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截图
“提起隐私部位(wei)不丢人”“隐私部位(wei)不准随便给别人碰”。近日,山东枣庄一位(wei)小学老师在课堂开展性教育的视频走红网络,人民日报、央视资讯公众号纷纷转发,不少网友点赞(zan),“这是常识(shi),就(jiu)要大方地讲解”。
从网传视频看(kan),老师的讲解“尺度”不小,课堂上还传出(chu)了(le)阵阵惊呼,甚至有学生(sheng)说“老师换个话题”“老师这个超纲了(le)吧”。不过老师不为所(suo)动,依然淡定(ding)且风趣地将相关常识(shi)娓娓道(dao)来。
这种(zhong)课堂的反差以及(ji)舆论的点赞(zan),或许也在映(ying)照着(zhe)某种(zhong)现实:一些人对性教育或许依然感到“难以启齿”,但社(she)会已经达(da)成了(le)新共识(shi)——性教育,就(jiu)应该(gai)大大方方地讲出(chu)来。
客观(guan)来说,形成这种(zhong)新共识(shi)并不容易。围绕如何进行性教育,社(she)会曾进行过多年的拉锯,正如课堂上“换个话题”这样的“谈性色变”,不可否认是普遍存(cun)在的。此前(qian)也曾出(chu)现家长举报性教育教材、老师讲授怀孕常(chang)识(shi)遭投诉等事件(jian),引发了(le)激烈的社(she)会讨论。
但到今天,性教育似乎已经无法回避。如今的未成年人,生(sheng)活在一个异常(chang)丰富(fu)多元的信息空(kong)间,他们需要对性有基本的认识(shi),来形成健(jian)康正向、自我负责的生(sheng)活习惯和身体意识(shi)。
另一方面,性教育缺失恰恰是滋生(sheng)性侵犯罪的诱因(yin)之(zhi)一。最高人民检察院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dai)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4.3万余件(jian),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5万余件(jian),其(qi)中(zhong)不乏(fa)一些造成巨大伤害和恶劣社(she)会影(ying)响的性侵犯罪案例。很多人终于(yu)反应过来:无知不是纯(chun)洁,如果性教育缺位(wei),某种(zhong)程度上就(jiu)是把性教育的“机会”留给坏人,正规的性教育刻不容缓(huan)。
学校开展性教育,也是法律的要求。2020年修(xiu)订(ding)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ding):“学校、幼(you)儿(er)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shi)合其(qi)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rao)的自我保护意识(shi)和能力。”这是我国首次将性教育写进《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将“幼(you)儿(er)园”也涵盖(gai)其(qi)中(zhong),点明了(le)性教育和未成年人保护之(zhi)间的强相关关系。
当然,相比于(yu)学问(hua)课,性教育有自身复杂的一面。讲课尺度如何把握(wo),常识(shi)如何传递,年龄段设计如何分层,这些都需要相当细致的考量。我国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曾认为,性教育就(jiu)是进行有关性道(dao)德、性科学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she)会化(hua)过程,是一个涉及(ji)学校、家庭和社(she)会的系统的教育工程,也是一个随年龄不断变化(hua)的再社(she)会化(hua)过程。
这也意味(wei)着(zhe),性教育并不只是名词说明、概念先容,而是要形成一整套(tao)相匹配的教育体系、社(she)会氛(fen)围、学问(hua)习惯。一个值得正视的现实是,关于(yu)性教育目(mu)前(qian)尚缺乏(fa)统一教材、专(zhuan)业师资(zi)、固定(ding)课时要求、质量评价标准等,这也导致性教育整体上较为零碎。
因(yin)此,一位(wei)老师大方讲解性教育而获(huo)赞(zan),也不失为面向社(she)会的一次呼吁:性教育需要所(suo)有人的重(zhong)视,公开自然地讨论;更要超越“个别老师的努力”,让教育系统各个单元都参与其(qi)中(zhong),以助力青少年更好(hao)地健(jian)康成长、远(yuan)离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