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业界动态
在这里,守护黄河入海流(美丽中国),利津水文站,曹建忠,邓家兴
2025-04-21 05:52:45
在这里,守护黄河入海流(美丽中国),利津水文站,曹建忠,邓家兴

山东(dong)东(dong)营利津水文站是(shi)黄河入海前(qian)最后一个水文站

在这里,守护黄河入海流(美丽中国(guo))

本报记者 ?李 蕊 《人民日报》(2025年(nian)04月14日第 15 版)

利津水文站工(gong)作人员利用无人吊(diao)箱测流量。

邢西金(jin)摄(人民视觉)

山东(dong)东(dong)营黄河入海口湿地(摄于今年(nian)2月)。

刘智峰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yue)读(du)

山东(dong)东(dong)营利津水文站是(shi)黄河入海前(qian)的最后一个水文站。它(ta)如同一个“传感器”,实时监测黄河水位、流量、含沙量等水文数据,为(wei)防汛抗旱、生态调度等提供重要(yao)信息。

多年(nian)来,利津水文站一代代水文工(gong)编辑把足迹留在河畔,不断利用创(chuang)新科技,守护黄河安澜。

“1997年(nian),连续12天,黄河没有来水,断流。”

“断流第226日,河床龟裂。”

“1999年(nian)3月11日,黄河来水。”

…………

在山东(dong)东(dong)营利津黄河河务局的档(dang)案柜中,一本本泛黄的簿子,记录着大河的历史。

位于山东(dong)东(dong)营的利津水文站始建于1934年(nian),是(shi)黄河入海前(qian)的最后一个水文站。

大河滔滔,奔腾(teng)入海。一代代水文人把足迹留在河畔,接力护卫黄河安澜。

水文站见证(zheng)大河“重生”

黄河利津断面在上(shang)世纪(ji)90年(nian)代几乎(hu)年(nian)年(nian)断流,如今已是(shi)大河畅(chang)流奔涌

据水文站记录,上(shang)世纪(ji)90年(nian)代,黄河利津断面几乎(hu)年(nian)年(nian)断流,1997年(nian)断流时间长达226天。自1999年(nian)起,国(guo)家正式实施黄河水量统(tong)一调度,这里迎来久违的河水,至此,大河畅(chang)流奔涌。

2023年(nian)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guo)黄河保护法(fa)》正式施行,提出健全水文监测网络体系,将生态流量管控上(shang)升为(wei)法(fa)定制(zhi)度。

黄河尾闾,利津水文站观测楼静静矗立。

1979年(nian),曹建忠随父迁居于此。长在黄河畔,喝着黄河水,踩(cai)着河滩泥巴玩耍,少年(nian)时期的他,就对(dui)黄河感情深厚。

那时,在水文站工(gong)作的父亲(qin)总爱念叨:“护好黄河,就是(shi)护住咱的根。”这句(ju)话,在曹建忠心中埋下种子。1987年(nian),他接过父亲(qin)的水尺,成为(wei)利津水文站的一名技师,负责测流、取沙等工(gong)作。

曹建忠告诉记者:“这里距入海口100多公里,是(shi)黄河的最后一个‘传感器’,水文数据关(guan)系着黄河最终入海水沙量,也牵动着防汛抗旱、生态调度的每根神经,是(shi)相关(guan)决策的重要(yao)依据。”

1997年(nian),黄河发(fa)生历史上(shang)最严(yan)重的断流,利津水文站全年(nian)断流226天,断流河道长约700公里,约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90%。

几十年(nian)过去(qu),断流的场景依然刻在曹建忠的脑海中:大风呼呼刮,沙子漫天飞,河道干得梆梆硬(ying),河床裂得像鱼鳞,枯树桩黑黢黢,孤零零戳在风里。

1999年(nian),国(guo)家正式实施黄河水量统(tong)一调度。调水令(ling)传到水文站时,曹建忠和同事们在河滩守了十几个日夜。

同年(nian)3月11日晨,风沙迷眼,站上(shang)员工(gong)全部到齐,附(fu)近村民抱着锅碗(wan)瓢盆(pen)涌向河岸。10点(dian),伴着阵阵沉闷的轰鸣声,水浪滚滚涌来,越来越近。

“水来啦!水来啦!”村民们呐喊着。有老职工(gong)抹了把脸,分不清是(shi)沙粒还是(shi)泪花。

40分钟后,曹建忠与同事们测出流量达到14.3立方米每秒;16时,增大到56.0立方米每秒;3月20日20时,达到663立方米每秒……往后几日,数字仍在上(shang)升。

曹建忠忙碌起来。有时,他站在观测台上(shang),望着滚滚东(dong)去(qu)的金(jin)波,仿佛(fo)看见父亲(qin)肩扛水尺的背影(ying)。

科技让水文站焕发(fa)新机

从人工(gong)测流到无人化操作,所有测验基本实现在线监测

黄河岸边,几座铁塔耸立,粗钢丝绳连成的缆道悬于波涛上(shang),四方形的吊(diao)箱随波起伏。

技师邓家兴坐在观测室,指尖轻点(dian)遥控器,吊(diao)箱便拖着无人船在河面游弋。半小时后,一份精准的流量表(biao)新鲜(xian)出炉。

黄河水量统(tong)一调度实施以来,黄河奔流不息、生机盎然。数据显示,2003年(nian)以来,利津水文站年(nian)径流量从不足50亿(yi)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00亿(yi)立方米以上(shang)。

变化的,不只是(shi)流量。这些年(nian),水文站多了许多新面孔,90后小伙邓家兴便是(shi)其中之一。

2015年(nian),船舶驾驶(shi)专业毕业的邓家兴“误打误撞”来到这里,“听说招会开船的,我(wo)就来了”。

可(ke)是(shi),当他来到水文站,仰头望着高空晃悠的吊(diao)箱,后脖颈泛起凉意:“嚯(huo),这是(shi)要(yao)开‘黄河飞船’?”

实际(ji)上(shang),邓家兴不仅要(yao)开船,还得掌握测流、取沙等基本技能。当时,水文站设备(bei)还不先进,测流、取沙全靠人工(gong),要(yao)两人挤进吊(diao)箱,再被缓缓降至河面,测流、取沙,一系列工(gong)作都要(yao)在吊(diao)箱上(shang)完成。

第一次进吊(diao)箱的场景,如今依然历历在目:钢索在河风里摆动,吊(diao)箱咯吱咯吱滑到河心,低(di)头看,脚下黄波翻(fan)滚,邓家兴战战兢兢地放流速仪、插杆测深……一套流程下来,腿肚子直哆嗦。

上(shang)吊(diao)箱,最怕数九寒天。羽绒服外罩救生衣,寒风仍能穿透衣衫。流速仪在冰面上(shang)“咔咔”作响,测一次流差不多得两个小时,下来后,睫毛挂着霜(shuang),手脚直发(fa)麻。那时,邓家兴常望着冰封的河面想:“要(yao)是(shi)能坐在屋里测流,该多好?”

科技突飞猛(meng)进,2018年(nian),邓家兴“如愿”了:吊(diao)箱实现无人化操作,无人船底部搭载ADCP多普勒流速仪,他不用钻(zuan)吊(diao)箱了,“半小时就可(ke)测出流量”。

科技让水文站焕发(fa)新机:水位监测用上(shang)自记仪,报汛软(ruan)件自动推送数据……如今,站上(shang)所有测验基本实现在线监测。

“黄河保护法(fa)提出健全水文监测网络体系,将生态流量管控上(shang)升为(wei)法(fa)定制(zhi)度。比如,法(fa)条里明确的水资(zi)源刚性约束制(zhi)度,要(yao)求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我(wo)们的水文数据就是(shi)‘四水四定’的直接依据。”利津水文站副站长邢西金(jin)说。

而今,守河人居住的小院修葺一新,“守在黄河边,入睡时听着鸟儿的叫(jiao)声,伴着滔滔黄河水,这就是(shi)一种幸福。”邓家兴说。

“后浪”奔涌挑大梁

“后生们的脑瓜里,装着黄河的未来”

“后生们的脑瓜里,装着黄河的未来。”邢西金(jin)说罢,望向不远处的河畔。

岸边,一艘蓝色铁皮(pi)船静静停泊。船尾挂桨(jiang)机旁(pang),一个红色小盒格外醒目。

“以前(qian)抬升挂桨(jiang)机得两人配合,一人舱内操控,一人来回跑、报角度,费时费力;一不留神,还会磕坏挂桨(jiang)机。”邓家兴萌生出一个想法(fa),“能不能研发(fa)一种装置(zhi),待挂桨(jiang)机抬到合适(shi)高度后,自动感应停止?”

邓家兴并(bing)非科班出身,只能从学习(xi)船体构(gou)造开始,画图纸,拆零件,重新组(zu)装……后来,他研发(fa)出“自动上(shang)升限(xian)位装置(zhi)”:遥控一按,挂桨(jiang)机抬到合适(shi)高度自动停止,就像装上(shang)了“智能刹车”。

目前(qian),利津水文站80%员工(gong)都是(shi)90后,科技创(chuang)新接连“开花结果”:自主研发(fa)“黄河悬移质水样含沙量自动计算软(ruan)件”“新型水文测船电动液压(ya)钳”……2023年(nian),利津水文站被授予“黄河水利委(wei)员会示范性先进班组(zu)”。

“后浪”奔涌,挑起大梁。邢西金(jin)说,通过“老带新”模式,年(nian)轻人得以淬炼成长,让老一辈的精神薪火相传。

自2008年(nian)黄河水利委(wei)员会向黄河三角洲实施生态补(bu)水以来,利津水文站承(cheng)担着黄河三角洲测流重任。曹建忠带着几名年(nian)轻骨干,穿越一人多高的芦苇荡。90后副站长李俊江跟(gen)在身后,泥浆灌满雨(yu)靴。“说不累,是(shi)假的。”李俊江说,“看到老师傅们在前(qian)面开路,我(wo)们怎能后退?”

常年(nian)驻站,多数员工(gong)要(yao)与家人异地,李俊江的爱人就在济南(nan)。

“为(wei)什么要(yao)坚守在黄河边?”记者问。李俊江思索半晌,答道:“三角洲的鱼群、鸟儿回来了,生态好了,这是(shi)我(wo)们坚守的意义。”

起初(chu)“误打误撞”来到这里的邓家兴,如今对(dui)这份工(gong)作有了新的认识——“将汹涌的洪水挡在面前(qian),把安全的大地留在身后,让母(mu)亲(qin)河造福百(bai)姓,这就是(shi)我(wo)们驻守的价值(zhi)所在。”邓家兴说。

最新资讯
  • 铜鼓县大沩山林场
  • 东区炳草岗街
  • 高淳县固城镇
  • 泗县黑塔镇
  • 南漳县巡检镇
  • 日照市
  • 湖口县马影镇
  • 灯塔市柳河子镇
  • 肥城市边院镇
  • 饶平县钱东镇
  • 通州区西集镇
  • 武陵区城西街
  • 宾阳县新桥镇
  • 秦州区中城街
  • 萧山区闻堰镇
  • 迁安市建昌营镇
  • 肃州区东南街
  • 任县任城镇
  • 秦州区关子镇
  • 梅列区列西街
  • 河南中青综合资讯
  • 游戏百科综合资讯
  • 快云游综合资讯
  • 快云综合资讯
  • 祁东综合资讯
  • 郴州综合资讯
  • 诸城资讯网综合资讯
  • imtoken
  •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