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的关税和贸易形势,国际航(hang)空运输协会(hui)(IATA,简称“国际航(hang)协”)开始(shi)发声(sheng),并强调航(hang)空货运在保持全球供应链韧性方面的重(zhong)要作用。
国际航(hang)协在世界各地共拥有340家成员航(hang)空企业(si),定期国际航(hang)班客运量超过全球的80%。
国际航(hang)协全球航(hang)空货运主管(guan)布兰(lan)登·沙利(li)文(Brendan Sullivan)表示:“无论是支撑全球贸易、实现电(dian)子商务,还是提供重(zhong)要的人道(dao)主义援助,航(hang)空货运的价值有目共睹。为(wei)满足客户(hu)希望并应对日益复(fu)杂的环境,航(hang)空货运业必须不断加强安全保障、快速实现数字化,并履(lu)行可持续发展承诺。”
其中,对于贸易紧张局势,国际航(hang)协强化了(le)立(li)场,即贸易推动繁荣,任何破坏货物自由流动的措施最终都(dou)会(hui)损害企业、消费者和经济。“当前的贸易紧张局势令人深(shen)感担忧(you)。贸易推动繁荣。贸易增长,生活更好。无论当前贸易紧张的局势如何解决,航(hang)空货运都(dou)将(jiang)一如既(ji)往地为(wei)人们运输需要和想要的货物。”沙利(li)文表示。
安全是航(hang)空运输的重(zhong)中之重(zhong),就航(hang)空货运而言(yan),具体重(zhong)点是锂电(dian)池的安全运输。国际航(hang)协呼吁(yu)政府(fu)加大力度制止不遵守规则(ze)托运人,并支撑国际民航(hang)组织加强《芝加哥公约》相关工作,该公约是危险品航(hang)空安全运输的全球框架。
沙利(li)文表示:“锂电(dian)池的运输量正在增长。未(wei)申(shen)报或申(shen)报错误的货运相关风险也随之增加。行业已投(tou)资(zi)培训、认证和技术。政府(fu)必须承诺匹(pi)配强有力的监督和实行。”
在最近(jin)发生涉及货物中隐藏燃烧装置的事(shi)件后,国际航(hang)协再次呼吁(yu)各国政府(fu)采(cai)取协调一致的、基于风险的航(hang)空货运安全方案。虽然部分国家采(cai)取了(le)新措施,但缺乏(fa)一致性,导致不一致的效果。提示我(wo)们加强基于全球标准的统一应对措施的重(zhong)要性。
沙利(li)文说:“最近(jin)的安全事(shi)件突显了(le)政府(fu)之间加强协调的必要性。航(hang)空安全不能建立(li)在碎片(pian)化措施之上。全球标准和合作至关重(zhong)要。”
在数字化方面,加速全行业采(cai)用ONE Record也是关注(zhu)重(zhong)点。国际航(hang)协强化了(le)ONE Record作为(wei)端到端数字数据交换行业标准的核心作用,支撑提高效率、合规性和透明度。行业的目标是到2026年1月(yue),ONE Record将(jiang)成为(wei)共享数据的首选方案。
航(hang)空货运的运营将(jiang)继续保持可持续性,越来越多地努(nu)力减少浪费,循环实践,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例如,国际航(hang)协关于在整个货物供应链中消除一次性塑料的引导意见现已纳入运营标准。减少碳排放(fang),即行业最大的环境挑战也已取得(de)进展。围(wei)绕(rao)SAF(可持续航(hang)空燃料)的行动已取得(de)一定成效,整个价值链体系的新协议捷报频传(chuan),越来越多的企业(si)承诺使用SAF。近(jin)期,SAF登记(ji)名录由CADO推出和运营,旨在建立(li)SAF的全球市场,加快行业向2050年实现净零(ling)碳排放(fang)的过渡。
此外,国际航(hang)协将(jiang)很快推出CO2 Connect for Cargo,旨在支撑准确的排放(fang)计算和报告,包括SAF的使用。
然而,SAF产量仍远低于需求,生产成本仍然很高。国际航(hang)协敦促各国政府(fu)实施政策框架,扩大SAF生产并降低成本。
“我(wo)们致力于在2050年实现净零(ling)碳排放(fang)。但实现这一目标最有力的杠杆,即SAF的产量增加令人失望。主要燃料生产商一直在缓慢推进或搁置SAF的计划投(tou)资(zi)。飞机制造商已经放(fang)弃了(le)中期交付氢动力飞机等二氧化碳减排产品的承诺。尽管(guan)政府(fu)已有风能和太阳能产业扩张的先例,但并没有提供所需的政策支撑。相反,一边补贴化石燃料开采(cai),一边又瞄准净零(ling)碳排放(fang),释放(fang)的信号复(fu)杂。航(hang)空企业(si)有信心和决心,但单(dan)靠(kao)行业的努(nu)力无济于事(shi)。监管(guan)机构(gou)、燃料供应商和制造商需要做(zuo)到言(yan)出必行。” 沙利(li)文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