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zheng)值麦田管(guan)理黄金期。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涌现出这样一批“新(xin)农人”,他们开得(de)好(hao)新(xin)农机,玩得(de)转新(xin)农技,搞得(de)定新(xin)渠道,为当地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
在(zai)孟津区城(cheng)关镇贾滹沱社区高标准麦田,人不用(yong)到地头,通过手机就能打开喷灌设(she)备,不仅(jin)省工省时,还(hai)节水节肥。种粮大户杨元涛说:“遍布田间(jian)的100多个太(tai)阳能智能高压杆喷枪轮流(liu)作业,浇水、施肥喷洒均匀,用(yong)量、时间(jian)都(dou)能实时控制。”杨元涛拿(na)出手机轻轻一点,一组高压喷头瞬间(jian)开启,为麦苗按需(xu)喷灌。
2022年,杨元涛返乡,在(zai)贾滹沱社区承包了千亩沟域低产田,开启高标准农田改造,应用(yong)现代化农机装备、“5G+智慧农业”等农业种植管(guan)理新(xin)技术,实现从耕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控制。“以前(qian)给麦田浇水全凭(ping)经验,而且(qie)要跑遍麦田的各个角落。现在(zai)千亩麦田的土壤温度、湿度、肥力等数据在(zai)手机上一目了然,需(xu)要浇水在(zai)手机上就可操(cao)作。”杨元涛说。
装完农药(yao),开启GPS,画出地块,设(she)定航线,实行作业……在(zai)会盟镇老城(cheng)村的高标准麦田里,一架(jia)新(xin)型无人机在(zai)飞防机手的操(cao)控下,均匀地将“一喷三防”药(yao)液喷洒在(zai)小麦叶面(mian)上。无人机操(cao)作手陆纪武从2016年开始与植保无人机打交道,为农户提供植保飞防服务。“去年底,我又购(gou)买(mai)了新(xin)款植保无人机,一小时可飞防150亩以上,按每亩5元计算,可收入750元。”陆纪武说。
孟津区从提高农事管(guan)理效能入手,大力推进农业“机器(qi)换人”,积极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yong),推行代耕代种代管(guan)代收服务,在(zai)小麦春管(guan)时期,合理调配作业机具,解(jie)决农业生产中存在(zai)的“用(yong)工难(nan)”问题,有效降低劳动力成(cheng)本。
在(zai)横(heng)水镇铁楼村的高标准农田,“90后”小伙刘佳欣正(zheng)驾(jia)驶追肥机械,沿(yan)着整齐的麦垄将化肥精准投放到小麦根(gen)部。刘佳欣说:“现在(zai)种地全程机械化作业,一台机器(qi)一天能追肥160亩左右。”刘佳欣与朋友合作成(cheng)立了金鑫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100多万元购(gou)置了大型耕地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订单式托(tuo)管(guan)种粮面(mian)积达2000多亩。
“大家从众多农机化种粮能手和技术化种粮能手中精心评选出8位种粮‘新(xin)农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li),激励(li)更多‘新(xin)农人’扎根(gen)土地,投身粮食种植,积极推广新(xin)技术,在(zai)乡村振(zhen)兴的舞(wu)台上施展(zhan)才(cai)华。”孟津农机服务中心主任陆航说,通过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孟津区先后吸引万余名年轻人成(cheng)为黄土地上的种粮“新(xin)农人”,挑上“金扁担(dan)”。(经济日(ri)报记者 夏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