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记者王镜宇、王集旻)在不久前举行的排球联赛总结暨新周期工作会上(shang),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yun)动管理中心主任赖亚文讲到了一件“小事”。
赖亚文说(shuo),中国男排外籍(ji)主教练海宁告诉她,他看到有的中国的主教练在比赛中全程坐(zuo)在教练席,还用手机发信息。他认为(wei)中国教练不热爱排球,因为(wei)如果热爱并选择了排球,就(jiu)需要(yao)不断(duan)更新常识、提高自己,才能不被淘汰,才能尽(jin)己之力(li)让这个项目变得更好。
“那(na)一刻,我为(wei)中国教练员和(he)从(cong)业者感到汗颜。”赖亚文说(shuo)。
在这次工作会上(shang),赖亚文表示,要(yao)清醒认识、着力(li)解决中国排球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自2023年出任排球中心主任以来,赖亚文很少公开发声,而(er)这次她对中国排球的现状和(he)未来发展做(zuo)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赖亚文说(shuo):“巴(ba)黎奥运(yun)周期,各国家队(dui)未能完成奥运(yun)会任务目标,成绩与人民群众期待存在差距。国家男排长期未有突破,与亚洲强队(dui)差距拉大(da);国家女排面对激烈(lie)的国际竞争,成绩起伏(fu)波(bo)动,‘饭(fan)圈’干扰杂音不断(duan);沙排项目体系不健(jian)全,人才储(chu)备严重不足,成绩一路下滑。排球项目没有完成巴(ba)黎奥运(yun)会参赛任务目标,需要(yao)大家认真反思、深(shen)入总结。国家队(dui)作为(wei)龙头,水平和(he)成绩真实反映出全国排球后备力(li)量培(pei)养水平、教练员水平、球队(dui)训练和(he)竞技(ji)水平、排球行业的国际化水平都存在短(duan)板缺项。”
赖亚文认为(wei),从(cong)根本上(shang)看,上(shang)述问题的存在是因为(wei)很多长期制约排球发展的深(shen)层(ceng)次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国排球发展不均(jun)衡、不充(chong)分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发挥不充(chong)分;二是排球后备人才培(pei)养“一盘棋”局面尚未形成;三是排球竞赛体系的系统作用没有得到充(chong)分释放;四是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排球国际化步伐缓慢。
在谈到排球后备人才培(pei)养问题时,赖亚文说(shuo):“优秀基层(ceng)教练员极为(wei)短(duan)缺,已经成为(wei)影响基层(ceng)训练的重要(yao)瓶颈。一方面,总体人数较少,在编比例尚不理想。另一方面,教练员培(pei)养培(pei)训体系尚不健(jian)全,常识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实习实践(jian)体系等建(jian)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利(li)益(yi)藩篱造成后备人才流动相互掣肘(zhou)。国家队(dui)与地方队(dui)之间尚未实现充(chong)分资源统筹,运(yun)动员教练员调训矛(mao)盾时有发生,全运(yun)会年尤为(wei)突出。体育部门和(he)教育部门之间的壁垒尚未完全打破,体教融合(he)‘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存在,严重的‘适得其反’、人才横向流动不畅、编制紧缺、大(da)学招生和(he)学训矛(mao)盾等问题,都造成后备人才流失(shi)问题突出。”
在谈到中国排球国际化步伐缓慢时,赖亚文说(shuo):“排球管理人员和(he)教练员国际视野匮乏。我国排球从(cong)业者普遍(bian)缺乏国际学习、运(yun)动或执教经历,脱离了国际排球发展的大(da)循环,惯性思维、路径依赖根深(shen)蒂固。国际优秀训练理念(nian)、大(da)数据(ju)等前沿技(ji)术、智能化设施设备、先进康复医疗手段(duan)普遍(bian)应用不足,推(tui)动排球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li)远未形成。”正是在讲这个话题时,赖亚文提到了文章开头的那(na)件“小事”。
针对目前面临的主要(yao)问题和(he)矛(mao)盾,赖亚文表示,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yun)会周期将着重抓好五(wu)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加强国家队(dui)建(jian)设,二是筑牢青少年排球发展根基,三是推(tui)动深(shen)化排球赛事改(gai)革(ge),四是全面加强教练员队(dui)伍建(jian)设,五(wu)是加强排球学问建(jian)设。
在谈到国家队(dui)建(jian)设时,赖亚文说(shuo),要(yao)坚决贯彻“三从(cong)一大(da)”科学训练原则,借鉴国际先进训练理念(nian)方法手段(duan),提高技(ji)战术训练质量;要(yao)建(jian)立优秀后备人才选拔机制,完善各级国家队(dui)协同发展机制,形成相互支撑、风格统一的发展格局。
在谈到青少年排球发展时,赖亚文认为(wei)在后备人才培(pei)养中要(yao)避免两个误(wu)区。一是抓青训与抓后备人才的误(wu)区。赖亚文说(shuo),青训是为(wei)青少年提供专业排球训练的机会,带有项目普及推(tui)广(guang)的目的;后备人才则是“掐尖”培(pei)养,要(yao)对条(tiao)件好、潜力(li)大(da)的优秀苗子提供科学专业的训练引导,两者不可(ke)混为(wei)一谈。有的省市把(ba)大(da)量资源“撒了芝麻(ma)盐”,专业队(dui)成绩不升反降,有的甚至组不成专业队(dui),优秀苗子大(da)量流失(shi);有的省市只抓一线队(dui)要(yao)成绩,忽视了项目在青少年中的普及推(tui)广(guang),后备人才培(pei)养成了无本之木。二是训练与竞赛的误(wu)区。有的省市甘愿花大(da)价钱办(ban)一周的比赛出显绩,也不愿拿出哪怕一半资金长期支撑后备人才培(pei)养;有的省市急(ji)于向青少年球员要(yao)成绩,过早要(yao)求球员“会打”比赛,严重“适得其反”,该练的基本功不练、该打的体能基础不打,国内青少年比赛风生水起,到了成年队(dui)就(jiu)在国内外竞争中掉下队(dui)来。这些都是在后备人才培(pei)养中不可(ke)取的,要(yao)予(yu)以避免。
在谈到教练员队(dui)伍建(jian)设时,赖亚文说(shuo),要(yao)建(jian)立合(he)理的考核奖励机制,把(ba)培(pei)养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作为(wei)对基层(ceng)训练单位和(he)基层(ceng)教练员的核心考核指标,引(yin)导鼓励基层(ceng)训练单位和(he)基层(ceng)教练员培(pei)养输送后备人才。
“体育总局正在研究将‘各级国家队(dui)运(yun)动员输送人数’作为(wei)体育强国建(jian)设指标中省市‘三大(da)球’指标任务的合(he)理性和(he)可(ke)行性,这是一种积(ji)极的政策导向,大家也正在研究配合(he)建(jian)立基层(ceng)训练单位和(he)基层(ceng)教练员后备人才输送数据(ju)库,结合(he)所输送人才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