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场监管局8日发布消息称,自2023年11月(yue)签订(ding)《共建信用京津冀(ji)合作(zuo)框架(jia)协议》以来,京津冀(ji)三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统一数据(ju)标(biao)准、深化(hua)信息共享、开展协同监管三大举措,构(gou)建起跨区域信用监管“共同体”,截至(zhi)目前已实现7.24亿条信用数据(ju)全(quan)量共享,信用赋能区域发展的(de)效能日益凸显。
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工作(zuo)人(ren)员的(de)电脑屏幕上,有这样一张“神奇”的(de)地图,即汇聚京津冀(ji)三地年度报(bao)告、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登记注(zhu)册等信用数据(ju)的(de)地理信息系统平台(tai),通过空间信息技术(shu)与信用体系的(de)深度融(rong)合,京津冀(ji)三地市场监管正从“数据(ju)上网”迈(mai)向“数据(ju)驱动决策”的(de)数智化(hua)新阶(jie)段。
据(ju)先容,三地通过联合制定《法人(ren)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ju)元交换规范》《法人(ren)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ju)共享应用规范》两项京津冀(ji)协同地方标(biao)准,建立京津冀(ji)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ju)库,有效解决了三地信用数据(ju)标(biao)准不统一、共享不充分等问题。目前,通过相关标(biao)准,京津冀(ji)三地已实现近1700万家企业(ye)、个体工商(shang)户、社会团体等各类机构(gou)的(de)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ju)共享。(记者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