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网站近(jin)期发布的一篇文章注意到,在应7家(jia)美国太(tai)阳能制造商的要(yao)求进行调(diao)查(cha)后,美国商务部近(jin)期裁定,从四个东(dong)南亚国家(jia)进口的太(tai)阳能产品应当面临(lin)最高达 3521%的反补(bu)贴与反倾(qing)销税。接下来,美国国际贸易委(wei)员会将作出最终裁定。如果(guo)该委(wei)员会作出“肯定”裁决,新税率(lu)将生效。
如此匪(fei)夷(yi)所思(si)的畸形税率(lu)是(shi)如何产生的呢?
文章称,如果(guo)美国企业认为(wei)自己被低价的进口商品所伤害,它们可以(yi)向美国政府申请,对别国是(shi)否“不公平地”补(bu)贴一些产业,或者说“倾(qing)销”产品进行调(diao)查(cha)。而(er)调(diao)查(cha)结果(guo)往往对发起申请的企业有利。美国官方(fang)数(shu)据显示,在2011年(nian)到2021年(nian)间应企(qi)业要(yao)求发起的调(diao)查(cha)中(zhong),74%的相关案件都以(yi)美国加征关税告终。
文章指出,值得注意的是(shi),美国企业经常对别国进行倾(qing)销,但却不会引发什么后果(guo)。例(li)如,威斯康星大(da)学(xue)麦迪逊分校公共事(shi)务教(jiao)授格雷戈里·内梅特告诉《纽约时报》,美国的制药企业经常以(yi)远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销售(shou)药品。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美国政府自己也补(bu)贴其眼(yan)中(zhong)的战略性产业,包括通过2022年(nian)出台的《通胀(zhang)削(xue)减(jian)法案》来补(bu)贴可再生能源行业。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xi)师莱(lai)兹卡诺表示,美国的太(tai)阳能制造补(bu)贴是(shi)相当可观的,而(er)在他看来“颇具(ju)讽刺意味” 的是(shi),当美国提供的补(bu)贴实际上超过了在中(zhong)国生产一流新型太(tai)阳能组件的实际成本时,美国却指责其他国家(jia)在向美国倾(qing)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