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jing)过昨天(tian)的大(da)跌,今天(tian)A股迎来反弹。
开盘后(hou),各大(da)指数都翻红,上午全市场便有超3200只个股上涨(zhang),成(cheng)交额超过1万亿。
盘面上,涨(zhang)势较好的,依然是反制概念,像(xiang)农业(ye)、内(nei)需消费等等,下跌的则是受关税影响较大(da)的板块,如苹果概念。
而随着国家多方面出手稳定市场,另外一个概念板块,可能会陆续出现不错的配置机会。
这个概念板块,究竟是什么?
01类“平准基(ji)金”,来了(le)
昨天(tian)下午临近尾盘,一个消息在投(tou)资圈里流传开来:权威人士称,中央汇(hui)金企业(si)正在积极开展(zhan)稳市操(cao)作。
之后(hou),中央汇(hui)金企业(si)公告称,中央汇(hui)金企业(si)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zhan)前景,充(chong)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ci)增持了(le)交易(yi)型开放(fang)式指数基(ji)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在此消息刺(ci)激(ji)下,A股止住了(le)向下的走势,反而有了(le)一个小型反弹。
而今天(tian),消息面的刺(ci)激(ji)进一步(bu)加码,不仅汇(hui)金,金监(jian)、央行同时出手,释放(fang)出明确信(xin)号:
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其中,中央汇(hui)金企业(si)在盘前就公开表示,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da)增持力(li)度,均衡增持结构。将继续发挥好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有效(xiao)平抑市场异常波动,该出手时将果断出手。
中央汇(hui)金企业(si)有关负(fu)责人就2025年4月(yue)7日公告答记者问时,提到中央汇(hui)金企业(si)一直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战略力(li)量(liang),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ji)金”作用。自2008年以来中央汇(hui)金企业(si)多次(ci)参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积极提升资本市场的内(nei)在稳定性。
央行也跟进表态,称坚定支撑中央汇(hui)金企业(si)加大(da)力(li)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ji)金,并在必要时向中央汇(hui)金企业(si)提供充(chong)足的再贷款支撑,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另外,国家金融监(jian)督管理总局也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jian)管比例(li)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hua)保险资金比例(li)监(jian)管政(zheng)策,加大(da)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jing)济的支撑力(li)度。
大(da)家一定会关心这些资金规模有多大(da)?
以保险资金为例(li),数月(yue)前证监(jian)会负(fu)责人就在记者会上表示:
在现有基(ji)础上,引导大(da)型国有保险企业(si)增加A股投(tou)资规模和实际比例(li),从2025年起每(mei)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tou)资A股;
未来三年公募基(ji)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mei)年至少增长10%;
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tou)资试点在2025年上半年落地,资金规模将不低于1000亿元。
方正金融也做过测算:
假设保费增速0%~10%、投(tou)资A股比例(li)15%~30%,以新增保费测算,每(mei)年大(da)型上市头(tou)部保险企业(si)的保费规模接近2.5万亿元,增量(liang)资金为3700-8300亿元;以新单(dan)保费测算,新单(dan)保费规模接近6000亿元,增量(liang)资金为1000-2200亿元。
如果加上汇(hui)金等其他稳定市场的资金,整体规模还(hai)是比较大(da)的。
大(da)家一定很关心,这批资金会去哪里?
02类“平准基(ji)金”,都在买什么?
从历史(shi)经(jing)验(yan)看,汇(hui)金也好、险资也好,当然也包括养老金、公募基(ji)金等,重仓的方向多是大(da)盘蓝筹股、白马(ma)股,以及各行业(ye)龙头(tou)企业(si)等等。
这些都不是秘密(mi),早已公之于众,且有迹可循。
如2024年三季报的数据显示,按(an)持仓市值大(da)小排名,险资前十大(da)重仓股中,银行股独(du)占7席,通信(xin)、交通板块也是重点持仓对象,如中国联通、中国电信(xin)、招商公路等。
从数量(liang)上看,险资重仓股最多的10大(da)行业(ye),科技含(han)量(liang)较高,其中头(tou)5位中,电子、医药(yao)生(sheng)物、计算机占据3席,是当下最为热门的科技行业(ye)。
又如汇(hui)金,在市场低迷时期,中央汇(hui)金曾多次(ci)出手增持。
如2008年9月(yue)18日,时值全球金融海啸期间,中央汇(hui)金企业(si)宣(xuan)布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股票承诺期一年。
2015年7月(yue)5日,时值15年股市冲高后(hou)大(da)幅下跌,中央汇(hui)金公告,已于近期在二级市场买入交易(yi)型开放(fang)式指数基(ji)金(ETF),并将继续相关市场操(cao)作。随后(hou),中央汇(hui)金在7月(yue)8日表示,汇(hui)金坚决维护证券(quan)市场稳定,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承诺不减持所(suo)持有的上市企业(si)股票。
2023月(yue)10月(yue)23日、2024年2月(yue)6日,也是市场较为低迷的时期,中央汇(hui)金企业(si)买入交易(yi)型开放(fang)式指数基(ji)金(ETF),并表示将在未来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央汇(hui)金及其全资子企业(si)合计持有23只ETF产品,总市值达1.04万亿元。
具体来看,汇(hui)金持有的ETF多为大(da)盘宽基(ji)类,如沪深300、上证50等。
03什么资产适(shi)合逢低加购?
来势汹汹的加关税问题,使得市场出现了(le)恐慌(huang),资本也进入了(le)避险模式,此时的投(tou)资者,最想知道的,莫过于到底哪些资产才能帮助自己(ji)安然度过?
答案当然有不少,比如避险之王黄金,还(hai)有稳定收益的债券(quan),还(hai)有一些反制概念如稀土、农业(ye)等,甚至还(hai)包括提振内(nei)需概念板块。
这些都是有逻(luo)辑支撑的,这些资产价格的上涨(zhang),也说明了(le)一切。
如果从更长远的视角去看,投(tou)资者也可以考虑另外的资产,这些资产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应该是符合国家长远发展(zhan)战略方向的资产,比如科技创新、高质量(liang)发展(zhan)等等;
第二,资产本身具有较高的基(ji)本面,在过去多年也已经(jing)向市场证明了(le)自己(ji)的价值,并一直得到市场的认可;
第三,估值处于合理区(qu)间,如果有一定程度的错杀,就更好了(le)。
换句(ju)话说,真正好的资产,应该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在市场出现回撤时相对抗跌,在市场复苏时也能够顺势修复、上涨(zhang)。
以上三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支撑起长线的、底层(ceng)的逻(luo)辑,第二个条件支撑起优质的企业(si)基(ji)本面,第三条则是性价比,这些条件共同实现进可攻、退可守。
同时,这些条件也能够帮助投(tou)资者有效(xiao)过滤风险,甚至规避可能出现的黑天(tian)鹅。
符合这些条件,可以是企业(si),也可以是企业(si)的组合,如某个指数。
对于既想逢低布局把握核心资产行情又追求均衡配置、相对稳健的投(tou)资者来说,A500指数ETF(159351)或(huo)许(xu)是一举两得的较优解。
A500指数ETF跟踪(zong)A500指数,其实现了(le)杠(gang)铃策略,既有大(da)盘偏价值、历史(shi)分红较好、长期稳健的成(cheng)熟行业(ye)龙头(tou)优选,也较高配置了(le)成(cheng)长性较好、新质生(sheng)产力(li)相关领域的龙头(tou)企业(ye)。
长期维度看,A500指数的成(cheng)长性和投(tou)资性价比高,波动性相对于单(dan)纯(chun)行业(ye)或(huo)主题指数小,适(shi)合追求均衡配置的投(tou)资者一键布局A股百业(ye)龙头(tou)。
全市场追踪(zong)A500指数的基(ji)金较多,其中,A500指数ETF(159351)备受投(tou)资者青睐,年内(nei)资金净流入额30.89亿元,位居同类第一,最新规模144.97亿元,年内(nei)日均成(cheng)交额达23.52亿元,流动性好。
该基(ji)金在合同中设置了(le)季度分红机制,即每(mei)季度最后(hou)一个交易(yi)日,对基(ji)金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进行评价,满足条件即可分红。
A500指数ETF(159351)也有对应联接基(ji)金(A类:022453;C类:022454),方便投(tou)资者场外布局。
04又到了(le)抄(chao)底时刻(ke)?
尽管关税问题给经(jing)济和资本市场都造成(cheng)了(le)很大(da)的打击,而且鉴于世界从未遭遇(yu)过如此剧烈的贸易(yi)摩擦,很难预知未来究竟会发生(sheng)什么,究竟还(hai)有多少利空,所(suo)以难免感到迷茫,应对起来也颇有难度。
但是,回顾历史(shi),世界遭遇(yu)的危机,有不少的破坏程度比贸易(yi)战更大(da),如一战、二战,流行病、全球性的金融海啸等等。
一开始大(da)家也是非常恐慌(huang)、迷茫,市场的剧烈下跌,更放(fang)大(da)了(le)这种恐慌(huang)情绪,结果是实体、金融相互传染,螺旋式下跌。
然而,一旦价格下跌充(chong)分计价利空因素,市场就会逐渐见底,加上各种应对措施逐渐产生(sheng)效(xiao)果,市场就会进入估值修复状态,等到实体经(jing)济数据复苏,市场就会重新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
97年亚洲金融危机、00年科网股泡沫破裂、08年金融海啸、20年疫情、22年战争+高通胀等等,都遵循这样一个步(bu)骤。
而那些在大(da)幅下跌之后(hou),看准时机积极抄(chao)底的资金,普遍都获得了(le)正收益。
这一次(ci),也不太(tai)可能偏离这样的路径。
对于大(da)多数的投(tou)资者而言,在开始时迷茫、恐慌(huang),采取(qu)避险模式,无可厚非,但随着市场下行,不少资产会逐渐显示出不错的配置价值,这个时候,需要回归平静、回归理性,积极地寻(xun)找当中的抄(chao)底机会。
而采用一些进可攻、退可守的金融工具,则可以减少抄(chao)底过程中的风险,放(fang)大(da)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