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树植物为什么会胎(tai)生?(把(ba)自(zi)然讲给你听)
红树林多生长在热(re)带(dai)、亚(ya)热(re)带(dai)海岸潮间(jian)带(dai)或河流入海口,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木(mu)本植物群(qun)落。当大家观察潮水间(jian)这片独特(te)的“海上森林”时,会发现有一支(zhi)支(zhi)绿(lu)色“毛笔”悬挂在红树植物枝头(tou),这其实是红树植物的“胎(tai)生苗”。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li),“胎(tai)生”是哺乳动(dong)物的技能,红树植物为什么也会胎(tai)生呢?
大多数(shu)植物的生长从种(zhong)子萌发伊始(shi),胚(pei)轴会持续生长、变长,随(sui)后一端发育出胚(pei)根(gen),一端长出子叶。而(er)红树植物则演化出“胎(tai)生”的繁殖策(ce)略:当成熟的果(guo)实还在树上时,种(zhong)子就已(yi)经悄然萌发,它从母体吸取养(yang)分、生长发育成一棵幼苗——它是这种(zhong)胎(tai)生红树植物的胚(pei)轴。在离(li)开母体的时候,胚(pei)轴可以迅速长出根(gen)、叶,独立生长。这种(zhong)策(ce)略能减少萌发的幼苗独立面对“逆境”的时间(jian),当它们从枝头(tou)掉落时,已(yi)是一株完(wan)整的微型树苗。
这种(zhong)繁衍方式,与红树植物的生存(cun)环境息息相关。
红树植物的胚(pei)胎(tai)在果(guo)实内启动(dong)发育程序,是为适应未来潮间(jian)带(dai)的“逆境”做准备(bei)。例如,红树植物木(mu)榄的根(gen)系通(tong)过盐分的选择性吸取,保持植物体内较低的含盐量,帮助胚(pei)胎(tai)逐步(bu)适应盐度,确保它们离(li)开母体后能适应咸涩的海水。为了(le)防止种(zhong)子在休眠期被海水泡烂或者卷(juan)走,胎(tai)生苗在母体上先萌发,携带(dai)着母体充足的养(yang)分,能随(sui)波逐流长达数(shu)千公里(li)而(er)保持活性,直到遇到合适的泥滩再迅速扎根(gen)、安家。这是红树植物为提(ti)高后代成活率(lu)所做的准备(bei)。
成年(nian)的红树植物每年(nian)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用于胎(tai)生繁殖,但是回报也很可观——其胎(tai)生幼苗的存(cun)活率(lu)是普通(tong)植物种(zhong)子的10倍(bei)以上。
这种(zhong)胎(tai)生的繁衍方式,是红树植物长期适应潮间(jian)带(dai)高盐、淹水等生境的生存(cun)智慧。红树植物用“自(zi)带(dai)干粮”的策(ce)略,破解了(le)潮间(jian)带(dai)的生存(cun)难题,使红树植物得(de)以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繁殖和生长,成为海岸线上不可或缺的绿(lu)色卫士。
(编辑为厦(sha)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shou),本报记者施钰采(cai)访整理)
编辑:陈鹭真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