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界(jie)面图库(ku)
界(jie)面资讯记者 | 翟瑞民
界(jie)面资讯记者 | 翟瑞民
2025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zhi)识产权刑事案(an)件适用法律若(ruo)干问题的说明》(简称《说明》),其(qi)中(zhong)对(dui)于侵犯商业(ye)秘密如何认定情节严重作出专门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在资讯发布会上先容,2013年至2024年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审判(pan)、检察职能,提起公诉侵犯知(zhi)识产权刑事案(an)件6.91万件,审结一审侵犯知(zhi)识产权刑事案(an)件6.46万件。与此同时,知(zhi)识产权领域(yu)侵权易发多发现象仍一定程度存在,犯罪行为呈现新型(xing)化(hua)、复杂化(hua)、高技术化(hua)等特点,社会各界(jie)创新创作主体对(dui)加强知(zhi)识产权刑事保护的需(xu)求日益(yi)强烈。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ting)(知(zhi)识产权审判(pan)庭(ting))庭(ting)长李剑先容,《说明》贯彻落实党中(zhong)央关于加强知(zhi)识产权保护、加大刑事打击力(li)度的决策部署,坚持依(yi)法严格保护原则,降低入罪标准、增加入罪情形、规定从重处(chu)罚条(tiao)款、提高罚金适用上限。
其(qi)中(zhong),《说明》主要沿用原有司法说明规定的入罪标准,并根据实际降低了标识犯罪以(yi)及假冒专利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入罪标准。《说明》还提高罚金适用上限,在沿用原有司法说明相关规定的基(ji)础上,将(jiang)“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suo)得数额的一倍(bei)以(yi)上五倍(bei)以(yi)下确定”修(xiu)改为“一倍(bei)以(yi)上十倍(bei)以(yi)下”,提高罚金刑适用的上限。
此前,刑法修(xiu)正(zheng)案(an)(十一)修(xiu)改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侵犯商业(ye)秘密罪的入罪规定。《说明》结合司法实际,增加入罪情形。例如将(jiang)“销售金额”“货值金额”“销售复制件数量”等规定为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入罪情形;为依(yi)法严惩多次侵权、长期侵权,针(zhen)对(dui)二年内受过刑事处(chu)罚或者行政处(chu)罚后再次实施侵权的情形降低入罪数额标准。
《说明》对(dui)商业(ye)秘密的定罪量刑等标准如何规定?李剑表示,刑法修(xiu)正(zheng)案(an)(十一)对(dui)侵犯商业(ye)秘密罪作出重大修(xiu)改,优化(hua)入罪标准为“情节严重”,将(jiang)最高法定刑提高至十年。《说明》规定了“情节严重”的入罪标准,即造成损失数额或者违法所(suo)得数额“三十万元以(yi)上”,二年内因(yin)侵犯商业(ye)秘密受过刑事处(chu)罚或者行政处(chu)罚后再次实施的,犯罪数额降低为“十万元以(yi)上”。
关于损失数额的认定。《说明》主要沿用原有相关司法说明,区分不(bu)同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规定不(bu)同的认定标准。对(dui)于以(yi)盗(dao)窃等不(bu)正(zheng)当手段获取商业(ye)秘密的,社会危害性大,可以(yi)按照商业(ye)秘密的合理许可使用费确定损失,并不(bu)要求实际使用商业(ye)秘密;对(dui)于“违约型(xing)”侵犯商业(ye)秘密以(yi)及“以(yi)侵犯商业(ye)秘密罪论处(chu)”的情形,按照行为人使用商业(ye)秘密造成权利人利润的损失计算(suan);对(dui)于造成商业(ye)秘密丧失非公知(zhi)性或者灭失的,按照商业(ye)秘密的商业(ye)价值认定损失数额。
关于违法所(suo)得数额的认定。《说明》规定了侵犯商业(ye)秘密行为违法所(suo)得数额的认定方式。行为人以(yi)不(bu)正(zheng)当手段获取商业(ye)秘密后或者违反保密义务,将(jiang)商业(ye)秘密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往往支付钱(qian)款等财物。《说明》据此规定,因(yin)披(pi)露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商业(ye)秘密而获得的财物或者其(qi)他财产性利益(yi)的价值,可以(yi)直接(jie)认定为违法所(suo)得。因(yin)使用商业(ye)秘密所(suo)获得的利润亦可以(yi)认定为违法所(suo)得,该利润根据侵权产品销售量乘以(yi)每(mei)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确定。
《说明》还根据实际,将(jiang)原有相关司法说明规定的“直接(jie)导致商业(ye)秘密的权利人因(yin)重大经营(ying)困难而破(po)产、倒闭的”入罪情形作为升档量刑标准,严惩严重的犯罪行为。
李剑指(zhi)出,为境外窃取、刺(ci)探、收(shou)买、非法提供商业(ye)秘密罪是刑法修(xiu)正(zheng)案(an)(十一)新增罪名(ming),该罪是行为犯,原则上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相关行为,就构(gou)成该罪。为境外窃取、刺(ci)探、收(shou)买、非法提供商业(ye)秘密罪的行为方式与侵犯商业(ye)秘密罪的实行行为实质上是一致的。行为人窃取、刺(ci)探商业(ye)秘密,可能会采取盗(dao)窃、欺诈、胁迫、电子侵入等不(bu)正(zheng)当手段;收(shou)买商业(ye)秘密的,可能会采取贿赂手段;非法提供主要是指(zhi)知(zhi)悉、持有商业(ye)秘密的人将(jiang)商业(ye)秘密披(pi)露给境外机构(gou)、组织、人员的行为。
“需(xu)要说明的是,《说明》规定的侵犯商业(ye)秘密罪入罪情形,是为境外窃取、刺(ci)探、收(shou)买、非法提供商业(ye)秘密罪第二个量刑档次‘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以(yi)此确保两罪在定罪量刑方面的有效衔接(jie)。”李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