)产权归属的议案》《关于修改刑(xing)法,有效打击网络侮辱诽谤犯罪的议案》《关于修改刑(xing)事诉讼法,完善涉案虚拟货币处置制度的议案》等8件议案,涉及的4个立法项目已列(lie)入十四届全国(guo)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