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江苏(su)资讯4月14日(ri)电(dian)(郑(zheng)钊 於佳鹏)近日(ri),国家公共信用和地(di)理空间信息中心发布《城市信用监测月报(2025年(nian)第(di)2期)》。报告显示,今年(nian)1月至2月,江阴市综合信用指数(shu)达到94.71,位(wei)列全国386个县级城市之首(shou)。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起着关键(jian)作用。近年(nian)来,江阴以建设高标准县域信用示范(fan)区为导向,持续强化信用治理现代化体系的顶层规划。当地(di)相继出台并实施了如《关于推行以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lu)证明的工作方案》等(deng)100多项信用综合文件以及行业信用专项政策,覆盖企业、个人(ren)、社会组织、事业单位(wei)和政府部门这5类实施主(zhu)体。
与(yu)此同时,江阴积极推进全市信用一体化平台的数(shu)据治理工作,不断优化平台功能,加速双(shuang)公示、信用承诺、合同履约、个人(ren)信用评(ping)价、信用报告查询、信用状态(tai)标识(shi)等(deng)数(shu)据的实时共享、更新与(yu)实际应用,进一步筑牢信用根基。2024年(nian),全市一体化平台、市社保管理平台、市燃气管理服务平台等(deng)业务系统总计(ji)共享交换信息达6000万条,“诚信江阴”发布“双(shuang)公示”信息9.4万条。
在诚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信用监管也实现了提质增效。江阴推行事前信用承诺制度,在市场准入审批、资质审核等(deng)环节,要求经营主(zhu)体主(zhu)动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shu),目(mu)前已累计(ji)公示承诺书(shu)2万多份,并且针(zhen)对政府项目(mu)开展合同履约信用监管。在事中监管阶段,推进分(fen)级分(fen)类监管模式(shi),在税务、生态(tai)环境、市场监管等(deng)34个重点(dian)领域行业,公示行业信用评(ping)价信息2万余条。在事后监管方面,加强行业企业失信信息共享,使(shi)其融入公共信用平台一体化网络应用,在行政管理及公共服务、财政扶持资金审核等(deng)重点(dian)事项中,联动核查企业信用达7.8万家。
据悉,自2018年(nian)起,江阴在全国县级城市综合信用排名中已多次位(wei)列前三,在全省(sheng)一直保持第(di)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fan)区的声誉持续提升(sheng)。展望未来,江阴将继续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精(jing)准解决信用数(shu)据碎片化应用效能不高的问题,大力推广“诚信码”的广泛覆盖与(yu)深度应用,加快形成(cheng)具有特色的县域信用示范(fan)区品牌和创新成(cheng)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