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专稿(gao)(木(mu)子/文)
随着《雁回时》热度的攀升(sheng),导演杨龙也收到(dao)了来自观众的“上桌”肯定。
去年以(yi)来,在(zai)偶像(xiang)剧领域,如杨龙这般独立执导经验不算丰富,但审美和能(neng)力成功获得认可的导演还有不少,包括《永夜星河》的赵一龙、《九重紫(zi)》的曾庆杰、《爱你》的车亮逸(yi)等。
这些新势力的崛起,正在(zai)冲击着偶像(xiang)剧导演的旧格局(ju)。
凭何上桌
近两年,偶像(xiang)剧导演受到(dao)前所未有的关注。在(zai)对画(hua)面和内容的把控(kong)上,不少老牌导演遭(zao)到(dao)集中吐槽。
反观这批初(chu)露锋芒的新锐导演,他们在(zai)审美和叙事方面都(dou)表现出不错的水准。
以(yi)《雁回时》为例,剧中很多镜头设计既赏心悦目又贴合剧情。
男女主初(chu)见时隔着屏风窗棂的互相试探(tan)、女主洗脱赤脚鬼污名后与年少的自己相拥、女主火烧邓宅后讽刺邓大人更需(xu)扑灭心火等,都(dou)被观众盖章认证为“名场面”。
这样的“名场面”打造,同样是其他几位导演的拿(na)手好戏(xi)。
随意列(lie)举,《永夜星河》男配对女主一见钟情、男女主炸黑店后牵手逃跑,《九重紫(zi)》男女主双死后穿过镜门重生(sheng)、侍女重演与男主母亲的回忆(yi),《爱你》男主在(zai)樱花树下滑滑板出场、女主抱着郁金(jin)香在(zai)雨中跑向(xiang)男主等片(pian)段,都(dou)是剧播时受到(dao)好评的“名场面”。
即使是没有追(zhui)剧的网友,可能(neng)也刷到(dao)过相关的短(duan)视频切片(pian)。因不输于擅长氛(fen)围感营造的韩剧,以(yi)上作(zuo)品还引发过“内娱偶像(xiang)剧终于有救了”的讨论。
相比那(na)些被吐槽审美的头部导演,这批新锐导演起码让偶像(xiang)剧拥有了最基本的美感。但他们也不是天生(sheng)就能(neng)规避(bi)各(ge)种拍摄雷点,而是花心思琢(zhuo)磨过的结果。
比如曾庆杰的“曾式美学”在(zai)拍短(duan)剧时就有口皆碑,回归长剧的他显然(ran)很懂片(pian)方和观众的共同期许。他在(zai)采访中坦(tan)诚过自己并(bing)不爱看(kan)偶像(xiang)剧,但为了拍好作(zuo)品深入研(yan)究过韩剧。
车亮逸(yi)则在(zai)近期采访中表示,自己对作(zuo)品的第一要求就是让画(hua)面尽可能(neng)好看(kan),因为影视作(zuo)品要让观众看(kan)到(dao)他们平时看(kan)不到(dao)的东西,为此取景、道具(ju)、打光都(dou)有考究。
可以(yi)说,不用(yong)行活敷衍观众,用(yong)心对待创作(zuo)也是他们能(neng)够“上桌”的关键。
与导演站在(zai)同一阵线的制作(zuo)班底,更是不可忽视的助力。
影视剧是集体(ti)创作(zuo)的结果,制片(pian)、编剧、摄像(xiang)、美术、表演等各(ge)个环节都(dou)能(neng)“用(yong)对劲”,产出的作(zuo)品才(cai)有望取得理想的成绩,而后站在(zai)台前幕后的所有人也才(cai)有机会被看(kan)见。
就像(xiang)《雁回时》的镜头之(zhi)所以(yi)被肯定古典质感,也有赖于中式园(yuan)林取景、明制汉服造型等服化置景方面的支撑。该剧能(neng)够领跑同期市场,尽管有争(zheng)议但至少不无聊的剧本更加(jia)功不可没,是编剧创作(zuo)让导演拥有充分(fen)发挥的空间。
变与不变
事实上,偶像(xiang)剧导演的格局(ju)并(bing)非一成不变,有老牌导演淡出视野,也有新兴导演陆续补(bu)位,但尚没有发生(sheng)过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顾(gu)内地偶像(xiang)剧的发展历(li)程,香港导演几乎承(cheng)包了观众近二十(shi)年的古偶记忆(yi)。来到(dao)近些年,一些资历(li)颇深的香港导演正在(zai)主动(dong)或(huo)被动(dong)的淡出这块(kuai)市场。
比如执导过《仙剑奇侠传》《步步惊心》的李国立,自2020年退(tui)出唐人影视后就再没担(dan)任过导演;钟澍佳(jia)2021年回归TVB后将事业重心转为振(zhen)兴港剧,最新执导作(zuo)品是《黑色月光》;林玉芬也不再高产,待播的《无忧渡》《簪中录》都(dou)是因故积压剧。
当然(ran),很多香港导演依旧奋(fen)斗在(zai)古偶一线,比如郑伟文、朱锐斌、鞠觉亮、蒋家骏、何澍培、陈家霖(lin)、麦贯之(zhi)、高翊浚、李慧(hui)珠、成志超、游(you)达志等,只是他们也正面临着市场变换带来的职业危机。
迄(qi)今为止,拍摄高效和产出稳定都(dou)是香港导演最为业内所称(cheng)道的两大优势,这曾让他们在(zai)流量与IP为王的偶像(xiang)剧辉(hui)煌时代(dai)吃尽红利(li)。
然(ran)而高效率可能(neng)也意味着牺牲质感,比如有的导演习惯使用(yong)三点式固定机位而很少拍摄运动(dong)镜头,备受吐槽的滚(gun)筒洗衣机式运镜正是后期硬加(jia)工的产物。
或(huo)因年龄普遍较(jiao)长,他们在(zai)审美方面还暴露出与时代(dai)脱节的问题,比如有的导演喜欢(huan)给演员怼脸拍和打大平光,而没有去琢(zhuo)磨如何让人物和画(hua)面更美观。
长期的流水线作(zuo)业可能(neng)也在(zai)让这些导演愈发缺乏创造力。虽然(ran)作(zuo)品质量足够稳定,但几乎无法给出惊喜,这使得观众对他们的作(zuo)品越来越丧(sang)失兴趣,同样是走(zou)下坡路的一种表象。
翻看(kan)近些年的古偶片(pian)单,网剧时代(dai)成长起来的内地导演也占(zhan)据着半壁江山。
郭虎、任海(hai)涛师从(cong)林玉芬,搭档执导过不少欢(huan)瑞古装剧,尹涛和刘国楠也与欢(huan)瑞合作(zuo)密切,谢(xie)泽是摄影师转行,作(zuo)为近年的高产导演,他们在(zai)审美和叙事方面也引发过不少争(zheng)议。
周靖韬、侣皓吉吉都(dou)在(zai)成名后沉(chen)寂(ji)多年,这两年才(cai)分(fen)别拿(na)出《一念关山》《墨(mo)雨云间》杀回古偶。郭敬(jing)明复(fu)出后也选择深耕古偶,但作(zuo)品屡屡被诟病“画(hua)面好看(kan)但故事稀碎”。
而除了上述提及(ji)的杨龙、曾庆杰、赵一龙,《卿卿日常(chang)》的赵启辰、《苍兰诀》的伊(yi)峥、《赘婿》的邓科、《长相思》的秦榛和杨欢(huan)、《花间令(ling)》的钟青等也是近些年在(zai)古偶领域打响知(zhi)名度的导演。
现偶方面,台湾导演的地位举足轻重,但近些年同样有人无奈“下降”。
比如《泡沫之(zhi)夏》导演张博昱在(zai)《月光变奏曲》后仅有《请和这样的我恋爱吧》播出,《公主小妹》导演林合隆最新作(zuo)品已经是2023年的《妻子的新世界》了,《斗鱼》导演柯翰辰去执导了《不可思议的爱情》《春日之(zhi)地》等腰部甜宠剧。
相比之(zhi)下,刘俊杰、陈铭章、瞿友宁、蔡岳勋、杨玄等老牌台偶导演拿(na)到(dao)手的现偶资源并(bing)没有明显降级,于中中、黄天仁、李青蓉、丁英洲、车亮逸(yi)等较(jiao)晚(wan)成名的台湾导演也势头正盛
在(zai)香港导演被指摘的审美问题上,台湾导演反而表现出一定与时俱进的敏锐。像(xiang)刘俊杰的《点燃我,温(wen)暖你》、瞿友宁的《难哄》、黄天仁的《在(zai)暴雪时分(fen)》等剧还被肯定过氛(fen)围感。
但香港导演在(zai)节奏把控(kong)上也更胜一筹,有的台湾导演已经不止一次被质疑是“MV导演”了。
内地这边,多数现偶导演的风格都(dou)不是纯粹(cui)的偶像(xiang)剧派,而是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qing)向(xiang)。
比如王之(zhi)的《向(xiang)风而行》、丁梓光的《去有风的地方》、陈畅的《爱情而已》、田宇的《承(cheng)欢(huan)记》、李漠的《装腔启示录》等,某种程度上正好与台湾导演互补(bu)。
除此之(zhi)外,偶像(xiang)剧导演里也有不少“跨界”选手。
比如已播剧中,因《梦华录》《星汉灿烂》效果不错,导演杨阳、费振(zhen)翔也被期待能(neng)再拍偶像(xiang)剧;待播的《樱桃琥珀》《韶华若(ruo)锦》《逍遥》等剧分(fen)别由《小巷人家》导演张开宙、《三体(ti)》导演杨磊、《狂飙》导演徐纪周等执导。
关于正剧导演能(neng)否拍好偶像(xiang)剧,想来还会有更多案例和讨论。
流动(dong)的格局(ju)
归纳来看(kan),现阶段的偶像(xiang)剧导演大体(ti)呈现出两种上升(sheng)路径:其一是凭借独具(ju)匠心且(qie)符合大众审美的执导风格,在(zai)遇到(dao)适配的制作(zuo)班底时,通过出圈作(zuo)品获得市场认可。
除杨龙、赵一龙、曾庆杰、车亮逸(yi)外,凭借《夏花》影像(xiang)色彩获赞的陈宙飞、古风摄影师转行拍短(duan)剧的知(zhi)竹等也属此类。二人资源都(dou)明显跃升(sheng),前者待播剧有《骄阳似我》《水龙吟》,后者先后执导了长剧《古相思曲》《入青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微(wei)短(duan)剧对观众注意力的抢夺加(jia)剧,很多长剧也在(zai)尝(chang)试启用(yong)微(wei)短(duan)剧导演。包括曾庆杰、知(zhi)竹,《墨(mo)雨云间》的马诗(shi)歌、《玉茗茶骨》的张之(zhi)微(wei)、《滤(lu)镜》的陈跃进等导演之(zhi)所以(yi)获得青睐,也是因为片(pian)方希翼他们能(neng)将微(wei)短(duan)剧的优势,如快节奏、强(qiang)情绪等融入长剧。
同时,营销也在(zai)成为新锐导演上升(sheng)的一环。
在(zai)观众越来越关注剧集幕后班底的当下,导演水平的好与坏都(dou)在(zai)发酵出更多的热点话题。无论是否出自导演方的主动(dong)营销,诸(zhu)如“85后导演上桌了”之(zhi)类的讨论,也有利(li)于“网红”导演及(ji)其作(zuo)品获得更多流量。
不过,这些营销需(xu)建立在(zai)真(zhen)才(cai)实学的基础上,否则所有夸赞都(dou)只是泡沫,热度也终将造成反噬。
其二则是依托平台与片(pian)方的长线培养计划,会给到(dao)经验不算丰富的导演更多机会。
头部导演片(pian)酬高昂、档期难求,平台和片(pian)方历(li)来有培养“自己人”的习惯。
比如作(zuo)为芒果TV首位签约导演的李漠、与华策影视深度绑定的丁梓光和王征、与悦凯影视合开企业的李木(mu)戈、同欢(huan)瑞世纪关系(xi)密切的郭虎和尹涛等,都(dou)与背靠着的“大树”实现了互惠互利(li)。
类似的,郭敬(jing)明旗下的落落、邓科工作(zuo)室的高琮凯、签约柠萌影视的猫的树等导演,目前也表现出稳步上升(sheng)的态势。
这种捆绑模式下,欢(huan)娱影视的“老带新”做法较(jiao)为稳健。如签约导演白(bai)云默是经过在(zai)《骊(chi)歌行》《尚食》等剧中担(dan)任第二导演,而后才(cai)开始主导《为有暗香来》《宴遇永安》。
相对而言,恒星引力的行事显得有些激(ji)进。如将“狐妖三部曲”押在(zai)经验不多的签约导演杜(du)林身(shen)上,尤其是“月红篇”失利(li)后,更是让后两部系(xi)列(lie)作(zuo)蒙上阴影,不知(zhi)最终播出的成片(pian)能(neng)否扭转风评。
这些导演凭借偶像(xiang)剧成名,暂(zan)时可以(yi)统(tong)称(cheng)为偶像(xiang)剧导演,但不代(dai)表他们未来会深耕偶像(xiang)剧。
比如拍出《你是我的荣耀》的王之(zhi),待播剧主要是《黑夜告白(bai)》《极限(xian)刑诉》这样的悬疑剧;被评价很会拍美人和风景的李木(mu)戈,最新作(zuo)品是刑侦涉案剧《我在(zai)东北当警察》。
不似港台导演普遍愿意驻扎偶像(xiang)剧赛道,很多内地导演都(dou)希翼作(zuo)品能(neng)不拘(ju)泥于单一题材。这种“进进出出”也促(cu)使偶像(xiang)剧导演的格局(ju)处(chu)于持续流动(dong)的状态,而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现阶段,新导演的崛起是行业寻求破局(ju)的必然(ran)选择,也折射出观众对优质内容的热切需(xu)求。
就偶像(xiang)剧产业链而言,不止是导演,其实制片(pian)人、编剧、演员等各(ge)个关键环节的从(cong)业者都(dou)在(zai)加(jia)速迭代(dai),很难说接下来又将经历(li)怎样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