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辰州矿业原党委书记、董(dong)事长李中平。
红网时刻资讯记者 吴公然 陈彦兵 陈杰 长沙报道
尽管(guan)退休一年了,但省人大代表,辰州矿业原党委书记、董(dong)事长李中平曾作为“矿里人”的(de)热血依然未冷,虽(sui)然没(mei)有在矿业一线工(gong)作,但他依然心系矿山,情(qing)牵矿业。
出席省十(shi)四届人大三次(ci)会议的(de)李中平,给记者带(dai)来了一个好消息,去年他在省十(shi)四届人大二次(ci)会议上提的(de)“推进有色矿产资源整合,培育省属矿业龙头骨干企业”的(de)建议落地了。2024年10月23日上午,新组建的(de)湖南省矿产资源集团有限责任企业(si)在长沙正式揭牌成立。
湖南矿产集团将围绕矿产资源控制和储备、有色金属全产业链布局、科技创新赋能发展等(deng)重点任务,引领打(da)造全省矿业万亿产业集群,努力擦亮湖南矿业行业名片。
“如(ru)今随着(zhe)有色矿产资源的(de)整合,矿业大舞台逐渐搭起来了。现在万事俱备,但欠缺人才,尤其缺高水平的(de)技能人才。”李中平说。
在矿上干了一辈子(zi)的(de)李中平,对矿山一线技能人才缺失的(de)痛点感受很深,主要表现在现有的(de)矿业工(gong)人学问程度(du)不高,一线操作岗位招工(gong)困难等(deng)方面。
“50后、60后这批(pi)老矿工(gong)退休后,谁来接他们的(de)班(ban)?”李中平说,如(ru)今高校主要培养(yang)矿业工(gong)程师,培养(yang)高水平矿业技能人才的(de)却(que)不多(duo),工(gong)程师和一线工(gong)人各有使命,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在李中平看来,在矿业领域,既要“投资于物(wu)”更要“投资于人”。
“到2035年,湖南将努力打(da)造10个具有竞争力的(de)千亿矿业产业集群,在此(ci)过程中,矿业工(gong)人队伍作为产业工(gong)人的(de)核心力量,要高度(du)重视这支队伍的(de)建设。”李中平说。
培育矿业技能人才的(de)关键在职(zhi)业院校,所以李中平这次(ci)带(dai)来的(de)建议,是加强建设矿业职(zhi)业技术学院,采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deng)多(duo)种形式开展矿业工(gong)人队伍建设。
“比如(ru)成立矿产职(zhi)业技术学院,精心设计矿业地质勘(kan)探、矿产开采技术、矿石加工(gong)利用等(deng)课程体系,通过理(li)论授课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de)方式,实现‘投资于人’与‘投资于物(wu)’的(de)最优组合。”李中平说。