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仿生机器(qi)人(ren)与参会人(ren)员打招呼 |
文/羊城晚报记(ji)者 王莉 潘(pan)亮 古司祺 图(tu)/羊城晚报记(ji)者 刘畅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举(ju)行开幕式暨(ji)全体会议,现场发布了(le)2024年度“中国科(ke)学十大进展”及2025中关村论坛重大科(ke)技成果,引发业内外(wai)关注。
今年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chan)力与全球科(ke)技合作(zuo)”为年度主题(ti),设置了(le)论坛会议、技术交(jiao)易(yi)、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tao)活动等5大板块(kuai)、128场活动。为期五天的活动期间,上千名(ming)全球顶尖专家、学者、企业家将齐聚一堂,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gong)新思路(lu)、新启示。
“智慧”“绿色”成办(ban)会关键词
“智慧”是本届论坛年会的关键词之一。今年全面使用电子证件、电子桌签、会场导航、座位查询(xun)等各类智能服务,覆盖从(cong)入场到落座参会的全流程,指引参会者快速准确到达(da)会议区域,实时了(le)解会议信息(xi)。比如,与会人(ren)员进场时,安检门上方屏幕会自动显示其即将参加的会场位置等信息(xi)。
“绿色”是另一大关键词。今年的会场布置全面使用可循环利用物料,论坛资料全部提供(gong)电子版,印刷品和文创产(chan)品均(jun)采用可回(hui)收材(cai)料制作(zuo)。在休息(xi)区,记(ji)者不仅看到了(le)“纸椅子”,还有不少区域的围挡也是纸质的,便于(yu)回(hui)收再利用。与此同时,动态优(you)化(hua)场馆(guan)周边导航路(lu)线,安排无人(ren)驾驶接(jie)驳体验,摆渡车全部使用新能源车。会场周边还科(ke)学投放了(le)共享单(dan)车,让绿色出行理念(nian)深(shen)入人(ren)心。
百余台智能机器(qi)人(ren)担(dan)任“智愿(yuan)者”
为充分(fen)发挥论坛“科(ke)技风向标(biao)”作(zuo)用,本届论坛年会深(shen)度融合具身智能机器(qi)人(ren)、人(ren)工智能大模型、低碳等前沿科(ke)技,精心打造全流程、多维度的应用场景,营造“科(ke)技无处不在”的氛围感,为嘉宾们(men)呈现一场创新味更浓(nong)的科(ke)技盛宴。
今年的论坛年会突(tu)出人(ren)形机器(qi)人(ren)应用,围绕迎宾、交(jiao)流、主持、表演、服务等5大类核心场景,遴选15家机器(qi)人(ren)企业的百余台代表性产(chan)品担(dan)任“智愿(yuan)者”,为与会嘉宾提供(gong)全方位智能服务。记(ji)者在现场看到,在咨询(xun)台前,机器(qi)人(ren)“妮娅”正微(wei)笑着回(hui)答嘉宾们(men)的提问;在展示区,书法机器(qi)人(ren)“俞文峰”现场挥毫泼(po)墨,“盖博特”为嘉宾送上文创产(chan)品;在开幕式现场,12台“夸父”伴随着《一起向未来》的旋律大秀舞技;在常设展馆(guan),“加速T1”正在紧张激烈地踢足球比赛……
与此同时,本届论坛年会深(shen)度挖掘人(ren)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应用潜力。比如,使用AI同传(chuan)系统,基于(yu)声纹识别、语音拟合技术,实现用演讲者的原声进行同传(chuan)翻译。运用大数据平台,基于(yu)大模型技术集群,对上千条招引线索和参会企业信息(xi)进行快速分(fen)析,挖掘有价值信息(xi)。使用文生视频技术制作(zuo)视频,年会暖场片、成果发布片等视频均(jun)借助AI生成。打造AIGC工作(zuo)站,搭(da)建AI智作(zuo)平台,为记(ji)者在文本创作(zuo)、绘(hui)图(tu)、办(ban)公等方面提供(gong)智能辅助。
常设展馆(guan)仿佛“科(ke)技魔(mo)法秀”
今年的常设展馆(guan)约1万平方米,350余家科(ke)技企业携490件“黑(hei)科(ke)技”产(chan)品亮相。从(cong)多形态人(ren)形机器(qi)人(ren)到生物医药基因编程,从(cong)医疗(liao)手术革命到工业智能跃迁,记(ji)者仿佛闯入了(le)一场“科(ke)技魔(mo)法秀”。
在展区入口处,北京人(ren)形机器(qi)人(ren)创新中心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身高1.7米的银灰色“天工2.0”机器(qi)人(ren)稳健(jian)攀爬楼梯,遇坑洼路(lu)面实时调整步态为“微(wei)曲膝(xi)”模式,切换(huan)自如。据先容,这是国内首个实现复杂(za)地形自适应行走的仿人(ren)机器(qi)人(ren),步态调整速度领先国际同类产(chan)品30%,能效(xiao)指标(biao)达(da)国际水平。
由清华大学孵化(hua)的团队带来了(le)全球首款全直驱仿人(ren)五指灵巧手。据先容,其搭(da)载12个主动自由度、100点触觉阵列传(chuan)感器(qi),让它(ta)能感知物体的硬度、温度甚至边缘形状,抓握力可从(cong)80牛瞬间切换(huan)至轻柔模式,试管分(fen)拣、红酒(jiu)开瓶等高精度动作(zuo)一气呵成。
在医疗(liao)科(ke)技区域,两款神经外(wai)科(ke)手术机器(qi)人(ren)引人(ren)注目。其中,颅脑脊柱一体化(hua)手术机器(qi)人(ren)集成了(le)颅脑和脊柱两个适应证,为神经外(wai)科(ke)手术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磁共振引导激光消融系统,则是国内首款、唯一可实现颅内病灶微(wei)创可视化(hua)消融的医疗(liao)设备,为颅内病灶的治疗(liao)提供(gong)了(le)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