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虽然在中国控制得较好,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远远没(mei)有被控制住,不少国家仍(reng)然以每天五位数甚至六位数的(de)速度继续增加确诊病例。对于如何彻(che)底解决疫情,很多人都(dou)将(jiang)希翼寄托在推出(chu)广(guang)泛可用的(de)疫苗上,认为靠(kao)着广(guang)泛接种疫苗就可以终结疫情,辉瑞/BioNTech企业的(de)疫苗就被欧美国家寄予了很大的(de)希翼。但目前看来,疫苗虽然能够提供帮助,但远远不能彻(che)底解决疫情。
据海外网2月2日(ri)消息报道,西班牙首都(dou)马(ma)德里一家养老院的(de)78位居民接种第一剂辉瑞疫苗后(hou),该养老院工作人员证实,这78位居民中已有7人死亡,4人已入(ru)院接受治疗,另有12名工作人员的(de)新冠病毒检测也呈(cheng)阳性。之前在1月13日(ri),包(bao)括(kuo)养老院工作人员在内的(de)所有人都(dou)接种了第一剂辉瑞疫苗,但这仍(reng)然没(mei)有阻止接下来的(de)疫情传(chuan)播(bo)。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发生接种瑞辉疫苗之后(hou)仍(reng)然感染的(de)事件了。
之前瑞辉疫苗在挪威出(chu)现集体性的(de)问题,至少有23名老人接种之后(hou)出(chu)现严重副作用而死亡,这显示出(chu)瑞辉疫苗对中老年群体的(de)副作用还是不容忽(hu)视的(de)。而一个公认的(de)事实是,瑞辉疫苗接种之后(hou)不能保障100%不会感染,瑞辉疫苗需(xu)要接种两次,等待(dai)mRNA为细(xi)胞提供指令,制造靶蛋白或抗原来激发人体的(de)免疫反应。在这之后(hou),才能够达(da)到95%的(de)有效率,一次接种是不够的(de)。这个过程需(xu)要时间,瑞辉疫苗发挥作用的(de)时间在接种后(hou)的(de)10到14天,换(huan)言之,若在这个期间内接触(chu)病毒,打了疫苗也没(mei)有什么用,因为还没(mei)有开始生效。以西班牙马(ma)德里养老院的(de)情况为例,西班牙提及在注射疫苗10天内出(chu)现感染病例,这正是在第一剂疫苗生效之前,出(chu)现感染不足为奇。
如果说疫苗二(er)次注射才有95%成功率还可以接受的(de)话,那么疫苗的(de)其他限制可能才是真正难以接受的(de)。目前生产出(chu)来的(de)疫苗主要有几种,分别是灭活(huo)疫苗、基因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蛋白质疫苗,其中前两者用的(de)较多,我国使用的(de)主要是灭活(huo)疫苗,而瑞辉疫苗则是典型的(de)mRNA疫苗。各种疫苗在储存条件、有效率、保质期和价格等关键要素上都(dou)存在差别,但总体来看,瑞辉疫苗的(de)有效率较好,但价格、保质期、储存使用条件都(dou)很不理想(xiang)(需(xu)要零下70度储存)。正是苛刻的(de)储存条件和高(gao)昂的(de)价格,成为了限制瑞辉疫苗的(de)最大问题。相比之下,我国的(de)疫苗有效率虽然没(mei)有达(da)到95%,但灭活(huo)疫苗更加安全,在价格和储存温度方面都(dou)要好得多,其实更加适(shi)合大面积推广(guang)。只不过我国疫情控制较好,没(mei)有急切(qie)的(de)必(bi)要进行(xing)大规模接种。
对于西方来说,如果单单期盼依靠(kao)瑞辉疫苗来改(gai)变(bian)整个疫情,这短期内是不现实的(de),即使不考(kao)虑有效率的(de)不足和副作用的(de)影响,单是数量都(dou)不够用的(de)。要彻(che)底解除疫情的(de)威胁,需(xu)要的(de)不仅仅是疫情,科学有效的(de)控制隔离也是必(bi)不可少的(de),否(fou)则若继续以现在的(de)疫情扩(kuo)散速度继续高(gao)速扩(kuo)张,期盼数年之后(hou)才能普遍注射的(de)疫苗终结疫情,其代价恐怕会是无法承受的(de)。而且,目前任何一款(kuan)疫苗都(dou)无法确定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de)副作用,没(mei)人能拍着胸脯说给(gei)老年人接种不会有事,这就进一步限制了疫苗接种对整体防控的(de)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